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预处理后菜籽油脚料为油源,甲醇为酯化剂,分别经硫酸催化的预酯化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反应和系列分离精制工艺,合成了生物柴油。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经GC/MS分析测定,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超过98%。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预酯化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醇油质量比1.0∶1.0,催化剂H2SO4用量3.0%(质量百分比),该条件下,预酯化的酯化率达到85.5%;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质量比0.4∶1.0,催化剂NaOH用量1.0%(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2.
硫酸氢钾和氢氧化钠二步法催化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17-6318
初步探讨了以潲水油为原料,以硫酸氢钾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用二步法催化高酸价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硫酸氢钾对酯化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回收利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酯化反应条件:硫酸钾用量4%,反应温度 65~70℃,醇油质量比3∶5,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97.22%。酯交换反应条件为:NaOH用量1%,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 1 h,醇油质量比1∶5。经过二步催化,产品中总的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含量达96.7%。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潲水油为原料,以硫酸氢钾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用微波辐射二步法催化高酸价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硫酸氢钾对酯化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回收利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酯化反应条件:硫酸钾用量4%,反应温度65~70℃,醇油质量比3:5.反应时间25 min,该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92.8%.酯交换反应条件为:NaOH用量1%,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1 h,醇油质量比1:5.经过两步催化,产品中总的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含量达96.7%.  相似文献   

4.
刘红  杨胜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76-11478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制备棉籽油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棉籽油为原料,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将其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影响酯交换反应的因素依次为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7∶1,反应时间3min,反应温度5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2%,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可达95%以上;该试验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美国ASTMPS121-99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利用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CaO-人造沸石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按L25(56)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确定了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4%,醇油摩尔比为9∶1,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70℃,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8%;并运用了FT-IR、TG-DSC、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齐向阳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58-159,164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探讨了利用餐饮废油为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质量比24%、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1.2%(占原料油)。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7.
汪斌  叶招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88-17789,17791
[目的]探索低成本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方法]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Fe2O3为催化剂,餐饮废油酯和甲醇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反应时间餐饮废油酯的酯化率。[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均可提高酯化率。餐饮废油酯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醇油摩尔比9: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65℃,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酯化率可达92.8%。[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餐饮废油酯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法制备生物柴油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可以由菜籽油与甲醇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为解决生物柴油酯交换过程中的产物与催化剂分离问题,制备了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观察了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找出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8∶1,催化剂用量8%,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7 h。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
有机共溶剂中向日葵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四氢呋喃(THF)共溶剂和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作用下,采用葵花油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共溶剂四氢呋喃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6.0 :1,反应温度为50 ℃,催化剂用量为0.8%,反应时间为80 min,THF的用量为1.5%.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4.78%,并对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所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东京野茉莉油的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京野茉莉籽提取东京野茉莉油及其制取生物柴油工艺,并对所得东京野茉莉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东京野茉莉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醇摩尔比1∶7、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0.8%、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以东京野茉莉油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取的生物柴油与O#柴油性能相似,通过与石油柴油调和或添加降凝剂等方法,可改善低温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刘金岭  张朝晖  王金鹿  李建明  张平 《油气储运》2012,31(1):57-60,85,86
以册子岛30×104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码头水域深度、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和大型油轮靠泊、离泊以及接卸作业等情况下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总结了大型原油码头在油轮接卸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控中心、引航员、码头操作员等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卸油前后船方、码头和码头操作员应执行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认为,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对策可有效降低大型油轮的作业风险,遏制重大航行和污染事故,保障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及港口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5.
塔河超深层中质油对稠油降粘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  敬加强  陈朝刚  代科敏 《油气储运》2012,31(7):504-506,511,94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层油藏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以TK1073、TH10227及TH12312井稠油和4种塔河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测试分析原油的流变特性及粘温特性,评价不同塔河稠油分别掺入不同量的一厂DK4、一联、1#和2#混合油4种塔河稀油的降粘效果,探讨轻质油及混配中质油对塔河稠油降粘的适应性,以达到扩大稀油源、节约轻质油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TK1073与TH12312井稠油属超稠油,TH10227井稠油属特稠油,其生产与集输必须采取掺稀等降粘措施;一厂DK4轻质油、一联中质油及1#混合中质油对塔河稠油掺稀降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2#混合中质油则相对较差。实际应用证实了室内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油和橄榄油是以"营养、保健、天然"闻名于世界的两种植物油脂,它们的理化特性指标相似,脂肪酸组成也极为相近.该文分别介绍了茶油和橄榄油的理化特性以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Calculations and some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an early methane atmosphere would have been polymerized by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geologically short periods of time. An oil slick 1 to 10 meters thick could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is way and might well have been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