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2.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各生育时期的地上茎叶长势越旺盛,叶面积指数越高,块茎和全株鲜质量也越大.这说明采用整薯播种,尤其是大中整薯,在合理密度下不仅能有效提高各生理指标的增长,而且对产量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2006年连续3 a在榆中县进行了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既有效地提高了耕层土壤含水量,使马铃薯出苗早、壮、全,生长发育良好,也改善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增产效果明显,较常规覆膜栽培、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9.36%、65.03%。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干旱气候对生产的限制,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半干旱区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地豆高效栽培技术,重点从经济效益、地豆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从增产机理及优势、适宜范围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旱作区菜用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垄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榆中县马铃薯晚瞧病发生情况及趋势调查分析,井从晚疲病发病途径与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疲病预测预报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确定了榆中县马铃薯晚疲病的防治措施与对策主要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神地,栽培措施防病、严格把好种薯关.初花期喷施多效唑、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旱地胡麻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正>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是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现有耕地7.07万hm2,其中山旱地5.15万hm2,占总耕地的72.8%。近年来,由于种植胡麻凸现的比较优势,逐步成为山旱区的优势作物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播种面积0.6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4%。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榆中县马铃薯病害现状及危害马铃薯主要病害类型的分析,总结出了榆中县马铃薯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大垄膜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旱作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和大垄膜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大垄膜侧栽培马铃薯综合经济性状良好,折合产量为31 700~32 500 kg/hm2,分别较露地和半膜覆盖增产32.08%~33.63%、21.55%~24.24%,纯收入为11 077.2元/hm2,分别较露地和半膜覆盖增值4 207.4、3 418.4元/hm2;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马铃薯折合产量为28 200~32 300 kg/hm2,分别较露地和半膜覆盖增产15.95%~34.58%、7.80%~23.85%,纯收入为9 850.7 元/hm2,分别较露地和半膜覆盖增值2 980.9、2 191.9元/hm2.建议在降水多的地区采用双垄全膜覆盖大垄膜侧栽培,降水偏少地区采用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二阴区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蚕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榆中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面积7.07万hm2,山旱地5.1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2.8%.全县海拔1 430~3 670 m,年平均降水量350 mm左右,蒸发量高达1 450 mm,无霜期90~120 d,年均气温6.7℃,≥10℃的有效积温1 400~3 000 ℃,属典型的一年一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