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好选用表皮绿色的品种,并注意筛选适宜不同温度生长的品种。茎白色或淡绿色,叶色浓绿或淡绿色,胚轴粗而有光泽,采种量大,发芽率高者较好,如大青萝卜、中秋红、干理想等。种子应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千粒重达15克以上,48h(小时)内发芽率应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将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混合溶液中,研究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探讨其对鲫遗传毒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显示: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浓度-时间-效应"关系。较低浓度阿特拉津(5.3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在染毒后期(第11 d)微核率增加显著,较高浓度阿特拉津(7.11、0.6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在染毒第8 d微核率增加显著。较高浓度阿特拉津(7.1、10.6 mg/l)-氯氰菊酯联合在短时间(第3 d)核异常率显著,较低浓度阿特拉津(5.3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在染毒后期(第11 d)核异常率增加极显著。由此得出,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对鲫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效应,且随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塔河超深层中质油对稠油降粘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业  敬加强  陈朝刚  代科敏 《油气储运》2012,31(7):504-506,511,94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层油藏地质特点和原油性质,以TK1073、TH10227及TH12312井稠油和4种塔河稀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方法,测试分析原油的流变特性及粘温特性,评价不同塔河稠油分别掺入不同量的一厂DK4、一联、1#和2#混合油4种塔河稀油的降粘效果,探讨轻质油及混配中质油对塔河稠油降粘的适应性,以达到扩大稀油源、节约轻质油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TK1073与TH12312井稠油属超稠油,TH10227井稠油属特稠油,其生产与集输必须采取掺稀等降粘措施;一厂DK4轻质油、一联中质油及1#混合中质油对塔河稠油掺稀降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2#混合中质油则相对较差。实际应用证实了室内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等于2007年4-10月期间,对大通县宰马场的马胴体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被检查的200匹马胴体中,检查出住肉孢子虫21匹,感染率为10.5%;每0.1g肌肉中,感染强度在1~12之间,平均感染强度3.6;从不同部位的感染来看,膈肌、心肌、食道肌的感染率分别为:5.5%、6.5%、10.5%,从其它肌肉中未发现住肉孢子虫;不同部位的虫体形态膈肌主要以长纺锤形为主,心肌以长椭圆为主.食道肌以长棒形为主。  相似文献   
5.
以地方品种洛阳红牡丹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不同酶组合及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因素对牡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为0.3mol/L的溶液中,预处理0.5h效果最好,(25±1)℃条件下,在0.5%纤维素酶+0.4%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10%甘露醇、pH值5.8的混合酶液中,酶解6h所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有活力的细胞可达2.325×106个/g。  相似文献   
6.
海洋稠油资源是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但相对于陆上油田,海洋稠油集输因涉及低温环境与立管输送而更具挑战性。采用水环举升稠油可以极大地减小输送摩阻,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稠油“冷输”方法。基于油水两相流及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FLUENT6.3.26及GAMBIT2.3.16软件,建立了垂直上升稠油一水中心环状流(CAF)的几何模型与数学模型,评价了模型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垂直上升CAF的流态及特点,探讨了不同水环生成器环隙宽度及油水流速对垂直上升CAF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水流速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所建模型对垂直上升CAF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垂直上升CAF在入口端能保持理想的中心环状流,具有光滑的油水界面,但随着油水协同向上流动,油水界面开始波动;水环生成器的环隙宽度对垂直上升CAF的影响较大,环隙过小,水环稳定性较差,流动摩阻较大,而环隙过大则输油量较小;同时兼顾能耗与输油量,在模拟条件下,水环生成器环隙宽度为1.8mnl时输油效率最高。(图7,表1,参13)  相似文献   
7.
塔河稠油掺稀粘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河稠油分别掺混4种塔河稀油的粘度测试数据,对Arrhenius粘度模型、双对数粘度模型、Cragoe粘度模型和Lederer粘度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Cragoe模型准确度最高,最适合对塔河稠油掺稀粘度进行预测.考虑不同掺稀体积比对Cragoe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将稠油的质量分数作为Cragoe粘度模型的改进参数,分别对稀稠体积比高于和低于1∶1的预测值进行放大和缩小处理,改进Cragoe模型,实现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较改进前分别下降43%和32%.  相似文献   
8.
不同原油因族组成和碳数分布差异,低温流动性往往差别较大。以阿赛管道沿线站场原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油样族组分及碳数分布,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以原油凝点和黏度为评价指标,系统分析了原油族组成及碳数分布中各单因素对原油凝点及黏度的影响程度,给出了各因素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在原油组分中,蜡含量是影响原油低温流动特性最主要的因素,胶质、沥青质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油分含量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原油的碳数分布中,碳数分布在C16以下的油质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最大,而碳数分布在C16~C25和C31~C33的非晶蜡对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较碳数分布在C25~C30和C34~C53的微晶蜡高。(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