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水体中的氨氮,进行了养殖水体氨氯降解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平板稀释分离,从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氨氮具有高降解活力的菌株X1.当氨氮初始浓度为50mg/L时,未活化的和活化的X1菌在48h和24h内的氨氮降解率分别为98.4%和97.7%.经形态鉴定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定X1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2.
巨大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氨氮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巨大芽孢杆菌X2的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降解是同步进行的,其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浓度在50mg.L-1以下时,X2菌株在24h内的氨氮降解率均可达95%以上;且该菌株可以多种糖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均具有较高的氨氮降解率。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浓度指标的指示性生物,研究不同浓度(0.2 mg/L、0.5 mg/L、1mg/L、2mg/L、4mg/L、8mg/L、16mg/L)氨氮(NH_4~+-N)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株高、分支、鲜重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0.5mg/L、1mg/L)氨氮促进黑藻生长,高浓度(2mg/L、4mg/L、8mg/L、16mg/L)氨氮抑制黑藻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为4~16mg/L的氨氮导致黑藻死亡,且浓度越高死亡率越大,当浓度为16mg/L时,试验至第4周黑藻全部死亡。野外调查发现,黑藻为优势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超过1mg/L,黑藻为消失性物种的河段,其水质氨氮浓度不低于4mg/L。室内培养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一致,因此,黑藻可以作为水质氨氮浓度的指示性生物。  相似文献   

4.
一株高效的氨氮降解菌株DA-1从沼液中分离,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C/N比及氨氮浓度对菌株DA-1氨氮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有机碳源条件下,当C/N比为10、菌液接种量为1%(v/v)时,在2 d内,菌株DA-1的氨氮降解率达到了80%以上(100 mg/L),随着氨氮浓度的上升降解率随之下降,当氨氮浓度高达1000 mg/L,降解率下降至26.3%。实验还考察了菌株DA-1对沼液样品的氨氮降解能力,通过添加乙醇调节沼液的C/N比,处理5 d后,沼液样品的氨氮浓度下降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球藻去除废水中氮磷的性能。[方法]考察了初始氮磷浓度、氮磷比、光照条件和DH值等因素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小球藻的氮磷去除率在初始氮磷浓度分别在55和7mg/L以下时接近100%.但初始氨氮浓度进一步升高至75mg/L以上时会导致氨氮去除率缓慢下降至90%。当氮磷比为5:1、10:1和25:1时.小球藻在4d内基本完全吸收水体中的氨氮;3种氮磷比下小球藻基本上7d内能完全去除水体中的磷。2种光照条件下(L/D为24h:0h和12h:12h1和初始氨氮浓度为30mg/L、总磷浓度为7mg/L时,小球藻的氮磷去除率基本都能达到100%。但L/D为24h:0h时的去除速率更快。小球藻去除氮磷的最适pH范围为7~8。[结论]为利用生物治理污水及以后实现高效原生态的污水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抗氧化生理响应的角度探讨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理机制。[方法]测定萼花臂尾轮虫24 h、48 h及96 h的氨氮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测定萼花臂尾轮虫体内的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其对氨氮胁迫浓度和时间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结果]轮虫24 h LC50、48 h LC50和96 h LC50的氨氮浓度分别为12.3、6.7和2.3 mg/L。当氨氮浓度达到2.5 mg/L时,轮虫体内24 h内H_2O_2和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当氨氮浓度达到1.5 mg/L时,轮虫体内24 h内SOD活性显著下降,而当氨氮浓度达到10 mg/L时CAT活性显著下降。在12.3 mg/L氨氮的胁迫下,轮虫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在12 h和24 h显著下降,H_2O_2和MDA含量均在12 h显著升高。[结论]SOD活性和H_2O_2、MDA含量可作为检测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急性毒性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 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刺参SOD、CAT、ACP和AKP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氨氮胁迫第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2,4 mg/L时部分试验组SOD、CAT活性达到峰值。氨氮胁迫第1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8,10 mg/L的试验组SOD、CAT、ACP和AK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多数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参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氨氮质量浓度应控制在6 mg/L以下,以降低其对刺参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将废弃生物质核桃壳改性后用于处理氨氮废水,比较了废水pH、改性核桃壳用量、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接触时间等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3~9时,改性核桃壳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比较合适,最大去除率可达81%;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100 mg/L)采用10 g/L的用量比较合适;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初始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当氨氮浓度增加到300 mg/L后,吸附量增加不再明显,吸附量可达9.3 mg/g;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的接触时间选择6.0 h比较合适。改性核桃壳处理氨氮废水主要以吸附为主,同时还有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凌  阚元卿  尚志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01-7903,7908
[目的]探讨不同氨氮浓度对水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设置不同氨氮浓度(0、0.1、0.5、1.0、5.0、10.0、50.0 mg/L),对优良的水面培植作物——水蕹菜扦插苗展开培养,研究其各项生长指标对氨氮浓度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氨氮的吸收利用。[结果]氮素缺乏导致水蕹菜植株增高减缓,叶片黄化,分蘖受抑。当氨氮浓度超过0.5 mg/L时,植物快速增高;但超过10.0 mg/L,又会抑制植株增长,根系溃烂,叶片脱落。氨氮初始浓度为1.0 mg/L时,水蕹菜各项生长指标最优,对氨氮净化效率最大,为96.3%。氨氮浓度超过1.0 mg/L时,植株根长偏短,根重偏低,茎叶系统增重明显,总生物量增长状况优于低氨氮处理(1.0 mg/L),但净化效率却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该研究为鱼虾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不同氨氮条件下的九孔鲍内脏囊中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氨氮对九孔鲍CAT和SOD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氨氮浓度下的这两种酶活力不同,CAT活力随氨氮浓度的升降而变化,当氨氮浓度为3-4mg/L时,其活力高于对照组,当浓工增大至5-6mg/L时,CAT活力低于对照组;在氨氮为1-4mg/L时,SOD活力随氨氮浓度增大而上升,在4mg/L时达到最运,而当氨氮增至5-6mg/L时,SOD活力下降,不同温度下的氨氮浓度对九孔鲍的CAT和SOD酶活力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水体中氨态氮的去除能力,通过多点采样、高浓度氨态氮废水驯化、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等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对菌株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将菌株投入模拟污水及养殖污水研究其氨态氮降解特性。在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分离到1株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率的菌株N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降解氨态氮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其生长与氨态氮降解过程同步,随着模拟废水中氨态氮浓度下降,细菌湿重不断增加;在模拟废水中,当氨态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8 h内的氨态氮降解率可达95.5%;养殖水体氨态氮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态氮初始浓度为2.3 mg/L、接种量105CFU/L时,6 d内氨态氮降解率可达85.2%。可见N9菌株降解氨态氮能力显著,可用于氨态氮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测定用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的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方法.[方法]比较加或不加甲醇对标准氨态氮线性回归方程的影响,对比色波长、显色稳定性进行测定,进行回收率、精密度试验,并用建立的方法实际测定甲醇处理的绵羊癌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结果]反应物在37℃水浴10 min、室温下放置10 min后显色更加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氨态氮浓度在1~32 mg/100 mL时与650nm处吸光度值的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97.2;~103.7;(平均为99.9;);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日间变异系数、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在样品液中含有50;体积比例的甲醇对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态氮浓度没有影响,可用于经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氨氮污染现象提供参考。[方法]在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从生活污水处理污泥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株,并运用生物量测试其最适生长条件并进行鉴定,研究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能力。[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株DX3,经形态学和生理特性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通过生物量测试得出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30℃,摇床转速为110 r/min,pH值8.0,接种量1.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DX3对氨氮降解能力显著,当初始氨氮浓度为45mg/L时,24 h降解率达98.73%。[结论]该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氨氮能力显著,可用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治理。  相似文献   

15.
用柰氏试剂法和重氮-偶氮比色法分别在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期间对幼体较为敏感的水中氨氮(NH3-N1)、非离子氨氮(NH3-Nm)、亚硝酸盐氮(NO2^--N)进行监测,以期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NH3-Nt、NH3-Nm与NO2^--N无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但在整个育苗期间NH3-N1、NH3-Nm与NO2^--N含量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变化与管理方式有关。在幼体发育期间,水中NH3-Nm的含量超过0.11mg/L,6d时,幼体变态时间延长、存活率低。建议罗氏沼虾育苗水中的NH3-Nm含量控制在0.11mg/L以下,并通过适当调整水的pH值减少NH3-Nm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缙云天然沸石为原料, 分别用摇床和吸附柱实验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氨氮的静态和动态吸附特性。结果显示, 在10、25、40 ℃温度下沸石吸附氨氮有显著差异(P<0.05)。在25 ℃、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 1~2 mm沸石对氨氮的360 min吸附容量为4.05±0.02 mg·g-1。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拟合,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 可以更好地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过程。随着沸石粒径与投加量的减小, 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在pH值6.0~8.0时, 沸石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动态试验显示, 当氨氮浓度为50 mg·L-1时, 沸石的穿透时间约96 h, 动态饱和吸附量为18.8 mg·g-1。  相似文献   

17.
以包头某稀土厂稀土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微孔曝气对所构建的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效果。研究发现,在所构建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微孔曝气有利于稀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对潜流人工湿地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增强。在曝气量为50和100 L/h时,所构建的潜流人工湿地能在40 d内实现稳定运行,稀土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由95.4%提高到98.2%以上,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5~24 mg/L,低于《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所规定的氨氮直接排放浓度25 mg/L的要求。考虑到潜流人工湿地的运行成本,理想的曝气量应选为50 L/h。  相似文献   

18.
从农村生活污水中分离得到7株能降解有机物、氨氮和磷的细菌。通过驯化、培养和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农村生活污水能力的SHJ-1菌株,其对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7.85%、80.08%和36.62%。  相似文献   

19.
低温下水芹对生活污水中氨氮、正磷酸盐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3组不同浓度(100%、75%、50%)的生活污水,考察水芹(Oenanthe javanica)对污水中氨氮与正磷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9~12℃的低温下,培养6 d时水芹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的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47.86%、59.34%、55.56%和44.42%、41.74%、32.95%。表明低温下水芹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NO2^-N与NH3-N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作用,分别给出了NO2%--N与NH3-N对罗氏沼虾Z5、Z7与Z9的24h、48h、72h、96h的LC50值,提出NO2^--N对Z5、Z7和Z9的安全浓主工分别为0.64,1.38和1.68mg/l,NH3-Nt(NH3-Nm(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4(0.287),2.26(0.318)和2.55(0.358)mg/l。Z5与Z7分别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