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一、引言稻穗分化形成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之一。准确鉴定穗分化过程,对正确掌握肥水管理,调节杂交制种的花期相遇,以及确定适宜喷药时间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寻求简捷、准确的穗分化过程的鉴定方法,一直是引人注意的问题。许多学者曾进行过稻穗分化及鉴定方法的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较为广泛应用的有两种不同的形态鉴定方法。松岛省三首先系统地研究了16片叶左右的粳稻品种穗分化的全  相似文献   

2.
6-苄基腺嘌呤对水稻颖花分化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 处理的水稻穗部O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对枝梗和颖花分化产生促进作用,为形成大穗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所配24个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及其F1单穗颖花形成数与枝梗和颖花分化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一次枝梗分化对大穗分化与形成尤为重要;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形成受恢复系影响大,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及其F1均具有大穗潜力,其中恢复系单株产鼍与其恢复系GCA相关系数为0.913 1.并从稻穗发育角度讨论了杂交水稻恢复系及F1的育种与栽培问题.  相似文献   

4.
穗肥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穗肥在不同时期施用其效果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水稻穗肥的施用时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穗肥的适宜施用期是穗分化开始后的两周之内.  相似文献   

5.
试验目的稻穗分化过程既包括前期的形态学内容(自苞分化至雌雄蕊形成),又包括后期的细胞学内容(自孢原母细胞形成至配偶子成熟).追溯历史,野口弥吉(1929)发现抽穗前一月左右幼穗开始分化,秋元真次郎(1939)认为叶龄和幼穗长度与发育进度有关,酒井  相似文献   

6.
<正> 冬小麦穗分化的形成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之一,较准确地鉴定麦穗分化进程,对正确掌握麦田的肥水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简捷准确的小麦穗分化进程的鉴定方法,已成为引人注意的问题.目前,在水稻上有二种鉴定穗分化的方法,一种是日人松岛省三在1957年提出、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叶龄指数法(叶龄指数=?×100%)另一种是我国丁颖教授1959年提出、近年由凌启  相似文献   

7.
[目的]水分管理影响着水稻的颖花分化与产量形成,旨在研究不同水分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晚籼稻稻穗枝梗和颖花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籼稻泰优871和非优质籼稻荣优华占(对照)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灌溉(CK)、持续淹水灌溉(CFI)和间歇灌溉(AWD)3种灌溉方式,测定水分灌溉、颖花发育、产量形成等指标.[结果]与CK相比,AWD显著增加供试品种水分利用效率,CFI则显著降低;CFI和AWD处理均提高了供试品种产量,但CFI与AWD差异不显著,品种间趋势一致,CFI增产趋势与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提高有关,而AWD增产则是来自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协同提高.从稻穗枝梗和颖花发育特性来看,相比CK、AWD,CFI有利于提高稻穗颖花分化数,主要是因为枝梗与颖花分化较高,且退化较低,其中泰优871品种一次颖花分化差异显著;AWD相比CK尽管总颖花分化数差异不显著,但可显著减少颖花退化.不同灌溉方式对供试品种二次枝梗及颖花分化影响要大于一次枝梗及颖花,CFI相对增加两品种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且主要体现在稻穗中上部枝梗.[结论]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间歇灌溉与持续淹水灌溉可增加水稻产量,但为增加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形成大穗,促进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应注意水稻幼穗分化期采用浅层淹水灌溉.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籼型双季杂交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籼型杂交组合淦鑫688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用氮总量及不同用氮模式对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与形成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195 kg/hm2氮素用量有利于提高单穗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颖花分化数;减少一次枝梗退化数、二次枝梗退化数和颖花退化数;降低一次枝梗退化率、二次枝梗退化率和颖花退化率;提高一次枝梗形成数、二次枝梗形成数、一次枝梗颖花直接形成数和二次枝梗颖花形成数,最终提高单穗颖花总形成数。(2)相同施氮量下,提高幼穗分化期氮肥使用比例,可起到优化稻穗发育的效果,而分蘖期和叶龄余数2~1时施氮量对稻穗发育影响小。(3)淦鑫688稻穗良性发育适宜的用氮模式为:基肥(82.5 kg/hm2):分蘖肥(54.0 kg/hm2):幼穗分化肥(58.5 kg/hm2):保花肥(0 kg/hm2)。(4)还讨论了稻穗枝梗、颖花分化、退化与形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增加单穗颖花形成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稻穗是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的最终表现,稻穗米粒粒型和谷粒饱满度对水稻遗传育种及功能基因解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稻穗米粒粒型测量需要经过脱粒、脱壳步骤,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可能有损伤、可靠性差,而谷粒饱满度测量主要通过水沉法或风选法,无法实现定量测量。为了实现在不脱粒、不脱壳情况下无损观测稻穗内部米粒,提出一种测量稻穗米粒粒型和谷粒饱满度的新方法。采用X-ray透射成像方式获取稻穗射线吸收图,然后采用自动阈值分割、分水岭、图像标记等算法得到单颗米粒标记图像;再采用椭圆检测、边缘提取计算得到米粒的粒长、粒宽、粒面积。对100株稻穗图像做测试,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平均测量误差MAPE分别为2.14%、3.45%。同时采用K-means和高斯混合模型聚类(GMM)算法识别出米粒对应的谷粒区域,基于二者面积的比值得到稻穗谷粒饱满度的定量测量结果,基于该结果可以准确识别稻穗中的实粒和瘪粒,为稻穗复杂性状测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穗肥施氮量对两优培九枝梗及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大田条件下研究水稻穗肥不同施氮量(0,45,90,135,180kg/hm^2)对颖花和枝梗分化和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穗分化期氮肥增多,结实率呈下降趋势,而每穗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氮素促进水稻穗部二次枝梗的分化数量,也导致二次枝梗退化增多,每穗的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退化数与穗肥施氮量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52和0.8770。二次枝梗的退化主要发生在穗基部一次枝梗上,增施氮后增加了穗顶部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退化率;穗肥增施氮素会导致颖花退化数增加。穗分化期不施氮肥处理,其退化的颖花主要发生在稻穗基部的二次颖花,一次颖花退化较少,增施氮素后导致穗顶部一次颖花的退化增多。  相似文献   

11.
大麦幼穗分化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迅速、简便、准确地鉴定幼穗分化进程,对正确实施肥水促控等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大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关作物幼穗分化的诊断标准,研究的学者甚多。水稻和小麦幼穗分化进程鉴定标准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多以叶龄为诊断指标。大麦幼穗分化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导。作者从1979一1982年在扬州对6个不同类型大麦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以期找出迅速、简便、准确的诊断指标。试验观察方法供试品种选用不同发育特性的大麦属(Horde"粥L.)品种,二棱大麦早熟3号,六棱大麦  相似文献   

12.
籼粳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形成的播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穗粒数形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偏粳型中熟中粳甬优8号、偏籼型迟熟中粳甬优15号、中熟晚籼钱优2号和常规品种迟熟中粳浙粳88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特性及其与籼粳性成分的关系。【结果】籼粳杂交稻甬优8号及甬优15号每穗总颖花分化数均显著高于籼稻钱优2号和粳稻浙粳88;甬优品种的一次枝梗及颖花分化数显著高于籼、粳稻,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以偏籼型品种甬优15号和钱优2号较高,而甬优8号二次颖花分化数与钱优2号的基本持平。随播期推迟,每穗总颖花分化数显著降低,尤为二次颖花分化数,而一次颖花分化数以适期播种最高。甬优8号和钱优2号总颖花分化数以早播显著高于适期播种和迟期播种,甬优15号则以适期播种最高,适期播种能显著提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15号的一次颖花现存数,主要体现在稻穗中上部与穗基部、顶部,这与其较高的一次枝梗分化能力有关。不同播期间,各类型品种稻穗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分化数从穗基部到穗顶部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二次颖花分化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甬优8号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的早播优势主要体现在穗中上部位,钱优2号早播的优势为稻穗中下部,甬优15号适期播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穗顶部,而浙粳88迟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稻穗基部。相关分析表明,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总颖花分化数及一次、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均呈极显著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2、0.9416、0.9004、0.8718和0.7988。【结论】与籼、粳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较多的枝梗数和颖花数。推迟播期,降低每穗颖花分化数和二次枝梗分化数;早播有利于中熟品种颖花和二次枝梗的形成,而适期播种对迟熟品种的效应较好。不同播期下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生化制剂应用对水稻抗高温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兴化市水稻穗分化期生化制剂缓解高温热害的最佳时期及对水稻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在水稻穗分化期不同阶段应用生化制剂以缓解高温热害,结果表明:8月25日为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缓解水稻高温热害的最佳时期,8月30日为喷施吨田宝处理缓解水稻高温热害的最佳时期。应用生化制剂对水稻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且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略好于喷施吨田宝处理,均好于清水对照处理,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实现稻穗的可视化。【方法】通过对稻穗形态建成过程中关键特征的观测分析,利用三维几何建模技术,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包括穗曲线、穗轴、次枝梗和小穗几何模型;用Bezier曲线来拟合穗曲线,将二维空间的穗曲线映射到三维空间,构建穗轴几何模型;用一段穗轴及圆柱体模拟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并分别用椭球体及圆柱体模拟小穗的谷粒及小枝梗,最后基于稻穗的拓扑结构,构建稻穗几何模型。模型参数主要有穗长、穗倾角、一次枝梗长、一次枝梗数目、二次枝梗长、二次枝梗数目、谷粒大小等。【结果】在稻穗几何模型基础上,基于OpenGL图形平台,实现了稻穗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 较好地描述了稻穗形态建成过程。【结论】稻穗的可视化为建立可视化水稻生长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其它作物的可视化表达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了解江西省吉安县早稻孕穗分化不同时期施用穗肥的产量表现,掌握早稻穗肥施用时期,指导早稻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水稻穗颈瘟严重度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时获取作物病害程度信息,研究了水稻穗颈瘟的多图像分割方法,并利用分割结果来估测穗颈瘟的发病程度.由于图像中背景复杂,从获取的多光谱图像中提取IR、R、G分量,难以将水稻穗颈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采用IR-G和2IR-R-G分割方法将水稻穗预从图像中分离出来,31幅图像中水稻穗颈灰度值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由此建立了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多光谱图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水稻水稻穗颈瘟的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检测.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近年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简称RSRD)对黑龙江省水稻产区的产量与质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研究旨在对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致病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菌株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水稻穗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黑龙江省病害发生区采集病穗样本,分离获得病原菌纯培养,利用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做形态鉴定,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进行分子鉴定,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再采用水解圈法测定3种外分泌酶的产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Alternaria spp.,占总病原数量的83.43%;根据菌落及分生孢子形态把Alternaria spp.分成8种类型,ITS分子鉴定结果可将Alternaria spp.分为3类,分别为细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Ⅰ类菌),占Alternaria spp.总数的48.65%;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Ⅱ类菌),占48.6...  相似文献   

18.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多胺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及农垦58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多胺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农垦58S在长光照下每穗的多胺含量随稳发育而渐增,而短光照诱导下每穗多胺含量则随穗发育成倍增加,尤其是在二级枝梗期到雌雄蕊分化期亚精胺剧增;(2)稻穗中多胺与花药发育有密切关系。农至58S需在短光照下完成多胺变化而花粉发育,在长光照下多胺含量下降而花粉败育;农垦58稻穗中多胺变化与花粉发育对光周期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离体稻叶和稻穗接种鉴定水稻品种抗瘟性的方法.离体稻叶接种,采用水稻田、五叶期顶端第一片完全展开叶,用100×10-6-200×10-6苯骈味唑溶液作保绿剂,以20×10-6-30×104个/mL的稻瘟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离体稻穗接种,剪取稻穗,保留穗颈下一茎节和剑叶,插在培养液中,在室内用浓度为10×10-6-20×104个/m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结果表明,不管是叶瘟还是穗瘟,离体接种与非离体接种的鉴定效果基本一致.因此,离体接种方法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抗瘟性鉴定.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穗可视化模拟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水稻稻穗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提出了基于稻穗形态特征参数的三维形态数学模型及其实现方法。水稻稻穗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穗轴造型、枝梗造型及小穗造型3个阶段,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感,可控性强,能满足虚拟水稻数字化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