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7,(3):28-28
由江苏大华种业集团王子明研究员等专家经过5年的攻关,获得的研究成果《水稻“小穗头”成灾原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因社会效益巨大.2006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一直对江苏省水稻产量造成巨大损失的水稻“小穗头”现象.通过广泛采用含有杀螟丹等有效防治干尖线虫病的药剂浸种.现在大面积生产上已基本得到控制.发生量大幅度减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现象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用防治真菌种传病害的浸种剂25%施保克乳油、25%使百克乳油和防治线虫的浸种剂95%巴丹可溶性粉剂及兼治真菌和线虫种传病害的16%恶线清可湿性粉剂、4.2%浸丰乳油分别对带线虫的武育粳3号、镇稻2号及武运梗7号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防治线虫的浸种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小穗头”现象的发生。经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线虫实验室鉴定,来自武育粳3号、武运粳8号的“小穗头”和武运粳7号小穗发病田混收稻谷内的线虫为干尖线虫。用95%巴丹可溶性粉剂、16%恶线清可湿性粉剂、4.2%浸丰乳油、25%,使百克乳油浸种及清水对照的田间“小穗头”发生率分别为0.3l%、1.34%、1.78%、44.0%和35.71%,4种浸种药剂对“小穗头”的防治效果依次为99.10%、96.90%、95.90%和-17.8%;具有防治线虫作用的浸种剂巴丹、恶线清和浸丰对“小穗头”的防治效果较好,浸种剂25%施保克乳油及25%使百克乳油等咪鲜胺类制剂对由于尖线虫造成的水稻“小穗头”没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多品种水稻普遍发生"小穗头"症状.经室内检测,发现"小穗头"谷粒中含有大量的线虫,而健康稻穗的谷粒中不含线虫.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小穗头"中含有的线虫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小穗头"症状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田间试验表明,应用巴丹、恶线清(16%咪鲜·杀螟)等杀干尖线虫药剂在水稻播种前浸种48~60 h,可有效防治水稻"小穗头"症状发生,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6,(1):30-30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种传性病害,在秧苗期就表现出明显症状,形成徒长苗:而干尖线虫病往往在水稻后期表现症状或“隐症”,过去不少人对水稻“小穗头”现象,误以为是种子退化、肥水不当等造成的,没有采取相应的药剂浸种防治,造成水稻产量损失很大。对这两种种传性病害,目前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江苏、安徽和上海等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为主的控制水稻“小穗头”技术以来,每亩平均挽回稻谷损失40公斤。增收60元左右。这项技术累计推广应用达4500万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成果已于2004年12月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科技短讯     
《农家顾问》2006,(9):27-27
1.发生水稻“小穗头”症状的谷粒中含有大量水稻干尖线虫,而健康谷粒中不含线虫。“小穗头”症状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应用巴丹、恶线清等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汪智渊等2.江西彭泽县棉花科学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重点项目棉花“正反杂交制种”技术获得成功,667平方米制种产量高达225千克,试种后的棉花产量667平方米达到400千克。——中广网3.印水型杂交稻的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将我国杂交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在2005…  相似文献   

7.
恶线清浸种防治水稻"小穗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发生的大面积、多品种水稻“小穗头”的主要原因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的危害,应用恶线清浸种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重要的水稻种传病害。目前生产上均使用菌虫清等浸种剂防治,随种子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新的水稻种子种衣剂。我所在研制生产水稻浸种剂的基础上又研制出水稻专用型种衣剂,它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安全,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优良的防病效果,保产作用显著。1998、1999年连续两年在江苏、上海等地示范,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接种测定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上的病害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近年来江苏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水稻—“小穗头”和水稻干尖线虫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水稻“小穗头”上分离出干尖线虫,经人工培养,在温室中接种到镇稻2号和武运粳7号的芽鞘部和叶鞘部,通过测定发病程度,稻谷饱满度,谷粒中线虫虫量和线虫死亡率等指标来确定对“小穗头”形成以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镇稻2号“小穗头”与健康稻穗相比水稻株高下降6.7%、稻穗长度减少16.4%、稻谷粒数下降13.5%。在开花期之前,线虫主要分布于叶鞘部和生长点周围,虫量增加40%;花期后,线虫主要分布于稻穗上并且虫量增幅达90.8%。饱粒种子中带虫率、线虫虫量最高,空粒种子则最低。线虫死亡率在胚乳发育正常的种子中要比胚乳发育不正常的种子低。【结论】水稻干尖线虫是造成水稻“小穗头”症状的病原。武运粳7号仅表现“小穗头”而无叶片干尖症状,说明该现象是干尖线虫在水稻上呈现的新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水稻干尖线虫病对水稻育种和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病严重的试验田取种作为试验用种,以17%杀螟·乙蒜素和25%劲护氰烯菌酯为试验药剂对附带病源的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可有效抑制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并且对稻种发芽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单一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浸种不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无效,还会促进干尖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条件两方面分析了保护地蔬菜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落花落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厌氧水解效率,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耐低温兼性厌氧蛋白酶产生菌19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茵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8~12h达对数期,初始pH 7.5时酶活力最高.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pH 7.0,酶活力最高达39.3 U/mL.该酶在50℃以下,pH 6.0~9.0性能稳定.在60℃以上热稳定性很差,70℃保存lh酶活力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