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并详细论述了板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板栗栽种历史悠久,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在世界上首指一屈。然而,板栗的生产贮运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各种病虫害危害,大大降低板栗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分析板栗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并提出若干防治病虫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过程中,管理是关键,因此要促进板栗种植经济效益,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栽培技术。要提高板栗产量,必须要全面掌握其栽培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种植,保证板栗幼树的树形和通风条件良好,进行科学管理。该文以邢台市为例,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整地、选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几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苗木繁殖、地块选择、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板栗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板栗的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品种选择、苗木培育、建园密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雄贮藏、防止空苞、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石台县板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在栽培中要对板栗种子进行筛选,进行土地平整,注意播种时间和定植密度,并加强施肥、嫁接与修剪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对板栗后期的病虫害防治要重视,避免病虫害影响板栗的质量和产量,要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其他防治方法等,以期提高板栗的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板栗是指板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在没有污染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整个过程也都完全按照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板栗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能超标。所以,板栗的无公害生产对板栗生产环境的选择以及栽培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有机板栗是指板栗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都没有使用例如化肥、化学农药以及激素类药物等化学物质,板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依靠天然的自然物质,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同时对板栗生产地的土壤、水质以及空气的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公害板栗以及有机板栗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定。本文介绍了板栗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板栗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方板栗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化县板栗生产概况,分析造成板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改造技术,包括合理配置授粉树、改善栗园设施、培肥地力、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为促进板栗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07-207,224
本文从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幼树防寒等方面介绍了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遵化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高标准建园、精细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以期为板栗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邢台板栗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力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16-5717
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邢台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邢台板栗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品质与“京东板栗”相当,好于山东板栗。  相似文献   

12.
陕西平利县兴隆镇拥有灌木林0.33万hm2,且野生板栗资源丰富,但由于果实小,难以采摘,使之大量资源被浪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栗的市场需要量增大,销售价格上升。因此作为产业,把野生板栗进行改良,可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张袖丽  胡颖蕙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0-331,334
分析了安徽省板栗主栽品种“大红袍”和“粘底板”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板栗的化学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其次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以及较为丰富的P、K、Ca、Mg、Zn、Fe、B等营养元素。板栗的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均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标准。大红袍的品质适合作菜栗,而粘底板宜作炒栗  相似文献   

15.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8-17189,17195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不同生态区域板栗气候适应性评价及其适宜性种植区划,为板栗引种以及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等4大区域)105个板栗品种(含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坚果单粒质量、果形指数等表型性状和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内在品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选择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的12个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板栗品质形成最密切的气候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构建板栗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利用气候适应性指数(CAI)对板栗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  结果  (1)不同生态区域板栗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单粒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地区可溶性糖最高,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最大。(2)影响板栗坚果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其次为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单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生长季温差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温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负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3)根据CAI,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可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区。黄淮海北部区域CAI值达到0.90 ~ 0.96,为最适宜区;黄淮海东部、西北和西南区域CAI值为0.81 ~ 0.89,属较适宜区;而长江中下游区域CAI值最低,为0.71 ~ 0.77,属适宜区。  结论  生长季温差大、平均温度高、日照时数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板栗坚果甜、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板栗的营养价值、信阳气候特点、信阳板栗产业现状及板栗深加工产品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信阳地区板栗种植业良性发展,加快板栗深加工产品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9.
提出使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色差,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价板栗的果实褐变程度。并使用精密色差仪对7个品系的栗果煮熟前后的褐变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H7-1和D3-21的△L值变化较小,褐变程度较低;D7-65褐变程度最高。并将采用传统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的栗肉褐变程度与利用精密色差代测定的栗肉色差指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的△L值准确评价板栗的褐变程度,当果肉偏绿色时以△a值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施肥后土壤养分变化对板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这项研究利用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量、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周年变化分析,对板栗的一些生理状况从各方面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变化及植株生理状况的差异较大,既为今后板栗园土壤改良提供依据,也为合理处理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找寻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