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为了选择猪苓的最佳菌株及其采收的最佳发育阶段,研究了猪苓3个菌株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多糖含量,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菌核的显微结构和多糖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3个菌株在孢子形态和数量、菌索形成和草酸钙方晶上存在明显差异;菌株X2的菌丝生长快、长势旺,菌丝体浓密洁白,易形成菌索,菌丝体及发酵液的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0.4 mg/g和0.111 mg/mL,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为0.2458 cm/d;人工白苓与野生白苓在形态和显微结构上相似;野生黑苓菌核的多糖含量最高,达56.41 mg/g,人工白苓最低,为15.95 mg/g。说明在3个菌株中,X2合成猪苓多糖的能力较强,药用价值高,质量最优;3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菌核中,野生黑苓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六个菌株进行了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能力,以及菌丝体多糖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猪苓4,猪苓5在固体平培养基上长势好,猪苓3、猪苓4、猪苓2发酵能力强,猪苓2菌丝体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余菌株。最终确定猪苓2为筛选出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3.
比较不同发育阶段猪苓菌丝、菌核显微结构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卢氏县不同发育阶段的野生猪苓菌核为试验材料,用插片法和石蜡切片比较茵丝、茵核的显微结构;用超声提取和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菌核的多糖含量;用HPLC测定茵丝茵核的麦角甾醇含量.野生茵核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茵丝的分化程度增高且结构致密,表皮木质化,同时多糖和麦角甾醇含量逐渐增高;蜜环菌的侵染诱导了菌核防御结构的发生,菌丝木质化并产生隔离腔,也有利于多糖和麦角甾醇的累积;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其多糖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均高于各阶段的野生菌核.  相似文献   

4.
为培育不同的平菇品种,对平菇菌种8804、华平97-2与华平6号3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并采用苯酚-硫酸方法对3种平菇的菌丝体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平菇8804与华平97-2的生长速度较快,日均增长分别为1.036、0.932cm,而平菇华平6号生长速度较慢,日均增长0.382cm,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有极显著差异;平菇8804和华平6号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5.450与84.052μg·mg-1,华平97-2多糖含量最低,为26.801μg·mg-1,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体多糖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广波  傅伟杰  曹丽  梁运江  金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是工业化生产猪苓多糖的有效途径。为了寻求高效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工艺,对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马铃薯煮汁+蜜环菌煮汁”、“麦芽糖+蜜环菌煮汁+麦麸煮汁”2种配方培养的猪苓菌丝生长最好,而成合培养基的猪苓菌丝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为其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猪苓生活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平板试验,筛选对猪苓菌丝或菌核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用筛选出的微生物发酵液培养猪苓,以不添加发酵液的培养基为对照,比较不同发酵液处理对猪苓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平板培养中,细菌L2、L3、L5、L9处理菌丝均有分泌物出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丝颜色逐渐变黄变褐,除L2外,其余细菌菌株处理猪苓均有菌核生成;放线菌A14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真菌P3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在液体培养基中,真菌P4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达7.67 g/L;放线菌A3发酵液处理猪苓菌丝胞外多糖质量浓度最高,达0.133 g/L。【结论】从土壤中筛选出了能够促进猪苓菌丝生长发育、提高猪苓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菌株。  相似文献   

7.
液体浅层培养对猪苓菌丝体生长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液体浅层培养方式培养猪苓菌丝体,在培养28d后,猪苓菌丝体的鲜重达到最高,而菌丝体干重在21d后增幅不大;培养28d后的培养液pH由接种前的3.9升高到5.0,菌丝体旺盛生长阶段的pH为4.0~4.6;菌丝体中总糖含量在培养14d后达到最大,浅层培养猪苓菌丝体生产猪苓多糖的适宜培养周期约为2周;对从猪苓菌丝体和猪苓菌核中提取的猪苓多糖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比较分析,两者红外光谱图相似,表明多糖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但含量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法成功培养出猪苓菌丝体.用热水浸提法分别提取猪苓菌核和猪苓菌丝体中的多糖,并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其糖含量,进一步纯化处理后,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红外光谱图相似.通过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免疫学检测,表明从猪苓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和从猪苓菌核中提取的多糖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甾体含量为主要指标,以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为辅助指标,对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甾体所需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猪苓菌丝甾体化合物积累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8.0 g.L-1,酵母膏4.0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1.00 g.L-1,维生素VB10.1 g.L-1,1%羟甲基纤维素钠10 mL.L-1;在此培养基中每瓶所得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050 g,干菌丝体及发酵液中甾体含量分别达到3.864 mg.g-1和37.68 mg.L-1;同时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和发酵液的猪苓多糖含量分别为11.542 mg.g-1和58.85 mg.L-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鲤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鱼类肝胆综合征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比例(0.1%、0.5%和1.0%)的猪苓多糖连续饲喂建鲤8周后,采用CCl4进行急性肝损伤造模,72 h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活性;采集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匀浆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同时采集肝脏组织制备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经CCl4诱导处理能引起建鲤血清肝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显著变化,肝脏组织结构明显受损,肝细胞核仁大部分消失,呈核空泡化.但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猪苓多糖能极显著降低血清GOT、GPT活性(P<0.01),显著升高血清TP、ALB、T-AOC值(P<0.05,下同);显著升高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SOD、GSH、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抑制CCl4对肝脏组织结构造成的损伤,肝脏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建鲤基础饵中添加1.0%猪苓多糖对CCl4所引起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清除机体内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2.
猪苓菌培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猪苓菌的形态结构、适生条件、营养特性、培养基配方、适生树种及猪苓菌与伴生菌、蜜环菌的相互关系和诱导猪苓菌丝扭结形成菌核的相关因子,以期为猪苓菌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苓栽培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猪苓资源濒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前景广阔。简要阐述了猪苓的栽培研究概况,并对我国人工栽培猪苓的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长白山区鸡爪苓菌丝为材料,通过SMART技术构建全长cDNA文库.[方法]采用Trizol reagent试剂盒提取菌丝体总RNA,通过LD-PCR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连接至载体λTriplEx2,构建鸡爪苓菌丝体全长cDNA文库.[结果]经测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66×106 pfu/ml,重组率为96.97%,扩增文库的滴度为1.504×1010pfu/ml,插入片段主要分布于500~2000 bp.[结论]成功构建了鸡爪苓菌丝cDNA,为鸡爪苓生长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猪苓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通过深层增氧加湿和自然供养供湿及与单、双层菌材不同排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寻找猪苓高产栽培技术因子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以菌材双层排列与深层增氧加湿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最佳,并在不同因素不同水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猪苓的用途不断拓展,野生猪苓的资源濒临枯竭,造成猪苓供需矛盾尖锐。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缓解猪苓供需矛盾,该文根据猪苓生长适宜条件,摸索猪苓栽培技术,为猪苓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区猪苓半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长白山区野生猪苓的系统研究,从栽培场地的选择、种核选取、栽培方法、栽后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提出了适宜长白山区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的猪苓半人工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