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以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苗龄的香蕉幼苗作为材料 ,以与抗冷性有关的存活率、膜伤害率、 RN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为依据 ,观测了它们在低温锻炼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锻炼能提高各品种香蕉幼苗 RNA与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进一步比较发现它们的变化与膜伤害率负相关 ,而与幼苗抗冷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巴两香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热激处理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2℃、2 h热激处理的香蕉幼苗抗冷性明显提高,其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低于对照,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棉花苗期抗冷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实验以分属特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不同抗冷级别的6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将其幼苗经4℃低温处理12小时,测定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试6个品种的幼苗,经低温锻炼后,其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虽因品种不同而异,但同一抗冷级别的不同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率与其抗冷性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所以,我们建议:可以将低温处理后的可溶性蛋白质的提高率作为划分棉花苗期抗冷级别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对热激诱导玉米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一氧化氮(NO)对热激诱导玉米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2 ℃、4 h的热激处理诱导了玉米幼苗的耐冷性;100 μmol/L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24 h,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耐冷性,而结合SNP处理的热激会使玉米幼苗的耐冷性进一步提高;而结合NO消除剂PTIO(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处理的热激使玉米幼苗在冷胁迫下的存活率下降.说明NO参与了热激诱导玉米幼苗耐冷性的形成.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NO参与热激诱导玉米幼苗耐冷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降低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幅度,以减轻氧化胁迫伤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苏粉14"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NO供体硝普纳(SNP)的方法,分析低温胁迫(8℃)下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0.2 mmol·L~(-1) SNP番茄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源NO能有效减轻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根施不同浓度甜菜碱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浓度(2、4、8、16和32 mmol·L-1)的甜菜碱(glycine betaine)溶液根施48 h对水稻(Oryza sativa L. cv. R239)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表现为提高了水稻幼苗的存活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减缓相对质膜透性和削弱了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并在0到16 mmol·L-1浓度范围内其抗冷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2 mmol·L-1处理的幼苗表现出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不结球白菜暑绿为试材,研究了热激处理(42℃)诱导不结球白菜热激蛋白(BcHSP)合成与耐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明显增强了不结球白菜幼苗的耐冷性,降低了膜伤害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含量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已从热激诱导的不结球白菜中克隆了小分子量BcHSP基因(日本DNA数据库DDBJ登录号:AB367955)。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BcHSP的表达量与耐冷性相一致。低温(4℃)胁迫下,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BcHSP可维持大肠杆菌较高的细胞活力,这些结果表明BcHSP合成与不结球白菜耐冷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Ca2 和钙调素(CaM)拮抗剂W 7[N-(6-am 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 su lfonam ide]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 浸种处理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提高了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而W 7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降低了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说明Ca2 .CaM信使系统在辣椒幼苗抗冷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墨西哥柏幼苗在不同低温环境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10个不同种源的墨西哥柏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墨西哥柏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淀粉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多呈现“低-高-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抗寒性.[结论]不同低温处理下,墨西哥柏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温处理对黄瓜幼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 4个耐高温能力不同的高代黄瓜自交系为材料 ,对高温条件下黄瓜幼苗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高温处理后及在常温恢复 2天后 ,T94总蛋白质含量下降 ,其余品系含量上升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 ,而且可溶性蛋白质总量与各品系对高温的耐性呈正相关 ,耐性强的品系含量高。热稳定蛋白质具有抵抗高温的能力 ,高温处理以及在常温恢复 2天后 ,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与各品系对高温的耐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酸枣实生苗抗寒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  唐燕  王新建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36-141
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强的酸枣类型,以不同种源、株型和树龄酸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设置低温胁迫处理和自然降温对酸枣实生苗离体枝条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酸枣抗寒;丙二醛含量高不利于抗寒。综合分析河北邢台市种源的酸枣抗寒能力最强,其次是山西太原市、陕西渭南市和辽宁朝阳市。不同株型中,直立枝弯曲型酸枣抗寒能力最强,丛生型酸枣抗寒能力最差。2年生酸枣离体枝条抗寒能力强于1年生酸枣。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衡量酸枣抗寒性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4.
核桃优良品种枝条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5年生的礼品1号、礼品2号、中林1号、中林5号、辽核1号、辽核3号和晋龙1号7个山西主推核桃品种为试材,对其生育后期和休眠期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等部分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过程中,7个品种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POD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说明上述指标与供试核桃品种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的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得出,辽核3号、晋龙1号抗寒性较强,中林1号、礼品2号和礼品1号的抗寒性次之,而中林5号和辽核1号的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与某些渗透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同某些渗透物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季节变化分为抗寒性锻炼、抗寒性保持和抗寒性消解3个阶段,在抗寒性保持阶段,不同品种抗寒能力差异显着。在越冬期中,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细胞汁液浓度、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下降,束缚水含量以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上升。其中,细胞汁液浓度、游离脯氨酸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以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可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种子进行热激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种子经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幅大于耐热品种,而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小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究北京地区黄槽竹及其变种自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征并对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黄槽竹、金镶玉竹、黄秆京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然极端低温后的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指标、内源激素特征,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槽竹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竹种.黄秆京...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基础,分析了抗寒性与若干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抗寒性,以确定有关因子对抗寒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抗寒性与外界温度(最低气温)相关密切,它主要通过对抗寒性生理基础的影响来实现的。在这些生理因子中,水分状况尤其是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与抗寒性关系密切;其次是细胞汁浓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与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