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丹和灭蚁灵在污染场地中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氯丹和灭蚁灵是两种杀虫剂类POPs,在我国仍然生产和使用。在多年生产氯丹、灭蚁灵的企业厂区内及周围布设采样点,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分析,研究了POPs生产企业土壤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生产厂区内污染严重,在土壤表层,靠近生产车间的土壤中氯丹的浓度高达2927.95mg·kg-1,灭蚁灵浓度高达61.90mg·kg-1,并且已经扩散到周边土壤。在土壤深层,氯丹和灭蚁灵有明显的垂直扩散,10m深处土壤均能检出两种污染物。由于灭蚁灵产量小于氯丹产量,灭蚁灵的污染不及氯丹的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螯合剂对铀镉污染土壤中蚕豆幼苗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浓度EDTA、柠檬酸、草酸3种螯合剂作用下不同浓度铀镉复合污染(分别用W1、W2表示)对土壤中蚕豆(Vicia faba L.)幼苗体内叶绿素、丙二醛和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的两个土壤污染浓度下,较高土壤污染浓度(W2)中植物受损伤程度高于较低土壤污染浓度(W1)中的植物受损伤程度,由此得出较高土壤污染浓度可能更有利于蚕豆对铀镉的吸收;蚕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对于叶绿素而言,在污染土壤中添加5 mg·kg-1的草酸,对其含量影响最大,可能有利于促进蚕豆对土壤中铀和镉的吸收,添加2.5 mg·kg-1的柠檬酸次之;对于丙二醛,向污染土壤中添加10 mg·kg-1的草酸,对其含量影响最大,可能有利于蚕豆对土壤中铀和镉的吸收,添加2.5 mg·kg-1的柠檬酸次之;在细胞质膜透性上,向土壤中添加5 mg·kg-1草酸,对其含量影响最大,可能更有利于促进蚕豆吸收土壤中的铀和镉,而添加5 mg·kg-1的柠檬酸次之.而EDTA在整个试验中都表现出了对植物较大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3.
六六六在典型污染场地中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受某六六六(HCH)生产企业污染的场地上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和研究了土壤中六六六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分布趋势.结果表明,六六六的浓度范围是0.34~2 287.6mg·kg-1,六六六污染主要集中在-1 m土层,平均浓度高达467.75mg·kg-1.在-3m和-5m土层中污染中心位置与-1 m层土壤保持一致.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1、-3、-5 m土层等值线图,可清晰地看出六六六的分布趋势.六六六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降低.然而,在-5 m土层由于土壤类型为淤泥质粘土,六六六浓度相对于-3 m土壤反而升高,该层的平均浓度为89.86 mg·kg-1.纵观整个污染场地六六六的污染分布情况,在地下水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向东南方向扩散,且六六六在垂直方向的迁移和残留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污灌区土壤理化参数与有机氯农药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ECD分析了北京东南郊污灌区土壤剖而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垂向分布特征,并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土壤理化参数与总有机氯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剖面表层总有机氯的含量分别为20.18、30.94、20.19 ng·g-1,检出最高浓度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定的50μg·kg-1,表层以下0.5~5.5 m内,有机氯含量基本上不超过1 ng·g-1,表明该研究区有机氯主要累积层位为表层土壤,表层以下各层位间检测浓度相差不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指标CEC、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含量两两之间有极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0.815、0.851;TOC和含水率是影响有机氯农药垂向迁移的主要因素,回归方程为Y=0.569XTOC-+0.632X含水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6.
天津郊区土壤与作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与来源初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在天津塘沽和宁河地区野外实地采样分析,了解研究区域有机氯农药各异构体在土壤及作物各部位的残留水平,并通过特征比值推测其来源.结果表明,塘沽和宁河地区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88.76 μg·kg-1与98.46μg·kg-1,β-HCH占绝对优势而γ-HCH均未在土壤样品中检出,a-HCH手性分析结果显示为非消旋体,均表明土壤中六六六来自历史残留而非新近输入或林丹的使用.塘沽和宁河地区滴滴涕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30.87μg·kg-1与1.30μg·kg-1,亦来自历史残留,在个别点位可能曾使用过三氯杀螨醇.作物样品中六六六与滴滴涕的含量较高,经对数变换的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4~0.73与2.02~2.90.六氯苯、七氯、艾氏剂、异艾氏剂、反式氯丹、顺式氯丹、狄氏剂与异狄氏剂在大部分土壤与作物样品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了菌株Hyphomicrobium sp.MAP-1对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水胺硫磷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革兰氏阴性菌MAP-1在土壤中能很好的定殖,以1×107 CFU·g-1 soil的浓度接种于土壤,15d后菌株浓度仅下降了1个数量级.土壤非灭菌状态下,30℃pH 6.8,接种量为1×107 CFU·g-1soil时,9d内可分别将土壤100 mg· kg-1甲胺磷、100 mg·kg-1乙酰甲胺磷完全降解,13d内将50 mg·kg-1水胺硫磷完全降解.添加甲醇和加大接种量能促进土壤中三种有机磷农药降解,土壤是否处于淹水状态对其降解影响不大.在20~30℃之间,土壤中三种农药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土壤投加菌株MAP-1,第10 d可使100 mg·kg-1甲胺磷和1 00 mg· kg-1乙酰甲胺磷抑制的土壤脱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恢复至施农药前水平,对50 mg· kg-1水胺硫磷抑制的这三种土壤酶活性也有较大的恢复作用.可见将菌株MAP-1应用于降低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水胺硫磷对土壤的潜在风险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农田土壤中农药的环境行为浓度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农药的理化参数和环境参数预测农药在田间土壤中的分布浓度是进行农药管理的重要手段.以Freundlich等式衍化出来的线性吸附曲线X=Kf×C和农药指数降解动力学C(t)=C0×exp(-kt)为基础,根据农药有机碳吸附常数(Koc)、辛醇冰比常数(Kow)、半衰期(DT50)等重要参数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建立了一段时间后田间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浓度、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蒸发在空气中浓度和吸收在植物体内的浓度的预测方法,为农药管理、使用和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工具,以降低农药污染.该方法被应用于预测42种喷雾用杀菌剂和7种土壤施用杀菌剂的环境浓度.结果表明,喷雾施用丙森锌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最高,超过欧盟标准0.1μg·L-1两倍多;土壤残留浓度较大的为硫酸铜(0.039 mg·kg-1)、多菌灵(0.023 mg·kg-1)和甲霜灵(0.24 mg·kg-1).土壤施用90 d后,嗯霉灵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约为1.11μg·L-1,五氯硝基苯土壤中残留浓度更是达到1.78 mg·kg-1.浓度预测结果可以与毒理学数据相结合用于农药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类型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用黄棕壤和红壤,用土壤老化和上海青(Brassica campestris)盆栽试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土壤老化试验表明,DBP和DEHP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开始(0~10 d)老化速率较快,而后(10~30 d)老化速率减小并且老化总量趋于稳定的趋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上植物体内DBP/DEHP含量(DBP:0.576~2.750 mg·kg-1;DEHP:9.369~33.256 mg·kg-1)与土壤污染浓度呈正相关,生物量与土壤污染浓度呈负相关;而在黄棕壤上,上海青的生物量并不随着土壤DBP/DEHP的添加量的升高而变化,植物体内DBP/DEHP的含量(DBP:0.212~0.401 mg·kg-1;DEHP:0.421~0.490 mg·kg-1)远低于红壤的相同污染浓度处理.在黄棕壤上,上海青对DBP/DEHP的BCF值介于0.061~1.041之间;而在红壤上,BCF值均大于1.0(介于1.175~15.695之间),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试验还估算了红壤上DBP/DEHP的临界浓度为6.932~11.718 mg·kg-1,可为建立生态效应预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吕梁某焦化厂及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在焦化厂内和周边农田共采集了60个土壤表层(0~20cm)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重金属Zn、Cd、Cu、M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91 mg·kg-1、0.37 mg·kg-1、46.26mg·kg-1、429.98mg·kg-1、0.16mg·kg-1、11.60mg·kg-1,厂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57mg·kg-1、0.24mg·kg-1、37.99mg·kg-1、362.23mg·kg-1、0.11mg·kg-1、11.74mg·kg-1,厂区周边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均小于厂区内土壤。除Zn和Mn外焦化厂内和周边农田土壤中的Cd、Cu、Hg、As平均含量均高于山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除5%的样品中土壤Cd含量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属轻微污染,其余为未污染,土壤都属清洁水平;以山西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说明该研究区土壤有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