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以疮痂病常用防治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为对照,研究了0.3%四霉素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60ml/hm~2、90ml/hm~2、120ml/hm~2三个剂量拌种处理后的防效分别为73.30%、75.71%和76.82%,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后的防效为75.7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各处理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说明0.3%四霉素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马铃薯疮痂病菌拮抗菌ZWQ-1的生物学分类地位和防病效果,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和16SrDNA序列特征对菌株ZWQ-1进行了鉴定,利用纸碟法和温室盆栽接种试验测定了该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一致,其16S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JQ398853、JN399219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接种防病测试结果表明,拮抗菌ZWQ-1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程度,对病原菌CPS-1、SHXHZ-3、CPS-3、CPS-2和NM-10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防效分别为79.09%、78.85%、77.44%、54.68%和49.68%,说明拮抗菌株ZWQ-1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此外,该菌对其他18种植物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说明菌株ZWQ-1是一株较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河北省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从该地区疮痂病薯病斑上分离并经温室盆栽接种,确定了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征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菌株ZJK-851与Streptomyces scabies相似性为99.65%,菌株ZJK-855与S.diastatochromogenes相似性为99.15%,菌株ZJK-854、06-D、M1-2、M1-5与S.europaeiscabiei相似性分别为99.73%、99.44%、99.56%、98.50%;经生物学测试发现,ZJK-851、06-D、M1-2、M1-5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果糖、木糖为单一碳源。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至少有3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疮痂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外观、等级和品质。为了筛选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药剂,本文采用种薯处理的方法,选用20%噻菌铜、46%可杀得叁千、47%春雷王铜、20%叶枯唑4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47%春雷王铜处理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为49.0%,病情指数为8.4%,田间发病率为7.07%,大中薯率为72.6%,产量是43 046 kg/hm~2。  相似文献   

5.
温室秋播生产微型薯防治马铃薯疮痂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微型薯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在温室里进行砂床栽培。但由于常年连作和用水、工具及气象因素影响,马铃薯疮痂病成为生产微型薯的严重威胁。更换砂床基质材料固然是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方法,但从长远着想,为了方便生产,寻求某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来处理基质材料是非常必要的。1988年,  相似文献   

6.
选用8种药剂组成4种药剂组合,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马铃薯的出苗没有影响,安全性好。以5%阿维菌素乳油50 mL+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 g+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 g拌种100 kg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67.30%,该条件下马铃薯商品薯率达80.39%,折合产量47 303.33 kg/hm~2,较清水拌种对照增产14 576.66 kg/hm~2,增产率44.54%。生产上可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好,分别是63.6%、 56.65%和55.09%;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0.0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水剂,防效分别是50.30%和48.38%,防效较差的是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分别是23.54%和12.12%。陇薯7号和北茂8号对马铃薯疮痂病中抗,希森6号、秦薯119、沃土5号、冀张薯12、高原5号和V7均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6种药剂浸根与喷雾处理番茄苗防治番茄疮痂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性农药康地蕾得、新植霉素药剂防治效果达83.36%~96.70%;0.2%~0.5%波尔多液抑菌圈半径2.36~3.72mm,其防治效果达83.36%~100.00%;用6种药剂浸根与喷雾处理番茄苗后,番茄疮痂病的发病日期均比对照推迟15~20d。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快速PCR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马铃薯疮痂病菌具有明显的组成多样性,通过筛选不同疮痂病菌的通用探针引物,建立针对该类病原菌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以目前中国存在的不同致病种的代表菌株CPS-1(Streptomyces scabies)、CPS-2(S. galilaeus)、CPS-3(S. acidiscabies)、CPS-4(S. turgidiscabies)为材料,根据NCBI GenBank中已登记的疮痂病菌特有毒素合成基因簇中的基因txtA、txtB、txtC(P450)、txtD(nos)等序列设计引物,对不同菌株的基因组扩增,选择特异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引物作为探针引物,经温度梯度筛选优化反应体系后建立成熟的检测技术。【结果】获得的通用检测引物B1/B2对所有致病菌株均表现较好的特异性,可稳定扩出目的条带,而非致病菌株均无条带。利用孢子稀释法验证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菌株DNA的灵敏度为20 pg•μL-1,对孢子的检测阈值约为4.0 CFU/μL。对测试样品基因组扩增结果表明,疮痂病原链霉菌、病薯样品组织、病田土样均检测到目的条带,而非疮痂病原链霉菌、健康薯块组织、非病田土样和其它菌株均未扩出目的条带,说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结论】建立了马铃薯疮痂病菌的定性检测方法,可实现对菌株、病组织和土壤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城固县普遍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影响薯块外观及商品价值。城固县马铃薯疮痂病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前采用72%农用链霉素药剂拌种和在幼苗期、现蕾期分别用33.5%喹啉酮6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雾,防治疮痂病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哈尔滨马铃薯产区分离疮痂病菌,采用小薯片法测定分离菌株致病性,通过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疮痂病菌;利用纸碟法分别测定抗病诱导剂草酸(OA)、水杨酸(SA)、β-氨基丁酸(BABA)、苯并噻二唑(BTH)和茉莉酸甲酯(MJ)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离体生长影响,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该5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室内和田间使用浓度均为50μg·mL-1.结果表明,筛选得到9个致病菌株,形态相似,在ISP2培养基上菌丝灰色,孢子灰色,孢子链为直链.通过16S rDNA序列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将致病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scabies,即马铃薯疮痂病菌.离体条件下,供试5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生长无抑制作用;田间条件下,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且对马铃薯疮痂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MJ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为43.6%.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致病链霉菌有S.scabies,MJ可较好诱发马铃薯对疮痂病抗病性,MJ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相似文献   

12.
用福美双、敌委丹、适乐时三种药剂处理大麦种子,比较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对大麦种子发芽率、产量等的影响及条纹病的防除效果,以筛选出适宜大麦种子拌种的药剂。结果表明,用福美双拌种效果最好,产量最高;适乐时次之;敌委丹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壤中分离到C9菌株的种类归属和生物学特性。[方法]扩增C9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建树。检测C9菌株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对不同抗生素、渗透压的敏感性。利用GC-MS法测定C9菌株的脂肪酸组分,并扩增其脂肪酸合成关键酶——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编码基因,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基于C9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分析其菌落形态特征,初步判断C9菌株为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但C9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已报道的S.scabies菌株有明显差异,进一步盆栽试验结果显示C9菌株不能引起马铃薯疮痂病,其染色体上也没有扩增获得致病岛(PAI)区域中致病性相关的基因,说明该菌株不具有马铃薯疮痂病致病性,为Streptomyces scabies的一个新变种。C9菌株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显示其主要合成棕榈油酸(C_(16∶1))和棕榈酸(C_(16∶0)),其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36.2%,也符合马铃薯疮痂病非致病株的特征。C9菌株基因组中fabH基因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Streptomyces scabies都具有极高的一致性。[结论] C9菌株为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新变种。C9菌株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的基础代谢机制或探索其致病机理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30株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测试菌株的生理生化及生长限制因子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将结果与11株链霉菌标准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个测试菌株中包括Streptomyces scabies种群10株,S.bobili种群7株,S.turgidiscabies种群1株,S.galilaeus种群6株,S.diastatochromogenes种群2株,S.setonii种群1株,S.enissocaesilis种群3株。【结论】由此可见,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组成具有明显多样性,其中S.galilaeus,S.bobili和S.enissocaesilis等种群为新发现的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为分离鉴定山西晋城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在燕麦培养基上菌落呈灰白色,边缘稍有褶皱突起,显微观察孢子呈灰色,孢子链呈螺旋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将其鉴定为Streptomyces scabies。该菌株与Streptomyces scabies(登录号为HM018114)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引起山西晋城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为Streptomyces scabies。  相似文献   

17.
荣宝肥药防控马铃薯疮痂病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防治马铃薯连作田疮痂病的有效方法,笔者进行了2007年秋马铃薯上施用荣宝肥药预防当季疮痂病发生危害,同时控制2008年舂马铃薯疮痂病发生危害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m^2施用荣宝70~80kg作土壤处理较为适宜;另在用荣宝作土壤处理的基础上,种薯用农用链霉素或甲醛溶液浸种,可提高预防和控制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采自中国10个省(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采用结合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点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的Streptomyces 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17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但中国的菌株不能以甘露醇为单一碳源,对10 IU·ml-1青霉素不敏感,能产生硫化氢。而中国的S. acidi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acidi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00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9.8%,但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对苯酚(0.1%)和结晶紫(0.5 ?g·ml-1)敏感,不产生硫化氢。另有一种病原链霉菌与所知的链霉菌种均不能归为一类,可能为一个新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至少有3种,分别为S. scabies、S. acidiscabies和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9.
针对榆林地区马铃薯产区疮痂病高发且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5种杀菌剂组合处理(70%甲基托布津WP播种期拌种+杀菌剂生长期灌根),以及2种微生物菌肥组合处理(播种期拌种或生长期灌根),探究不同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疮痂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对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  67.84%和56.09%;商品薯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商品薯率分别增加26.88%和25.80%,产量分别增加62.39%和45.77%。综上可知,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在防治疮痂病及提高马铃薯产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拮抗细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对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农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地块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81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和牛津杯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对S.scabies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BKS51,抑菌圈直径达到37 mm,盆栽防效达到81.0%.对BKS51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16S rRNA、gyrB基因序列分析,并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KS51的菌落为圆形、乳白色、不透明,表面有褶皱状凸起,边缘不整齐,菌体杆状、革兰氏阳性菌,硝酸还原反应呈阳性、葡萄糖发酵反应及MR反应呈阴性,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KS5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和水稻胡麻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的抑制率较高,分别达到67.2%和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