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对农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村(企)联动、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的需求和推动作用,找出了农业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中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和健全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推进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10月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至今,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8个年头,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也逐渐凸显. 2011年12月,在广东清远佛冈县,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悄然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在纯农村地区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探索,承担着"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寻找一条可持续、可复制、易推广解决三农问题道路"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正实现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的时代跨越。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努力探索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地方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道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人口众多,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分析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农民为主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     
正坚持"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方式,立足河南实际,通过"整合、提升、新建",实现整省推进。因地制宜,构建覆盖全省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服务站点;聚合涉农资源,完善信息进村入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包括公益服务体系、便民服务体系、电商服务体系、培训服务体系及创业创新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选取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法、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计算法,探讨两型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该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水域的减少和林地、建设用地的增加;除建设用地外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下降。价值系数的差异造成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互抵消,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仍减少,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不协调,今后应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农村综合性改革来实现.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信阳市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围绕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社会化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为破解“三农”难题,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系统分析了"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架构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经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将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南片区域列为省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一年多来,在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吴兴区紧紧围绕"三化同步"推进要求和"一区两地三园四样板五社区"建设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创业致富、农村社会管理等机制,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动态发展的过程,文章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出发,构建了一套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得出东兴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进程良好且水平高于全广西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94-10695,10709
根据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配置城乡劳动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促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硬件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培育、农业信息化传播网络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河南省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为工作原则,贯穿"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求为中心,把农民亟需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作为建设的重点,增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有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突出特色并配置好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地找准应用突破点、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呼叫系统和推进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在连云港市率先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六化十有”的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的建设模式得到省、市的关注与好评。通过对赣榆县的新农村建设方法、成效和经验的分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模式建设。介绍全州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与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优化配置稻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实践"猪—沼—稻—灯—鱼"、"稻—灯—鸭"、"稻—稻—食用菌"等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敬采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49-5651
结合广东沿海省市的经验和四川省省情,提出四川和谐村镇建设要实现"六突破六创新";基本经验是必须依靠乡镇经济的发展;基本选择是将区域经济发展从市县域下沉到乡镇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锡盟乌拉盖管理区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为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场略有盈余"的目标,管理区采取六项举措狠抓草畜平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Web2.0的互动理念和技术,以高校图书馆丰富馆藏为基础,为高校师生提供"资源+交流"服务的角度出发.从六大方面入手,为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设计出了一个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6.
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是巩固烟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烟区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体系为科学、精准实施烟区产业综合体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根据陕西烟草产业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内容,考虑“烟叶+多元产业”协同发展主题,从土地流转与保育、基础设施配备水平、农机具配置水平、烤烟产业发展水平、多元产业发展水平和合作社专业服务能力六个维度构建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值权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与保育”在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评价中权重最高,其次是“烤烟产业发展水平”,二者权重之和超过60%。为此,需要重视宜烟田块集中连片评价,积极培育职业烟农和家庭农场种植主体。  相似文献   

17.
李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64-19766,19824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是农业持续弱质和近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使命;三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改革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发挥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语教学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思考,本文探讨了深化我校汉语教学改革的六大措施,即:加强宣传、转变观念;突出专业汉语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编写专业翻译工具书;丰富第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酿酒特色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其基于广泛调研、精准定位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并将其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为"六位一体"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高效的顶岗实习监控机制。总结了酿酒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包括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最后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主要是践行学校办学定位,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学生受益良多,企业评价较高,承担行业、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从“无法无天”到“有法可依”和从有法可依到有良法可依是中国当代法制文明发展巾的两次重大飞跃。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不仅是制定和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先进与否的标准,而且也是衡量法律良、恶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立“良法”的六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