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作物分子育种就是利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或资源创新,其最大特点是所获产品不需要安全性鉴定,因此该领域备受瞩目。日前,随着省科委“九五”攻关重大项目“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通过专家鉴定,随着省农科院育成的我国首例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技术研究成功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的推广应用,我省农作物分子育种取得可喜进展,专家认为此项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西瓜分子育种与瓠瓜枯萎病抗性在西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特点,以及研究进展,详细地概述了瓠瓜枯萎病抗性导入西瓜的分子育种方法,导入后代性状的变异与抗枯萎病材料和抗性组合的选育结果,以及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外源DNA导入技术与分子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源DNA导入植物是植物分子育种的一条较为简易的技术途径,它是通过DNA片段的杂交达到改变植物遗传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导入技术打破了植物科、属、种的界限,甚至能对动植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置换,变异类型广,是一种建立在DNA分子操作基础上的新的育种途径。小麦是较早进行分子育种的作物之一,本文对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发展、导入后代的变异、导入后的变异机理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控制植物遗传性状的理想可获实现。控制性状遗传主要是发展分子育种,而分子育种的首要技术是基因转移。我国设计的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即花粉管通道技术,近五年来在我国已有16个省市25个实验室,集中了稻、麦、棉、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可喜成绩,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达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入了应用阶段。本文还指出我国分子育种将进入常规育种轨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综合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历程、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提出了21世纪初始10 a研究重点应放在水稻分子连锁遗传图谱构建、水稻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种子纯度及外源DNA导入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分子验证。并对导入后代性状变异与受体、供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育种的主要目标主要集中在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能力和适应性等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有性杂交的方法培育新品种,为突破资源的缺乏和生殖隔离的常规,近年来,人们提出改革育种技术的新设想——从分子水平改良作物。主要介绍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亚麻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亚麻分子育种理论和研究概况;针对中国亚麻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抗除草剂、抗真菌病害、抗环境胁迫、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讨论和展望了分子技术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指出知识产权、国家对亚麻的科研投入及其它阻碍了中国亚麻分子育种工作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亚麻育种工作者及相关产业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者创立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以来,在多种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得到应用。广泛的研究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与其他转基因方法相比,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转化频率高,操作简便经济,大量快捷,性状稳定快和导入材料多样性等优点。同时重点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该方法将多种植物外源DNA导入水稻,获得了包括植株形态,产量性状,抗病虫性,稻米品质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水稻分子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又称花粉管通道法,是中国学者自主创新发明的分子育种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操作简便经济、转化频率高、材料多样性等优点,目前在多种农作物育种中得到应用。介绍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方法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胡文明  徐翠莲  王岳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73-11774
探讨了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分子机理,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后代变异特点及目标性状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花生DNA导入栽培大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将花生DNA导入栽培大豆受体中,并引起了受体的叶片大小、花色、茸毛色、结荚习性、粒形、种皮色、脐色、株高、成熟期、主茎节数和产量性状的广泛变异。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鉴定结果表明,在D_2变异株中存在着供体的谱带。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外源植物DNA处理水稻离体胚,并获取胚的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植物DNA预处理的稻胚所获取的自由株与一般未处理稻胚所获取的再生株相比,可以扩大水稻亲本株某些性状(株高、穗粒数、育性等)的变异幅度,甚至出现个别性状发生特殊变异的个体。采用外源DNA预处理外植体与再生植株技术结合,这一途径可以扩大水稻等作物常规育种的变异幅度,增加育种上的变异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严重危胁烤烟大田生产的赤星病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Nc89为受体,Cv87为供体,采用浸苗法将供体总DNA导入受体,通过表型、抗病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检测,筛选抗病变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总DNA直接导入可有效转移株高、株型、叶色、叶面积大小、生育期及抗病性等性状,并获得了较高转化率(7.10%)。  相似文献   

17.
外源DNA导入水稻引起性状与分子变异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浸渍法以萌动种子胚为受体导入籼稻不育系D汕A的总DNA ,引起了常规稻蜀丰 1 0 8的叶色、生育期和穗部性状的变异。同工酶及RFLP分析表明 ,外源DNA的导入引起了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ISSR 分子标记技术以 其高效、快速、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介绍了ISSR 分子标记在构建植物DNA 指纹图谱上的应用,综 述了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 展,探讨了ISSR 分子标记在茶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应用ISSR 技术开展构建茶树DNA 指纹图谱等 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药用植物(唇形科)的DNA通过常规育种的方法转入香料烟(茄科)中,获得了新型的烟草后代。对其后代株系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分析。结果表明:在后代株系的酶谱中检测到供体所具有的酶带和受体的酶带,从而证实了药用植物DNA进入到受体(香料烟)中。并被受体细胞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20.
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花生为DNA供体,以大豆为DNA受体。在大豆白花授粉后,采用液滴法和注射法导入花生DNA。在受体大豆植株后代中获得了大豆多种变异类型.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的导入技术,并提出液滴法和注射法的具体操作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