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如何帮助乡村从“衰落”走向振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品种资源、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功能目前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探讨其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乡村振兴所需的生物资源、技术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遗产地可以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提升农产品价值,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实现遗产地的乡村振兴,从而形成了产品增值驱动、乡村旅游驱动和农耕文化驱动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包括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累优秀人力资本、促进农耕文化繁荣、保护优良生态环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5个方面。因此,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建立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系列工程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泽波 《农业考古》2019,(1):251-259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瑰宝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面临无人传承危机。本文利用哈尼梯田生态区4县8镇16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并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动因。研究发现:仅有28.7%的农户愿意传承梯田农耕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传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收入水平、耕地面积、农耕技术培训及城镇化率对农户传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年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为了减缓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可以从政府、企业及农民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着力改善生态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发挥保护和传承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还承担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在简要介绍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活态性和多功能性,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即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态、景观、技术、文化功能,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来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来彰显生态之美,通过张扬农耕文化来彰显文化之美,通过推动有效治理来彰显和谐之美,从而最终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种传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弘扬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优秀乡土文化,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绿色综合种养技术,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积极社会治理因素,推动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基因角度,调查红河地区哈尼梯田的保护现状。对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参照景观基因挖掘原则提取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将其分为农业生产、农耕生活和农业生态文化三大类;并通过景观基因图谱构建、数字化表达形式的归纳和示例展示,提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与数字化结合保护建议,以有效推进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和传承,为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传播和开发新旅游产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农业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经验都是巧夺天工的,目前也大多是濒危的。我们所进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整个的农耕系统。农耕系统保住了,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就全都保住了。如果一个农耕系统丢失了,那就会丢失一大片。一个系统的丢失比一个生物物种的丢失更可怕。  相似文献   

6.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作为京津冀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极少保存下来的皇家贡果产地之一,是典型的永定河流域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整的农耕民俗文化,具有农业文化遗产开发的独特优势。该区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对打造皇家贡品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文化旅游业,提升区域形象和文化品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遗产开发过程中须处理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应积极申报"永定河下游皇家贡果文化系统",建设"中国农业文化博览园",打造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保护好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耕技术和乡村文化丧失、食物与生计安全等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在该倡议提出20周年之际,为了系统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分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邀请了11位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遗产保护实践者,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与价值,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对国际公约履约与国际合作的支撑作用;中国典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经验等。访谈结果表明:以活态性、动态性、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技术、传统农耕文化和结构合理的生态景观,对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建立全新的范式,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多方参与及惠益共享机制,以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遗产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耕文化成为乡村旅游的热土。本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遗产核心区一个客栈经营者的访谈,分析乡村旅游给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碰撞和冲突,并从遗产整体保护与有序开发、梯田旅游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升级等角度讨论梯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茶的故乡,制茶技艺历史悠久,不同类别茶叶(绿茶、红茶、黑茶等)的传统制作技艺类型多样;目前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茶文化遗产比重较大,其中作为技艺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制茶技艺已多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利用对茶文化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历史三个方面:经济价值表现为茶叶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文化价值包括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历史价值表现为历史传承、利用和创新。本文针对当前制茶技艺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为制茶技艺遗产传承与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0-10493,10602
解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专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系统、农业景观、传统农业知识体系、农业生物多样性等,指出其核心思想是"遗产不仅是关于过去的,更是关乎未来的"。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机制、传统农业知识的保护、社区参与机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探索方面。强调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分析了其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农家乐"旅游等形式的特点,认为其本质是一种遗产旅游,其重要功能是确立地方的文化身份。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