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微晶纤维素溶于1鄄烯丙基鄄3鄄甲基氯代咪唑离子液体中,4鄄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采用开环聚合的方 法,成功合成了纤维素接枝L鄄聚乳酸和纤维素接枝DL鄄聚乳酸。采用核磁共振、广角X 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等 方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 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45.6 和40.3 0 C,且均为无定形态;聚合 物的降解性随接枝率升高而降低;在酸液、酶液、碱液、PBS 缓冲液和水中,聚合物降解速率依次降低;聚合物具有 良好的降解性能,并且在生物降解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PLA)是一类重要的绿色环保型可降解材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笔者简要论述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物化性能、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能,综述了聚乳酸的合成方法—乳酸直接缩聚法和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分析了国内外的生产现状。最后,对聚乳酸的合成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一旦工业化,它在医用及降解塑料方面将会有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间歇发泡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乳酸(AL-PLA)开孔泡沫材料。研究碱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对聚乳酸结晶行为、流变性能以及聚乳酸开孔泡沫的泡孔形态和泡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碱木质素,不仅可以提高聚乳酸的结晶度,而且可以改善聚乳酸的发泡性能,当碱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1.0%时,所制备的聚乳酸泡沫的表观密度仅为0.033 g·cm-3、发泡倍率高达36.88倍、平均泡孔尺寸为59.7μm,该聚乳酸泡沫具有更低的表观密度、更高的发泡倍率以及更小的泡孔尺寸。  相似文献   

4.
以西瓜作为受试生物,采用聚乳酸地膜和普通地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聚乳酸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对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和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地膜的降解过程为首先出现裂纹,再出现孔洞,最后出现裂缝;在西瓜生长过程中,聚乳酸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对土壤重金属以及主要元素氧化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覆盖聚乳酸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西瓜苗蔓粗和蔓长差异不显著,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聚乳酸地膜组均高于普通地膜组,表现为增产趋势,但西瓜产量两者差异不显著。提示聚乳酸薄膜具有良好的降解性且对土壤和作物无显著影响,有望替代普通地膜在农田中推广使用,减少农业薄膜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受热与剪切作用程度的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WF PLA)生物质复合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混合、高速混合、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 PLA生物 质复合材料,并用DSC、TGA、GPC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合方式对WF PLA 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影响。②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长的熔融挤出法制备的WF 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低(25.39 MPa),密度最大 (1.34 g/cm3),耐水性最好,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聚乳酸相w和n分别只有聚乳酸原料的13.5%和14.6%。③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短的常规混合法制备的WF 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密度最小(1.25 g/cm3),弯曲强度最高(50.98 MPa ),但耐水性差,聚乳酸相w和n分别是聚乳酸原料的699% 和67.3%。④受热与剪切作用适中的高速混合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密度、耐水性均居中,弯曲模量最高(5.13 GPa),综合性能最好,聚乳酸相w和n分别为聚乳酸原料的51.0%和51.9%。⑤不同复合方式引起聚乳酸分子降解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PLA)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制备农药传输系统可有效防止敏感型药物降解,延长农药的持效期。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O/W)制备了聚乳酸纳米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聚乳酸浓度等因素对纳米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微球的形貌进行表征,用纳米激光粒度仪对纳米微球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Tween20为表面活性剂,当Tween20浓度为0.01~0.03 g/mL、聚乳酸浓度为0.02 g/mL、有机相与水相比为1∶10,通过超声乳化可制得粒径为230~250 nm的纳米微球,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成球性。进一步制备了聚乳酸-嘧菌酯纳米微球,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粒径的关键因素,当Tween20浓度为0.03 g/mL,所得纳米微球的粒径为236 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可达81.38%和27.11%。本研究可为环境友好型聚乳酸纳米农药缓释微球的制备提供技术和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7.
由于线型聚乳酸具有结晶度高、细胞亲和性差、加工成型困难等缺点,因此本研究以N,N-二(2-羟丙基)甘氨酸(BHPG)作为支化单体和催化剂,引发丙交酯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出支化聚乳酸。通过乙二醛和二异丙醇胺之间的亲和加成反应制备BHPG,并采用FT-IR、1H NMR表征了兼具支化单体和催化剂的BHPG;然后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支化聚乳酸,所得聚合物用GPC进行表征;并推测了氨基酸衍生物介入的制备支化聚乳酸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聚乳酸纤维特性体现为回弹性好、悬垂性好、有优良的加工性能等,对于环保、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将有积极的作用。聚乳酸纤维与玉米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成本较高、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基于聚乳酸纤维技术的应用,我国玉米产业化发展应采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新玉米产业化集群模式、建立风险防范和政策扶持体系、强化聚乳酸技术研发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书言 《吉林农业》2011,(4):342-342
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而碳酸钙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度和制品的硬度的无机盐矿盐,且较高含量的碳酸钙对聚乳酸有明显的增韧作用。因此,文章主要分析碳酸钙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受控堆肥实验研究聚乳酸塑料袋厚度与生物分解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塑料袋厚度对其生物分解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在生物分解阶段,厚度越小,生物分解性能越好。由此可知,在满足塑料袋物理性能要求时,可生产厚度较小的聚乳酸塑料袋,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聚乳酸塑料袋保质期。本实验的研究,为聚乳酸塑料袋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8—羟基喹啉和对苯基苯酚寡聚物酶促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8-羟基喹林和对苯基苯酚发生共聚反应。通过调节共聚单体(8-羟基喹啉和对苯基苯酚)加料比和体系中二氧六环与水的比例,可以控制8-羟基喹啉在聚合物中的含量。从而建立了合成了不同组成共聚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沉淀聚合法制备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雀石绿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紫外光谱研究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通过氢键作用形成1?2型配合物;利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能力, 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高亲和性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1=11.223μg·mL-1,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4.45×102μg·g-1;低亲和性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2=156.25μg·mL-1,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2=5.033×103μg·g-1  相似文献   

13.
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索界面聚合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的最佳反应条件,本试验探索了以水为反应介质的界面聚合法制备壁材为聚脲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缩聚反应工艺过程,研究了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农药与壁材投入比、分散剂种类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作为囊壁材料,界面聚合时间为12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选用乳化剂A∶农乳500#=3∶1,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μm,包覆率在90%以上,包覆率和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剂。  相似文献   

14.
选取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醋酸乙烯酯(VAc)3种乙烯类单体浸注杨木单板并采用加热聚合的工艺制备杨木单板强化材.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利用扫描电镜和FTIR定性分析了聚合效果,表明此聚合工艺下聚合物充分聚合填充在木材内部,聚合效果明显.对所得的新型强化复合人造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表明,强化复合人造板的硬度、耐磨性、静曲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胶合强度虽略有下降,但整体性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葛艳蕊  冯薇  寇寅客  曹亚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81-12183
[目的]研究除草剂异恶草酮微胶囊的反应工艺。[方法]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除草剂异恶草酮微胶囊剂,讨论乳化剂、搅拌速度、尿素-甲醛量比和芯皮比等对微胶囊的粒径及分布、结构、包埋率和缓释性的影响。[结果]选用OP-10为乳化剂,均质速度2000r/min,尿素-甲醛量比为1:2,芯皮比为1:1.5,控制一定的终点pH值和酸化时间,可制得结构紧密、包埋率为26.7%、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在0.6μm左右的流动性球形固体微胶囊。[结论]异恶草酮脲醛树脂微胶囊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剂。  相似文献   

16.
10%吡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吡虫啉的微胶囊悬浮剂(CS).探讨了壁材、引发剂用量对微胶囊悬浮剂粒径、包囊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悬浮剂的理化性质和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壁材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6.4%,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亚硫酸氢钠用量分别为0.25%、0.1%时,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  相似文献   

17.
毕淑娴  孙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87-6388,6391
[目的]研究果胶酶的固定化方法,以期提高固定化酶的活性。[方法]通过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的方法,利用SiO2表面引发剂合成了SiO2-grafted PSStNa的纳米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固定化对果胶酶在水相介质中的pH、温度以及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SiO2-grafted PSStNa不仅具有核壳结构,而且是表面富集大量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刷",将果胶酶固定于该"聚电解质刷",实现了方便、温和和省时的果胶酶的固定化。研究发现,自由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的最佳反应pH为6.0,最佳反应温度为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固定化酶在工业上的制备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毒死蜱微胶囊化及释放性能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德  韩志任  杜有辰  慕卫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53-2758
 【目的】获得脲醛树脂制备毒死蜱微胶囊的配方,表征其释放性能,为优化该农药的使用性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摄像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研究了成囊促进剂、分散剂和添加氯化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用气相色谱法表征毒死蜱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结果】配方中成囊促进剂选择SMA,质量分数为2.5%,分散剂为PAAS,质量分数为2.0%,添加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4%,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形貌良好,平均粒径约10 µm。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前5 d为初期快速释放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820),累计释放量达到37.32%;5~42 d为匀速释放阶段,符合零级释放特征(R2=0.9927)。【结论】以该配方得到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有助于延长控制期。  相似文献   

19.
以二乙胺为单体,采用等离子聚合法,在盖破片等基片上制得了稳定性和附着性均好的聚二乙胺膜,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对聚合物性状及表现形貌的影响,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聚合膜的结构具有高度支化与交联特征,且聚合膜中有-NH2和(或)=NH基团。  相似文献   

20.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沉淀聚合法、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表面模板聚合法等几种制备分子技术聚合物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