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树干注药对柳树害虫的持续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危害柳树的柳兰叶甲、柳蚜、华北大黑鳃金龟为试验对象,采用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3%啶虫脒乳油和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进行了树干注药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和4.5%吡虫啉注干液剂注干后对3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田间持效期可达110 d以上。以0.4 mL/cm树干胸径的注药量春季注射,对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发生时间危害柳树枝梢、叶部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啶虫脒乳油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有较好的防效,其田间持效期也可达110 d,但对柳兰叶甲、蚜虫防效差;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持效期为38 d,对在药效期间发生的柳兰叶甲、蚜虫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自流式树干注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的注药剂量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进行分析 ,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面积注药量呈对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P=1 .0 4 65 0 .3 952 lnx。施药剂量 0 .5ml/cm2~ 0 .7ml/cm2 为佳。  相似文献   

3.
树干注药对柳树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柳为材料研究4种注干药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畏.氧乐)树干注药后其叶片内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垂柳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敌畏.氧乐对SOD影响最明显,药后1 d活性上升了85.01%,6 d活性下降了35.99%,20 d上升了32.00%。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吡虫啉对PPO刺激作用最明显,药后10 d活性上升了21.87%;对POD抑制作用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下降了24.78%。敌畏.氧乐对PAL活性影响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上升了28.97%。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其中敌畏.氧乐的影响最显著,药后3 d含量增加了52.91%。树干注药30 d后各处理组SOD、POD、PPO和PAL活性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吡虫啉乳油原液、3%高效苯氧威原液、45%杀螟硫磷乳油原液3种药剂,采用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3%高效苯氧威1.0 mL.cm-1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楼观台森林公园油松松阿扁叶蜂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危害油松的阿扁叶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树干注药防治、叶面喷雾防治及烟雾防治等施药技术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松阿扁叶蜂幼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施药技术对油松阿扁叶蜂幼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以1.3mL/cm树干胸径的注药量,树干注药药后7 d防效为92.7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敌敌畏乳油(2:1)1 000倍液叶面喷雾时,药后5 d为防效93.69%.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敌敌畏乳油(2:1)与柴油按1:15,采用烟雾机喷烟施药后5 d防效为84.85%.采用树干注药法和叶面喷雾法对油松针叶保护效果较好,其中在松阿扁叶蜂卵期注药对油松针叶的保护效果最佳,其针叶损失率仅为9.06%.在森林公园中,针对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的油松林,可采用不同化学防治方法防治阿松扁叶蜂,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氯胺磷注干防治杨树桑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区杨树桑天牛的调查,试验区桑天牛的虫株率为26.25%,虫口密度为0.693 1头·株-1,该区桑天牛属于严重发生程度.氯胺磷5倍液和10倍液注干防治桑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7.5%和77.3%,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和72.7%,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和72.7%,防治效果显著,氯胺磷5倍液防治效果优于10倍液防治效果.幼虫死亡个体数以注药后6 d内达最大值,其中以注药后2 d内死亡个体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连续3年在临泽县黄斑星天牛危害区开展树干注药防治试验研究,筛选适合当地的防治方法、防治药剂、防治时间等。结果表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采用40%氧化乐果、保树灵、4.5%高效氯氰菊酯、2.8%阿维·高氯进行注药或树干插药剂瓶注药防治黄斑星天牛幼虫,用药量为1.0~1.5 m L/cm胸径时防治效果均较好,其中,40%氧化乐果和保树灵的防效明显高于其他2种药剂。  相似文献   

8.
李跃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66-4167
[目的]筛选防治星天牛的理想药剂。[方法]在星天牛成虫羽化初期用药,研究15%吡虫啉微胶囊剂、50%杀螟硫磷EC、80%敌敌畏EC对多年生三角枫、柳树等树木上星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15%吡虫啉微胶囊剂在树冠和主干均匀喷雾对星天牛成虫的防效好于50%杀螟硫磷EC、80%敌敌畏EC。施用15%吡虫啉微胶囊剂4 000、3 000倍液,药后1 d树冠下死亡的星天牛成虫数分别为2.50、4.75头,药后3 d分别为3.50、5.25头,药后30 d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9.3%、91.3%,药后60 d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效分别为91.3%、92.9%。[结论]15%吡虫啉微胶囊剂是防治星天牛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注孔法防治杨树天牛幼虫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内吸剂以注孔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筛选出可获得杀虫效果达90%以上的药剂、剂量和技术。为防治危害树干上部的蛀干害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种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6%磷化铝毒签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效果最好,处理20d后校正死亡率为98.5%;5%吡虫啉稀释20、50倍液打孔注射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4.5%;40%氧化乐果50、100、150倍液虫孔滴药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3.88%、77.55%;22.5%杀虫优50、75、10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40%、70%;22.5%杀虫优与5%吡虫啉混合液各25、5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60%;3%触破稀释50、100、150倍液喷干防治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7%、69.7%、63.3%.  相似文献   

11.
树干注射是一种高选择化学施药技术.具有施药准确、药液利用率高、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本文就树干注射后药剂传导的速度、注干对树体组织的损伤、药剂的选用、注药孔数和注药量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经测试树干注药后12小时可达树顶端,24h为高峰期,树顶含量达1340.82/g.通过林间实验和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壁稍有加厚,其它无异常现象,对树木本身也没有发现其他的伤害,证明本方法可以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树干注药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树干注药法的操作技术、方法及其使用的药剂种类和应用树干注药法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树干注药法的使用情况,提出树干注药法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梨树树干注射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树干注射技术作为正常果树的一种施肥方式 ,对比树干注射加土壤施肥、树干注射施肥和常规的土壤施肥加叶面喷肥 3种施肥处理的效果 ,结果表明 ,含有树干注射施肥的 2个处理单叶面积分别增加了 8.6 3和 6 .11cm2 ,比叶重增加了 2 .90和 0 .4 0 mg/ cm2 ,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也显著增加 ,其中总叶绿素增加 4 7.76 %和4 2 .13% ;含树干注射施肥的 2个处理使叶内营养元素含量较均衡 ,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 36 .30 %和2 1.2 8% ,单果重提高了 17.8%和 6 .5 % ,单株产量增加了 31.77%和 18.2 6 % ,增加了座果率和成花率 ,并提高了花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注干施药技术防治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剂注干技术,研究了各种常规防治药剂、溶剂、新制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以及植物生长势、注干部位、注干孔深对注干剂吸收的影响。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乐果液剂的效果最高达90%,其次为20%吡虫啉浓可溶剂和10%啶虫脒乳油;树木对注干剂配伍溶剂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大叶榄仁对乙醇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和甲醇.环已酮(1∶1),甲醇.环已酮(1∶1)对大叶榄仁易产生药害;在3种新制剂中,20%乐果液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最好。树径越大,对药剂的吸收越快,5 cm孔深对药剂吸收最快,1.0 m处位置药液的吸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树干注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树干注药的器械和方法、使用的药物种类、药剂在树体内的传导、药剂在植物组织内的代谢和残留等方面,对树干注药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树干注药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行树干注射印楝素对柑橘叶片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厘米胸径注射高浓度印楝素(0.025 ~0.100g)对柑橘叶片有伤害,表现为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且其伤害程度随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注射浓度高于每厘米胸径0.050 g时会显著降低柑橘可溶性糖、蔗糖和Vc的含量,而低于每厘米胸径0.025 g时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直接注射和挂瓶渗透两种方式,在海南红光农场进行了多种强度的橡胶树木质部乙烯利刺激割胶试验。结果表明:用直接注射的方式,在43龄和20龄PR107橡胶树上,要获得相同的产量,乙烯利的剂量分别是常规割线涂抹方法的1.6和0.7倍;用挂瓶渗透的方式,在20年树龄PR107橡胶树上,根据营养液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乙烯利的需要量不同;挂瓶渗透刺激割胶的重要特点是每刀的产量较均匀;两种方式都表现为随着乙烯利用量的加大,短期内胶水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树干注射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乙烯利刺激试验,结合不同割面位置的乙烯利刺激增产效应进行研究后初步得出:树干注射0.05%的乙烯利2 mL以上即可获得和常规割面涂药法相当的产胶量,注射乙烯利浓度在1%以上其产胶量即可超过常规涂药法,且注药孔与割面的距离在50 cm以内能获得更高的干胶产量。而采用3%的乙烯利注射2 mL的方式可以获得比常规涂药法更高的产胶量,与不使用乙烯利刺激的胶树相比,其净增产率达到123%,是较为适宜的橡胶树树干注射乙烯利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戊唑醇在花椒体内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戊唑醇树干注药后在花椒树叶片和树干韧皮部组织中的分布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后戊唑醇在花椒树体内具有较好的传导、分布性能.戊唑醇在叶片和树干韧皮部组织中残留量存在一定差异,在叶片组织中的含量高于韧皮部组织.注药后1d戊唑醇在花椒叶中含量为0.268 mg/kg,注药后20 d在花椒叶中的含量达到最高值1.897mg/kg,之后呈下降趋势.注药后30 d时,戊唑醇在树干韧皮部组织中含量达到最大值0.682 mg/kg.树干注药后戊唑醇在花椒树体内残留期较长,注药后60 d时,药剂在花椒叶片、树干韧皮部中的含量分别为0.576 mg/kg和0.284 mg/kg.  相似文献   

20.
氧化乐果在不同树种体内的输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氧化乐果在不同树种体内的输导部位、输导速度、输导量的差异以及影响其输导的诸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在树体内的输导是随着树液在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中进行的,不同的树种输导部位有差异:在梧桐和槐树中,药液的输导仅局限于最外层年轮,输导面积小;在杨树、七叶树、油松和侧柏中,药液的输导是在整个木质部中进行的,输导面积大。同时,药剂在不同树种中的输导量、输导速度是不同的:输导速度大小为国槐>青桐>杨树>七叶树>油松>侧柏;榆导量大小为杨树>七叶树>国槐>青桐>油松>侧柏。另外,药液的输导速度还与温湿度、蒸腾作用、药剂的酸碱性及树木的解剖结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