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四平郊区蝗虫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四平郊区直翅目(OnhopteIa)蝗总科(Acridoidea)中蝗虫群落的组成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四平郊区蝗总科昆虫共有6科、22属、27种;时间动态变化表明:蝗虫6月末始见,8月中旬蝗虫的发生达到高峰,为6科、19属、22种,10月中旬之后成虫全部消亡。根据蝗虫发生数量确定绿牧草蝗[O.viri-dulus(Linnaeus)]、中华蚱蜢(A.cinerea Thnunberg)、黄胫小车蝗(0.infernalis Sauss)、条纹异爪蝗(Eu.vittatus Zheng)、素色异爪蝗[Eu.unicolor(Ikonn.)]、异翅负蝗(A.heteroptera B.-Bienko)和长翅素木蝗[S.shirakii(I.Bol.)]为本地区优势蝗种;分析了优势蝗种发生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拟棒角蝗Gomphocerippus rufus(Linnaeus)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方法]采用野外活体处理,染色体常规制片法制片;利用BSG法进行C带显带处理,显微摄影后,测量染色体和C带带纹的相对长度,计算每条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含量。[结果]红拟棒角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21,染色体臂数NF=27。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染色体组式为4L+4M+2S+X。L1、L2、L3属于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的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仅具有着丝粒C带带纹,无其他带型。异染色质在整个染色体组中的总含量为19.71%。[结论]为槌角蝗科昆虫的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研究提供染色体及其显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斑腿蝗科(Catantopidae)2种短翅型蝗虫云南云秃蝗[Yunnanacris yunnaneus(Ramme)]和云南拟裸蝗(Conophymacris yunnanensis Cheng)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常规的液氮冰冻压片法和BSG显带法对2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云秃蝗染色体数目2n(♂)=21,染色体臂数为21,染色体组具有9对端着丝粒和1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云南拟裸蝗染色体数目2n(♂)=23,染色体臂数为23,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云秃蝗染色体有16条C带带纹,其中有11条着丝粒带,5条端带,染色体组异染色质总含量为22.26%;云南拟裸蝗有18条C带带纹,其中有12条着丝粒带,6条端带,染色体组异染色质总含量为23.00%。2种蝗虫除了具有相同的XO型性别决定机制外,在其他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昆明拟凹背蝗和绿胫舟形蝗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3,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XO型,性染色体X属于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位居第一.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拟凹背蝗的染色体C带共28条,除着丝粒带之外,其余5条为端带,分别出现于L2,M5,M7,M8和S11.两种短翅蝗虫的减数分裂染色体交叉频率以1位点和2位点的交叉居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祁连山中段高山草原蝗虫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关联性。【方法】于2011-05-09,在甘肃省肃南县皇城镇周边草场中设置12块样地,在样地内采用方框取样器和样方框(1 000mm×1 000mm)对蝗虫群落和植物群落进行系统随机抽样调查,利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法对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群落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排序。【结果】①捕获蝗虫成虫3 148头,隶属6科,10属,共12种;小翅雏蝗、狭翅雏蝗、永宁异爪蝗和宽须蚁蝗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捕获成虫总数的34.78%,18.43%,14.52%,11.76%;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短星翅蝗和白纹雏蝗为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成虫总数的5.72%,4.94%,4.15%,3.68%;宽翅曲背蝗、李氏大足蝗、青海痂蝗和裴氏短鼻蝗为稀有类群,分别占捕获成虫总数的0.63%,0.63%,0.54%,0.22%。②CCA分析结果表明,红翅皱膝蝗、宽翅曲背蝗、亚洲小车蝗以及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种群的发生特征与栖息地内植物群落均匀度和莎草科优势度密切相关(P0.01);PCA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白纹雏蝗、亚洲小车蝗、短星翅蝗种群特征与莎草科优势度和禾本科优势度关系的综合因子,小翅雏蝗、宽须蚁蝗和狭翅雏蝗种群特征与植被群落盖度关系的综合因子以及永宁异爪蝗种群特征与植被群落垂直结构关系的综合因子。③PCA排序结果显示,12块样地可归为5个类群,不同类群中蝗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性、平均密度指标的排序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类植物为食物广谱性蝗虫提供了充足食料,莎草科、菊科等非禾本科类植物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不仅在于食物资源供应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对蝗虫发育不同时期群落结构的影响;蝗虫自身的生活习性以及植物群落的水平、垂直结构共同影响着蝗虫对栖息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列出了1999—2008年间采集的天津常见的20种类蝗虫:1.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2.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3.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4.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5.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6.短角异斑腿蝗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7.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8.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9.花胫绿纹蝗Ailopus tamulus、10.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11.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12.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13.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14.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15.条纹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16.中华剑角蝗Acrida cimerea、17.线剑角蝗Acrida limeata、18.荒地剑角蝗Acrida oxycephala(Pallas,1771)、19.二色嘎蝗Gonista bicolor、20.日本蚱Tetrix japonicus Bolivar。列出了识别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比较了部分种类若虫之间的识别特征及部分种类的体色变化,为蝗虫类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辽宁雏蝗(Chorthippus liaoningensis Zheng)3个不同地理种群(长白山种群、敦化种群、漠河种群)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方法]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使用BSG法处理染色体C带显带。[结果]辽宁雏蝗3个不同地理种群具有相同性别决定机制XO型,相同染色体数目2n(♂)=17,NF=23。3个地理种群染色体组式相似,染色体核型相同都为"1C"核型。在C带带型方面,3个地理种群的C带带型都比较单一,都仅具有着丝粒带。在异染色质总含量方面三者存在着差异。[结论]基于3个地理种群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特点,说明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辽宁雏蝗为同一种,但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同种内不同地理种群染色体C带带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科尔沁丘陵草甸草原3种蝗虫对植物高度的选择,明确该区蝗虫群落层次利用特征。采用田间罩笼方法观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和素色异爪蝗(Euchorthippus unicolor)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高度选择情况,比较3种蝗虫以及同种不同性别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的差别,分析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与蝗虫体重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星翅蝗体重极显著高于素色异爪蝗(p0.01),极显著低于亚洲小车蝗(p0.01);亚洲小车蝗、短星翅蝗和素色异爪蝗在30cm以上植物高度选择比例分别为13.17%、27.41%和47.08%;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与体重在30cm以下各高度呈正相关,在30cm以上各高度呈负相关;短星翅蝗对植物高度选择比例在20cm以上各高度范围均与温度呈负相关,亚洲小车蝗对植物高度选择在0~10cm与温度呈负相关,素色异爪蝗在20cm以下均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温度以及蝗虫自身生物学特点影响其对植物高度选择,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反映了其对栖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记述采自黑龙江省蝗总科昆虫2新种,即黑翅异爪蝗Euchorthippus nigripennissp.nov.及北安拟绿洲蝗Chrysochroides bei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草莓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二倍体野生种草莓的核型,为探讨草莓的起源、进化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草莓属(Fragaria)植物4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vescaL.)、纤细草莓(F.gracilis A.Los.)、黄毛草莓(F.nilgerrensis Schidl)和五叶草莓(F.pentaphylla A.Los.)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纤细草莓的核型为2n=2x=14=10m+2sm+2m*,属1B类型;黄毛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五叶草莓为2n=2x=14=12m+2sm,属1A类型;森林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结论]草莓二倍体及品种核型对称性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供试草莓种的新缘进化顺序可能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倍体野生种草莓的核型,为探讨草莓的起源、进化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草莓属(Fragaria)植物4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vesca L.)、纤细草莓(F.gracilis A.Los.)、黄毛草莓(F.nilgerrensis Schidl)和五叶草莓(F.pentaphylla A.Los.)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纤细草莓的核型为2n=2x=14=10m+2sm+2m*,属1B类型;黄毛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五叶草莓为2n=2x=14=12m+2sm,属1A类型;森林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结论]草莓二倍体及品种核型对称性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供试草莓种的亲缘进化顺序可能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  相似文献   

13.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毛百合、有斑百合及其3个杂种后代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和3个杂种染色体均为2n=2x=24.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6m(2SAT)+4sm(2SAT)+14st,有斑百合核型公式为2n=2m+8sm+12st+2t,杂种F1-1核型公式为2n=4m+2am+18st,F1-2核型公式为2n=2m+8sm(2SAT)+14st,F1-3核型公式为2n=2m+8sm+14st.F1-1、F1-2和母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B型,而F1-3与父本的核型类型都是3A型.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及不对称系数等指标上,杂种大部分都趋于父母本的中间值.杂种染色体形态具有父母本双亲的特点,可以鉴定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薏苡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根尖为材料,通过压片法制片和核型分析,研究了中国薏苡属植物川谷和薏苡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川谷和薏苡具有统一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20=18m(2SAT)+2sm,但二者在某些染色体编排顺序、随体大小上有差异。根据这一结果,从染色体水平上讨论了川谷和薏苡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野红燕麦Avena,sterilis和小粒裸燕麦Avena.nuaidrevis,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野红燕麦是六倍体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2SAT)+2st,核型类别为2B;小粒裸燕麦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2SAT)+4st,核型类别为2A。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于我国东北的卷丹、毛百合、朝鲜百合、大花百合、大花卷丹、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东北百合和黄花渥丹6种3变种1变型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均为二倍体(2n=2x=24)。卷丹的核型为2n=3x=3m(3SAT)+3sm(3SAT)+21st+9t;毛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14st+4t;细叶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14st+6t;朝鲜百合的核型为2n=2x=6m(2SAT)+12st+6t;垂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6m(6SAT)+6st+12t;大花卷丹的核型为2n=2x=4m(2SAT)+8st+12t;有斑百合核型为2n=2x=4m+2sm+14st+4t;大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8st+10t;东北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2sm+12st(2SAT)+6t(2SAT);黄花渥丹的核型为2n=2x=4m(4SAT)+6st+14t(4SAT)。核型分类除毛百合属于3A型,其他都属于3B型。其中有...  相似文献   

17.
荔枝与龙眼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的核型公式为2n=30=22m(2sat)+6sm+2st,龙眼的核型公式是2n=30=16m(2sat)+8sm+6st.荔枝的sat染色体位于第2对,而龙眼的sat染色体则位于第12对.核型的不对称性,龙眼大于荔枝.按Stebbins分类,荔枝为2A核型,龙眼是2B核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对内蒙古境内分布的5种葱属(Allium L.)根茎组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茎组植物的染色体以8为基数,属大型染色体,绝大多数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并常带随体。其中野韭(A.ramosum L.)的核型公式为2n=4x=32=30m(2SAT) 2sm,细叶葱(A.tenuissimum L.)为2n=4x=32=28m 2st 2sm,黄花葱(A.condensatum Turcz.)为2n=2x=16m,矮葱(A.anisopodum Ledeb.)为2n=2x=16m,山葱(A.senescens L.) 为2n=2x=16m,多数属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9.
8种野生百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我国的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毛百合(L. dauricum Ker-Gawl.)、朝鲜百合(L. amabile Palib.)、兰州百合(L.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 Salisb.)、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Hook .f. var. maximowiczii Bake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sb. var. buschianum (Lodd.) Baker)、细叶百合(L. pumilum DC.)、垂花百合(L. cernuum Komar.)8种(变种)野生百合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种均为二倍体(2n=2x=24).8种百合属植物的根尖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二倍体种均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非整倍性变异,有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22、25、26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为2%~10%;观察到三倍体卷丹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和整倍性变异,出现了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34、37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约为9%,而出现单倍体细胞(2n=x=12)的频率约为2%.三倍体卷丹中出现单倍体细胞为首次报道.在毛百合、兰州百合、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卷丹5种百合的体细胞中观察到B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