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去壳的水稻种子,当浸渍在25℃蒸馏水中至4、14、36个小时,分别转移到小麦DNA溶液内(500mg/ml),施以负压(-0.06Mpa)继续浸渍4小时。在同样温度下催芽,做根尖细胞学观察和幼芽同工酶分析。并测定DNA浸种后的减少量。结果表明:浸渍4、14、36小时后外源DNA减压转导处理的水稻种子,对外源DNA的吸收量依次降低;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状无明显变化;居中者同工酶差异明显,苗期即出现性状变异。减压渗透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种子的最佳时期为种子吸水第二阶段的前、中期。  相似文献   

2.
D26是一个通过辐射和外源DNA导入相结合处理水稻后获得的优良变异系,表现为大粒,大穗,矮秆,结实率高,秆粗抗倒伏,利用它与遗传背景不同的早,中,晚稻品种杂交,研究了它的主要性状遗传转移及在育种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外源DNA导入和辐射相结合创造的变异系,可以作为新种质用水稻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3.
外源DNA以DNA酶(DNaseⅠ)完全酶解后,浸泡处理灿型中优早2号糙米,研究了外源DNA酶解成分在水稻浸胚法导入中的诱变作用。处理当代即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表明浸胚法外源DNA导入过程中确存在着完全降解成分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狼尾草五个不同属的材料为外源DNA供体,经减压渗透转导受体紫稻,从获得的变异材料中各选一份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共用20个随机引物,其中6个引物扩增出了有差异的多态性DNA片段,1个引物可以区分受体材料与变异材料及变异材料间的差异。在以材料两两间的相似率进行的聚类分析中,发现聚类结果与材料变异性状一致,变异材料与受体材料间相似率高达90.7%,认为变  相似文献   

5.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高粱等作物DNA的制备、外源DNA导入技术(花粉管通道技术、浸泡法)、后代性状的变异及变异的筛选、新品系示范栽培等。研究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在作物品种改良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作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的制备,DNA浓度、纯度及活性的鉴定,外源总体DNA导入的方法及后代鉴定等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该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用载体介导法和直接导入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一种适合花生遗传改良的外源DNA导入技术AppliedStudiesoftheTechniqueforIntroducingExogenousDNAonPeanutHereditaryImprovement花生是一个子房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要想把外源...  相似文献   

9.
以5种外源DNA作供体,首次用浸穗法直接导入水稻,设置3种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第1代和第2代.结果表明:浸穗法向水稻导入外源DNA能引起广泛的性状变异,变异率达1.81%;外源DNA供体与受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影响变异率的高低;所试验的3种处理时间对变异率的影响不太明显.文中设计了水稻浸穗法导入DNA的操作技术,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玉米DNA导入大麦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大麦湘皮1号,获得矮秆、大穗、高结实率的株行材料。改良浸胚法能大幅度地提高外源DNA直接导入的引变频率(由5.93%提高到70.80%),认为外源DNA导入具有双重作用的提法有合理性,生物诱变包含返祖和突变两个方面。同时推断改良浸胚法的本质是外源DNA渗入“受体”的“累加”效应,基因转移和突变共同构成分子育种空前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不敏感切花菊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是短日性植物,多数为秋菊,这给切花菊的周年生产带来很多困难.选育光周期不敏感、在自然条件下可周年生产的切花菊新品种,是国家863计划中切花菊育种的攻坚目标,也是切花菊生产大国日本的主攻目标之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从1994年开始,应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总DNA转导和杂交育种等方法,经过前后10余年的探索试验,选育出光周期不敏感的绿化菊(地被菊)和切花菊创新种质资源,为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外源植物DNA处理水稻离体胚,并获取胚的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植物DNA预处理的稻胚所获取的自由株与一般未处理稻胚所获取的再生株相比,可以扩大水稻亲本株某些性状(株高、穗粒数、育性等)的变异幅度,甚至出现个别性状发生特殊变异的个体。采用外源DNA预处理外植体与再生植株技术结合,这一途径可以扩大水稻等作物常规育种的变异幅度,增加育种上的变异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技术的方式、应用实例及导入植株后的可行性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4.
Left unrepaired, the myriad types of damage that can occur in genomic DNA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faithful transmission of the correct complement of genetic material. Defects in DNA damage signaling and repair result in genomic instability, a hallmark of cancer, and often cause lethality, under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processes in the cell and whole organism.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huge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triggered by DNA damage radically alter cell behavior. In contrast, it is still unclear how primary DNA damage is detected and how this interfaces with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NA repair proteins.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年来植物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我国农业分子育种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植物外源DNA导入技术所使用的方法、应用研究的领域和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分子育种上的应用从分子水平上对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荧光原位PCR对经体外介导外源基因转移方法处理的家畜精子进行检测。结果证实,牛,山羊和绵羊的精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携带所转移的外源基因,其平均转移效率分别为:绵羊27.12%,牛31.16%,山羊30.57%,同时发现外源基因已进入精子细胞内并位于核及其外围区域。  相似文献   

17.
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引起植物体内激素代谢的变化,生长素信号的影响和对赤霉素合成的影响,植物激素和抗病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适宜的外源激素对病毒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玉米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中的转化方式、导入后代的变异以及变异机理;介绍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总DNA和目的基因导入到玉米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