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国  黄承钧  陶陶  闻治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14-14615
[目的]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蝴蝶兰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组织培养。[结果]结果表明,MS+2.0mg/L6-BA+1.0ng/LNAA+200ml/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迭缸.37%;MS+1.0mg/LNAA+2.0mg/L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9.62;1/2MS是蝴蝶兰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达94.42%,且根生长最快最整齐。[结论]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蝴蝶兰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2.
华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9-12060,12064
采用1/2MS培养基,以蝴蝶兰果荚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的研究.对蝴蝶兰快速繁殖各阶段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果荚,培养基的最适pH为5.8;各阶段最佳培养基浓度,诱导原球为1/2MS+ 2.0 mg/L 6-BA+ 0.5 mg/L NAA,原球茎增殖为1/2MS+3.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原球茎分化为1/2MS+ 1.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生根为1/2MS+ 0.6mg/L IBA.此外,培养基中还需加入10%的香蕉泥上清液、蔗糖2%、琼脂0.8%、活性炭2.0 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杂交兰(Cymbidium hybridum×faberi)组培快繁技术,为杂交兰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杂交兰茎尖和腋芽为外植体,调查不同激素与活性炭(AC)组合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6-BA是影响原球茎诱导的主要因素,IBA是影响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因素.原球茎诱导和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AC 3.0 g/L+3%蔗糖;MS+6-BA 0.5 mg/L+IBA 0.5 mg/L+AC 3.0 g/L+3%蔗糖最适于原球茎分化成苗;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AC 1.0 g/L+3%蔗糖+0.5%琼脂.[结论]在MS基本培养基中,低量的6-BA、IBA对杂交兰原球茎诱导、增殖与分化、生根和移栽成活均有明显促进效应,原球茎不同生长阶段对AC的需求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蝴蝶兰的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茎尖、根尖为外植体,通过对蝴蝶兰组织培养的不同类型的基本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进行组合试验,筛选出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及其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花梗腋芽是蝴蝶兰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其理想培养基配方为:1/2MS+2mg/L6-BA+0.2mg/L NAA+0.3%Ac+20g/L蔗糖+8g/L琼脂,原球茎诱导率可达72.9%。  相似文献   

5.
以白掌品种白公主的茎尖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的茎尖诱导、侧芽增殖及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掌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以MS+BA 0.5 mg/L+NAA 0.3 mg/L,茎尖诱导率为66.7%;侧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1.5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为5.3;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NAA0.3 mg/L,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大花蕙兰原球茎的诱导和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花蕙兰茎尖和茎段的组织培养,建立了大花蕙兰原球茎的无菌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1.0 mg/L 6-BA+100 mg/mL VC;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2.5 mg/L 6-BA+100 mg/mLVC;原球茎诱导增殖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3.0 mg/L 6-BA+100 mg/mL VC;适宜原球茎增殖培养的外植体为原球茎。  相似文献   

7.
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用腋芽启动的幼嫩花梗,以MS+3.0mg/L6-BA培养出芽率最高,达90%以上;MS+5.0mg/L6-BA+0.5mg/LNAA诱导茎尖原球茎状体,诱导率最高,达100%;原球茎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6-BA+0.2mg/LNAA+1.5%o活性炭,增殖系数达2。3;添加6-BA和NAA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生根,平均根数达到3.2条;过渡培养能够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以非洲菊的花托、茎尖、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花托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池上真一培养基"+6-BA 2 mg/L+NAA 0.5 mg/L,适合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KT 10 mg/L+IAA 0.5 mg/L,适合花梗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AA 0.5 mg/L;适合非洲菊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KT 10 mg/L+IAA0.5 mg/L;适合非洲菊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03 mg/L。  相似文献   

9.
谭甜  季勤  张云峰  孙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67-9868
[目的]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方法]以茎尖和带有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大花蕙兰茎尖的原球茎诱导率高于侧芽,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0%芦荟汁;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50g/L香蕉泥+1.0%芦荟汁;“井”字形切割(底部不分开)是原球茎增殖较为理想的切割方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大花蕙兰大规模工厂化育苗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切花多头菊茎尖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进行茎尖离体培养,通过对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丛生芽和生根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0.1 mg/L NAA+2.0 mg/L 6-BA ,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0. l mg/L NAA ,组培幼苗在1/2 MS+0.5 mg/L NAA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种球进行诱导,提高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效率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减少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方法】挑选苗高3.0~7.0 cm、根茎直径0.3 cm以上的试管苗,接入添加不同用量蔗糖(2%~8%)、多效唑(1~8 mg/L)、矮壮素(2~16 mg/L)的培养基培养90 d后统计成球率,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MS培养基中,在相同多效唑和矮壮素用量条件下,随着蔗糖用量的增加,彩色马蹄莲成球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多效唑、矮壮素浓度的升高,成球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以添加4 mg/L多效唑、8 mg/L矮壮素的诱导效果最好,其中以多效唑4 mg/L与6%蔗糖的处理组合成球率最高,达100%,且平均直径与鲜重最高,形成的种球最大(3.2 cm)。多效唑与矮壮素对试管苗叶片、根的分化和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改良MS+NAA 0.1 mg/L+琼脂7 g/L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合适配比的蔗糖和PP333或多效唑,均可以成功诱导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在试管中结球,而多效唑对球茎的诱导形成作用明显优于矮壮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荸荠试管苗壮苗方法和结球茎条件。【方法】以广西荸荠品种桂蹄1号试管苗为材料,分别进行不同蔗糖、PP333、温度等因素对荸荠试管苗壮苗及小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当6-BA偏低时(1.0 mg/L),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30.0~120.0 g/L蔗糖,均可不同程度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效果最好;当蔗糖浓度过高时则抑制小球茎形成。当6-BA偏高时(2.5 mg/L),荸荠试管苗仅能诱导形成匍匐茎,而以添加80.0~100.0 g/L蔗糖的效果较好。在添加NAA和IBA条件下,不同蔗糖量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但添加30.0~60.0 g/L蔗糖时可在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球茎,其中以30.0 g/L蔗糖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含有NAA和IBA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PP333(0.3~1.0 mg/L)均能促进荸荠试管苗生根,并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而对诱导荸荠试管结球茎数量影响不明显。在15~20℃条件下培养荸荠试管苗,添加蔗糖的培养基均未能诱导形成试管小球茎,而采用培养前20 d温度28~30℃、培养后40 d温度15~26℃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类或较低浓度6-BA时,含较低蔗糖量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较多的小球茎;当6-BA浓度较高时,仅能诱导荸荠试管苗长出匍匐茎。【结论】在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粉3.5 g/L培养基中添加PP333 0.3~1.0 mg/L,均具有很好的壮苗效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适宜的6-BA或NAA和IBA或蔗糖(30.0 g/L)均能诱导荸荠试管苗形成小球茎。  相似文献   

13.
李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16%,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5.5%;樱桃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LP+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53%,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4.7%.  相似文献   

14.
以武隆猪腰枣为试材,以茎尖、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带芽茎段最好;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以1/2MS+1mg/L 6-BA+0.2mg/L NAA,接种的带芽茎段萌芽快,其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再生率达53.3%;最佳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1mg/L 6-BA+0.2mg/L IBA,增殖系数达3.77;不定芽在1/2MS+0.3mg/L IBA和1/2MS+0.3mg/L IBA+10g/L AC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0%~96.67%.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缩短枇杷繁育周期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枇杷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冠玉”枇杷的种子、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研究。[结果]种子萌发率高,可达100%。茎尖在培养基MS+6-BA1.2mg/L+NAA0.6mg/L+GA30.5mg/L上展叶最好。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萌芽最好,萌芽率达68.9%,其次为MS+6-BA1.2mg/L+NAA0.4mg/L+GA、0.5mg/L。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诱导不定芽最好,其次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2mg/L。初代无菌苗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上增殖最好。[结论]培养基成分的调配对外植体的萌发、增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香雪兰试管苗是获得脱毒种球的最佳途径之一。选取不带病毒的香雪兰茎尖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出试管苗,并进行试管苗成球研究。试验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活性炭的添加与否和2种培养温度进行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设3个重复,培养60d后,测定球茎诱导率和记录球茎质量。结果表明,香雪兰试管苗成球的数量和质量与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并受到培养基中其他成分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最佳培养条件是在MS培养基中添加NAA浓度为0.2mg/L、0.25%活性炭和6%蔗糖,光照条件为1 5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4h,在低温13℃处理30d后再在25℃条件下处理30d。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榆花楸的微型繁殖技术。[方法]以带侧芽的水榆花楸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水榆花楸侧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侧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2.0 mg/L+IBA 0.2 mg/L;丛生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KT 2.5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结论]该研究为水榆花楸苗木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唐菖蒲花茎愈伤植株再生途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外植体不同生长阶段、激素种类和浓度对2个唐菖蒲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ose Supreme 5叶期和Advanced Red 7叶期的花茎为外植体较好,2个品种直接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2 mg/L IBA 0.4 mg/L,愈伤诱导率分别达到80.50%和87.78%,愈伤全部再生不定芽,平均再生芽数分别为14.2和13.0,培养周期仅为45 d左右。在生根培养基MS IBA0.5 mg/L上生根率分别达86.67%和92.44%,单苗根数为16.1和22.1,根势好,结球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