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比较海南4个不同产地益智(A lpinia oxyphylla)果实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益智果实挥发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不同产地益智果实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类成分,其中样品间共有化合物26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益智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较接近,其中圆柚酮为含量最高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赵欧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898-290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花(Chrysanthemum)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安徽菊花(亳菊)挥发油中有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35%),其中4个产地菊花挥发油中有19个共有成分。不同产地的菊花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区别,其主要组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一定差异,在入药时应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其挥发油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组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各产地白术药材在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为0.58%~1.22%,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南(1.22%)>浙江(1.20%)>安徽(1.02%)>湖北(0.94%)>河南(0.86%)>河北(0.58%);6个产区白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个组分,共有成分14个,相对百分含量之和大于90%,油中主含苍术酮(>60%)、(E,E)-1,5-dimethyl-8-(1-methylethylidene)-1,5-Cyclodecadiene、3,7(11)-蛇床二烯、β-芹子烯、β-石竹烯等。[结论]各产区白术在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产地与白术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用GC-MS技术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参照NIST11质谱库,对河南方城、洛阳、叶县三个产地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艾叶挥发油中检测到53种物质。不同产地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略有差异。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氧化石竹烯、杜仲烯、石竹烯、桉叶油素、异冰片醇、对-薄荷基-1-烯-4-醇、1αβ,2,3,4,4α,5,6,7bβ-八氢-1,1,4β,7-四甲基-1H-环丙|e|甘菊蓝及其氧化物、香叶烯、α-蛇床烯、7-异丙基-4-αβ-8αβ-二甲基-八氢1[2H]-萘酮、δ-石竹烯、Г-榄烯等。三个产地艾叶挥发油中均无侧柏酮,樟脑含量均低于1%。其中,杜仲烯、氧化石竹烯的含量远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说明河南产地艾叶出油率高,成分丰富度高而且安全,药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有化学成分。[结果]黑龙江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5种;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8种。2个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2-烯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基酯、松香芹酮等。[结论]不同产地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土质及气候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丁香烯、棕榈酸、亚麻酸等13种成分,其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2%~87.67%,其中荆芥挥发油特征成分胡薄荷酮以6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36.99%),3号样品最低(24.26%);而含量较高的薄荷酮以2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44.00%),6号样品最低(16.61%)。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有13种相同成分,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野菊花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安微亳州、河南温县、河南南阳、安微黄山、杭州1、河南临颍、河南灵宝、杭州2、广州佛山、江苏无锡10个产地野菊花含有已鉴定出的挥发油成分分别为39个、20个、19个、33个、22个、18个、25个、29个、20个、33个,均含有12种主要相同成分.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所含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黔产白三叶草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醚冷浸-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黔产白三叶草鲜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检出23个成分,从冷浸-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检出39个成分,在2种方法中含量较高且相同的挥发性成分有棕榈酸、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和植醇;其余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对白三叶草鲜花挥发油的组成及其含量有较大影响,白三叶草挥发油成分总离子流图谱可以作为质量控制依据.此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在开发利用三叶草挥发油资源时应考虑产地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优质的甘松药材的产地,测定该地区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及组成成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并计算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挥发油的得率,然后采用GC-MS技术分析甘松药材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果]共有10批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2.0%),其中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最高(4.00%);GC-MS分析共鉴定出97个化学成分,其中5个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42%~50.8%,含量差异较高的成分主要有缬草酮(3.95%~44.61%)、白菖烯(2.57%~16.35%)等。[结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且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的甘松质量最佳,研究结果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甘松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湖南野生新鲜艾叶中的挥发油,并计算其产率,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野生艾叶产油量为0.48 g/100 g新鲜艾叶;GC-MS技术鉴定出化学成分56个,主要成分有龙脑冰片(C_(10)H_(18)O)、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4-烯(C_(15)H_(24))、石竹烯(C_(15)H_(24)),相对含量分别为23.6%、18.03%、6.64%;不同产地的艾叶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同一产地,不同结香方法及结香时间对沉香品质的影响,笔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广东省化州市5批沉香样品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5批沉香样品中凿洞法结香11个月的沉香挥发油得率最高为4.93%,冷铁打洞法结香13个月的沉香样品挥发油得率最低为2.29%。5批沉香样品中共鉴定出72个色谱峰,其中共有峰12个。挥发油成分均主要由倍半萜类,2-(2-苯乙基)色酮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组成。从打钉法结香8年的沉香样品中发现具有芳香气味的5,11-环氧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奇楠内酯,为首次从普通沉香中鉴定出的奇楠内酯。火烙法的结香速度优于打铁钉法及冷铁打洞法。沉香结香时间越长挥发油得率越高,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越稳定,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或产地木犀科小叶苦丁茶老叶及芽中挥发油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不同品种或产地的小叶苦丁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结果]共鉴定55个化合物,7个不同批次小叶苦丁茶老叶及芽中的成分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以芳樟醇(48.34%~79.25%)为主的单萜类成分,其他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松油醇、香叶醇何橙花醇等。[结论]该方法为小叶苦丁茶的质量控制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产地仙鹤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湖南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22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浙江省产的仙鹤草与湖南省产的仙鹤草挥发油主要种类及含量比较接近,各自又有独特的成分,这2个产地的仙鹤草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的仙鹤草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可见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 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 NIST02和 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延胡索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莉  郭新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18-20420
[目的]研究陕西和江苏产延胡索药材中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挥发油成分,用GC-MS法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陕西和江苏产药材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5种和30种化合物,各占延胡索挥发油总峰面积的70.57%和66.41%。其中,共有30种化合物相同,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丹皮酚(24.52%1、8.43%)、棕榈酸(5.35%、6.39%)、2-β-甲氧基-5-α-胆甾烷酸(7.37%5、.76%)等。[结论]产地是影响延胡索挥发油的种类及含量不同的一个因素,这为不同地区延胡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文利  郝小燕  王兵  王道平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86-19788,19824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并定量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方法]采用GC-MS分析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5个不同产地的鲜姜乙醇浸提物中分别鉴定出39、44、45、49、4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姜酚、姜烯酚类、姜酮酚类及姜油酮类等;由于产地不同,各产地鲜姜的乙醇浸提物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姜酚类化合物在鲜姜中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总挥发油的30%左右。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姜酚在0.024 8~0.124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为1.26%。[结论]GC-MS法能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HPLC测定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