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麦生产中应用调优栽培信息化技术,是把传统农业与高新产业结合的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可以提高大麦单产,改善籽粒品质,增加大麦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麦芽生产企业收购成本,使收购更具有针对性.大麦调优栽培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萌芽大麦籽粒的胚乳细胞排列,规律性差,细胞壁被破坏得较完全,胚乳中的大粒淀粉个大且部分被破坏,淀粉粒间的不定形蛋白粒和小粒淀粉多数被水解,这种芽麦的变性好,用它为原料生产麦芽冰淇淋,其产品的物理、化学品质好,麦芽冰淇淋的表面较光滑,口感细腻,有效营养成分也较高,只有用这种优势芽麦籽粒才能生产质量高的麦芽冰淇淋。  相似文献   

3.
大麦β-葡聚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β-葡聚糖是大麦籽粒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大麦中β-葡聚糖含量在2%~9%之间.在制麦芽和酿造啤酒过程中,β-葡聚糖含量过高,不能完全降解,会使麦汁黏度增加,降低啤酒品质.大麦在饲用过程中,β-葡聚糖含量过高,会降低营养吸收率,是抗营养因子.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可提取加工保健品.大麦β-葡聚糖含量受品种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我国西藏青稞β-葡聚糖含量在各栽培大麦中最高.大麦成熟期间,高温和干旱条件能促进大麦β-葡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大麦极限糊精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麦极限糊精酶(LD,EC 3.2.1.41)是麦芽中淀粉水解的重要酶类之一,主要负责催化支链淀粉和极限糊精内部的α-1,6-D糖苷键;自上世纪40年代极限糊精酶被发现以来,酶的提纯和活性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自由态的酶活性先升后降,束缚态的酶出现较晚,其活性上升与自由态酶活性下降相衔接.成熟籽粒中酶活性很低,发芽过程中酶的总活性逐渐增强.近年来从一个噬菌体基因组的文库中分离得到了编码大麦极限糊精酶的基因,并发现在籽粒中存在着与极限糊精酶形成复合物的两类抑制因子,它们在制啤过程中有双重作用.本文对大麦极限糊精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因型差异、测定方法以及相关基因的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色法和标准曲线法准确测定了美国和中国的400份大麦品种籽粒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生物碱的含量不同,每100 g中国大麦籽粒生物碱含量(18.24±8.22)mg,高于美国大麦籽粒的(16.25±6.17)mg,多棱大麦籽粒生物碱含量(14.84±5.97)mg,低于二棱大麦籽粒(17.33±6.94)mg。  相似文献   

6.
两种株型大麦籽粒灌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竖叶型大麦品种驻啤3号和披叶型大麦品种豫啤1号为试验材料,从籽粒灌浆、蛋白组分和淀粉含量的积累动态变化分析了两种株型大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豫啤1号籽粒灌浆相对较快,在花后20~35 d灌浆速率较高,而驻啤3号籽粒灌浆过程较为平稳;两者之间蛋白组分和淀粉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豫啤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驻啤3号;驻啤3号单株穗重和粒重显著高于豫啤1号,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播期对大麦籽粒性状的影响,为大麦籽粒性状的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8年,选用19个大麦材料,分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大麦籽粒长度和宽度有显著影响,对籽粒厚度、长宽比和千粒质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籽粒长度和长宽比增加,籽粒宽度、厚度和千粒质量减小。参试材料中,籽粒长度有9个同质群,籽粒宽度有6个同质群,籽粒厚度有5个同质群,长宽比和千粒质量各有10个同质群。籽粒的长宽比与粒长,千粒质量与粒厚、粒宽之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493和0.361。千粒质量与粒长、长宽比与粒厚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11和-0.291,达显著水平。【结论】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籽粒容积变小,早播有利于大粒的产生;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麦材料籽粒性状之间的差异呈现出千粒质量>长宽比>粒长>粒厚>粒宽;大麦千粒质量的高低与粒长、粒宽和粒厚关系密切,表现为粒厚>粒宽>粒长。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 为了选择食用或饲用及酿酒用的大麦品种,乃进行比较试验以测定其产量及适应性。食用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期较早,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上,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酿酒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较早、发芽整齐、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下,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大麦芽根中制备高活性的核酸酶,以麦芽根及成品麦芽根中核酸酶活性为指标,确定了内蒙垦大麦和澳洲大麦的最佳发芽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麦芽根中核酸酶的提取条件对核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芽条件是25℃,发芽64 h时,内蒙垦和澳洲麦芽根中核酸梅的活性最高分别为316.7 U·m L-1,364.5 U·m L-1。麦芽根长度为大麦种子1~1.5倍时,澳洲和内蒙垦大麦酶活性最高分别为353.8 U·m L-1,321.0 U·m L-1。60目的麦芽根粉,在浸提温度50℃,p H 5.1,料液比为1∶12,成品麦芽根酶活性最高为543.6 U·m L-1。研究为麦芽根中核酸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近年育成的7个大麦新品种(系)为材料,分析籽粒和麦芽品质性状以及关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各项指标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浙皮19号的籽粒品质指标达到国标优级标准。7个品种(系)的α-氨基氮和糖化力均达到行业标准优级。相关性分析显示,浸出率与脆度呈显著正相关,α-氨基氮与库尔巴哈值呈显著正相关,黏度与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优质晚籼早熟组合“T优9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968”是利用优质不育系“T98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R968”配组而成的晚籼早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米质优、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早熟品种种植,在华南地区可作早稻栽插。  相似文献   

12.
“先农 10号”是用优质不育系“中 9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R2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品种。该组合 2003 ~200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026. 9kg/hm2;熟期、产量、抗性、米质均优于同类对照组合“汕优 46”,具有高产、稳产、株型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13.
观赏羽衣甘蓝新品种梦幻是以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05为母本,观赏羽衣甘蓝自交系438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好、抗病性强、耐寒性突出,观赏性状优良,显色早、抽薹晚,最佳观赏期长达130 d。  相似文献   

14.
以“协青早A”为母本 ,自育恢复系“C1 42 9”为父本进行配组 ,成功选育出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赣 2 6号”。 1 998、1 999年该组合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试 ,平均产量分别为 6 .87t/hm2 和 6 .94t/hm2 。在推广和应用中 ,“协优赣 2 6号”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适合江西中南部地区作二晚种植。提出了“协优赣 2 6号”的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赣油 1 7号”是以双低品系“83-64-1”(“马努 /甘油 5号”)为母本 ,“甘油 5号 /川油 8号”的选系“9A0 3”为父本 ,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耐病的甘蓝型中偏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江西省和长江中游区域试验结果均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2 .1 %以上 ;硫甙含量为 2 1 .4μmol/g(饼 ) ,芥酸含量为 0 .44 % ,含油量达 39.94% ;成熟期比对照早熟 1~ 2d,适于稻稻油三熟和油菜花生及油菜棉花两熟种植。该品种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博A”与自选的恢复系“75 2”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博优 75 2”。该组合具有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理想株叶型、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偏长。 1 999年 6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博优赣2 8”。探讨了“博优 75 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早籼“V502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V5 0 2 5”系用迟熟早籼良种“86-70”选系干种子 ,搭载返回式遥感科学卫星 ,经太空诱变作用后 ,选择早熟突变体 ,定向培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偏迟类型 ,具有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丰产稳产、米质较优、后期落色好、对稻瘟病等抗逆性强、需肥中等、适应性广、农艺性状全面优于地面对照亲本等优点 ,适宜在江西省推广种植。讨论了空间技术育种的优点、方法、程序和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8.
:“赣晚籼 2 9号”属中晚熟晚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 675 0~ 82 5 0kg/hm2 ,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品质优 ,中抗稻瘟病 ,高抗白叶枯病 ,适合在江西、浙江及湖南部分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赣早籼4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早籼 40号”属中早熟早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丰产稳产 ,品质较优 ,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适合江西、湖南等双季稻区作优质早稻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优质、高产、抗虫棉花新品种“南农优3号”在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