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参谋》2012,(6):20-21
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猪舍的地上部分,包括猪舍的类型、屋顶、墙、窗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猪舍内部结构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二是发酵床的设计与建造;三是发酵床、猪舍各部设施以及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秸秆型发酵床猪舍和常规养殖猪舍养猪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比较2种饲养方式下的耗水量、日增重、饲料用量、用工量等,结果表明:发酵床养猪可提高劳动效率60%以上;常规养殖用水量是发酵床养殖的6.89倍,节水率为85.49%;发酵床组猪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常规养殖组,耗料增重比低于常规养殖组,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林莉莉  姜雪  冯聪  范亮  王际辉  张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30-19532
[目的]比较发酵床养猪与传统养猪对猪生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猪舍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结果]发酵床养猪猪舍与传统猪舍相比,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较少;发酵床养猪洁净卫生,为猪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结论]发酵床养猪技术提高了猪的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健康养猪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发酵床养猪工艺的要求建造猪舍,在猪舍发酵床铺设0.8 cm厚的有机垫料,在垫料和饲料中添加三种不同的微生物制剂,与传统养猪进行对比试验,试验仔猪初始重25kg左右,当同栏猪达90kg左右时试验结束.结果表明,采用发酵床养猪工艺较传统养猪可提高增重速度12.2%~14.5%,节约饲料消耗8.1%~10.8%;育肥猪养...  相似文献   

5.
零排放无污染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床饲养模式是山东省于2006年从日本引进的新型零排放无污染养猪模式。本试验在猪舍建筑设计、发酵床垫料的选择、发酵床制作和维护、猪的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排湿性能;发酵床垫料可根据本地的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菌种、发酵原料要充分混合均匀,堆积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发酵床垫料厚度一般为80cm左右,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发酵床的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6.
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平  张瑞涛 《农技服务》2011,28(10):1465+1517-1465,1517
发酵床养猪技术应重点抓好猪舍、发酵床建造形式,发酵床用垫料的准备、选择、制作,发酵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猪进入发酵床的饲养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设发酵床猪舍是本地区养猪建设的开发项目之一,利用发酵床养猪已实践多年。在大型猪场利用发酵床进行试验中,发现对刚断奶的保育猪的效果良好,其优点有如下:1减少仔猪腹泻等胃肠病的发生发酵床床体温度常年在20℃以上,保育猪刚从母猪床上下来因发酵床温暖,杜绝因着凉造成的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猪圈舍内由于大量益生菌繁殖一般不需消毒,可采取喷洒稀释菌液的办法处理。必须对猪舍消毒,可将猪赶出猪舍,用塑料布将发酵床封严后进行。  相似文献   

9.
发酵床猪舍对肉猪肥育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床猪舍是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生态环保猪舍。为了探究发酵床猪舍养猪的饲养效果,进行了发酵床猪舍对肉猪肥育性能及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水泥地饲养)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0 g和613 g、料肉比分别为2.46和2.61,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屠宰与肉质性状方面,试验组猪的眼肌面积、肉色和大理石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生猪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72头三元杂交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以发酵床模式饲养,一组采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喂养64 d后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试验过程中观察生猪的发病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生猪的发病率(P0.05),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同时,发酵床养殖模式还可改善猪舍环境,减少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养猪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评价不同养猪模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南京六合发酵床和传统水泥地面猪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试验测定。通过测定猪舍内空气中CH4、CO2、N2O浓度,根据二氧化碳平衡法原理,计算不同猪舍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发酵床舍内CH4、CO2、N2O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61.2%、78.6%、125.0%;其舍内CH4平均排放通量要低于传统猪舍,是其63.6%,而N2O和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10倍和1.4倍;考虑到传统猪场猪粪堆肥和化粪池后续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试验期间发酵床养猪模式每天每头猪排放的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总量较传统养猪模式多26.3%,CO2是发酵床养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N2O。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日常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 微生物发醇床养猪的饲养管理与传统养猪一样,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发生。进入发酵合前要做好生猪驱虫工作。进入发酵舍的猪只要大小均匀、健康。  相似文献   

13.
许家玉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14-315,318
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发酵床养猪相对于传统养猪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无为县一些养猪场应用过程中的猪舍的建造、垫料制作、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其推广的几个关键环节和经济效益情况,并由此得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无为县推广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法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建立并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木和发酵菌种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采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点:1.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养猪最核心的优点是粪便零排放,即不用人工除粪尿,不用水冲洗圈舍,冬季不用煤电取暖,是集环保、生态、健康、省工为一体,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饲养方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冬季菌体发酵的热量可解决猪场取暖的问题。发酵床在零下20℃时,猪舍内温度仍保持在10~15℃之间,这样的发酵床就等于给猪铺了电褥子。垫料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养猪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处理技术,实现养猪低排、无臭味、节约电水、缓解规模化养猪给环境带来的问题,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养猪方式。与传统饲养方式相比,发酵床养猪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猪舍环境和猪的福利,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其环保性和经济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贵州省应用效果,本研究随机调查本省6个应用生物发酵床养猪的猪场和6个应用非生物发酵床养猪的猪场猪舍环境卫生,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显示,夏季所有猪舍舍内温度高于舍外温度,生物发酵床猪舍内温度高于非生物发酵床猪舍温度,猪舍内氨气浓度与非发酵床养猪猪舍的氨气浓度差异不显著。而冬季生物发酵床猪舍内温度显著高于非生物发酵床猪舍舍内温度,所有猪场猪舍内温度显著高于舍外,猪舍内氨气浓度无显著差异,冬季猪舍内的氨气浓度均高于夏季。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贵州省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它主要是在特定的猪舍内,利用高效有益菌的发酵和占位原理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改善猪舍环境和增强抗病能力,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建造符合要求的猪舍、正确制作和管理垫料、加强猪只管理和进行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9.
日龄相同的杜梅二元杂交猪40头,初始体重为20.1±0.69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6头猪,分别在有运动场的水泥地面猪舍和发酵床猪舍中饲喂101 d,全程记录试验期间每天户外、水泥地面猪舍及发酵床猪舍内的气温。结果表明,50~70日龄阶段舍内气温,水泥地面舍29.4℃、发酵床猪舍27.5℃,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均好于水泥地面组;70~90日龄阶段,水泥地面舍与发酵床舍气温相同,发酵床组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水泥地面组,采食量低于水泥地面组;90~130日龄阶段,发酵床猪舍气温略高于水泥地面舍,采食量、料肉比和日增重无显著差异;130~150日龄阶段,舍外气温低于19℃,发酵床舍平均气温19.9℃,水泥地面舍18.6℃,发酵床组日增重、采食量比水泥地面组分别提高了6.4%和9.9%,料肉比均为3.32。说明发酵床养猪对猪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小气候环境改变是促进猪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但是,各地在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例如猪易引起中暑、寄生虫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发病后使用抗生素引起发酵床微生物群的活性降低,不能将猪粪尿及时转化。为了使发酵床养猪顺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