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杂交稻杂株的表现型及保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562份样品的海南纯度鉴定,从遗传学角度把杂株的表现型分为当代表现型、隔代表现型、多代表现型、变异表现型等四类,并提出了防杂保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不同化学打顶剂处理下棉株种子胚乳萌发生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新疆主要栽培陆地棉的棉株种子为目标产物,分析不同化学打顶剂处理对棉株种子胚乳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打顶剂氟节氨、化学打顶剂金棉科技、未打顶和人工打顶4种不同处理方法,采用蒽酮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蒽酮比色法和印三酮溶液显色法,研究棉株种子胚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的生理生化因素.[结果]化学打顶剂氟节胺处理种子胚乳可溶性糖总活性最高,为17;;化学打顶剂金棉科技处理棉株胚乳蛋白质含量最高,其蛋白质含量为1.06 mg/g;喷洒氟节氨化学打顶剂棉株上部种子胚乳含量最高,其淀粉含量为1.89;;人工打顶的棉株种子胚乳游离氨基酸的总活性最高,其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 333 ug/g.[结论]棉株种子在氟节胺和金棉科技化学打顶剂处理下,与未打顶和人工打顶方法处理棉株种子相比,种子胚乳理化物质积累较多,更有利于棉株种子萌发和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3.
早花生(全期地膜覆盖栽培)、杂交晚稻复种制,是我地区稻田上推广的一项新耕作制。我们1984年开始多点试验,1985年示范试种300亩,据崇仁、宜黄、南城三县验收结果,花生平均亩产达283公斤,晚季杂交水稻单产达402.5公斤。两季部增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今年将发展到5万亩。生产实践证明花生一杂交晚稻复种,对于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粮油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均有好处,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性状平均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人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间出现20d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稻空间诱变性状变异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 ,回收返地种植 ,考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 ,结果表明 :SP1代的大多数性状与地面对照种差异不明显 ;SP2 和SP3代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强烈的分离变异 ;SP4代的大部分性状已基本稳定 ;SP5 和SP6 代的绝大部分性状已经稳定。通过空间诱变 ,选育出了“赣早籼 47号”、“V5 1 2 1”、“卫紫香糯”和VR系列恢复系。讨论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周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航天育种国标优质红米"赣晚籼33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晚籼33号 ,系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江西省抚州市种子公司等单位共同合作 ,用“GER -3”干种子搭载航天卫星 ,经空间诱变选育而成的高档优质红米晚籼品种。2002年4月通过江西省级技术鉴定 ,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2003年3月 ,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一、产量表现两年江西省区域试验共16个试点 ,平均产量为5833.5kg/hm2,大田一般产量6000kg/hm2,高的超过6750kg/hm2。二、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2.4天 ,株高92.3cm ,株型适中 ,分蘖力强 ,有效穗355.2万 /hm2,穗长21.0cm ,每穗总粒数98.2粒 ,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根本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对遗传育种学上的重大贡献,而寻求改进杂种种子的生产方法,免去繁殖、制种的烦琐程序,特别是探索 “固定”水稻杂种优势,国内外遗传育种学界已广泛重视。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研究的历史、途径,实践与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发展动向作一评述,益浅谈作者的看法。 二、历史的回顾 1926年,美国学者占斯(J· W· Jones)首先揭示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引起了各国育种家的重视。三十至五十年代,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日本等国有过研究报道。1958年,日…  相似文献   
8.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与其繁殖植的SP4代性状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株间出现早熟20d以上、大穗大粒等有利突变体。SP3代单株与其所繁殖SP4代的早熟、丰产的6个性状平均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已筛选出4个比CK早熟ll~2ld、丰产的新品系,可作为恢复系选择材料。因此,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是可以稳定地遗传的。  相似文献   
9.
航天育种新成果赣早籼47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赣早籼 4 7原名 V50 2 5,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江西省抚州市种子公司联合 ,用早籼迟熟品种 86- 70选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遥感科学卫星 ,从太空诱变早熟突变体中定向培育而成。它具有早熟、高产、中优、多抗优点。1999年 12月江西省科委主持技术鉴定认为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2 0 0 0年 4月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8~ 1999年江西省早籼区试产量 5716kg/hm2 ,比对照赣早籼 37增产 15.0 5% ,表现差异极显著。 1999年全国南方稻区早籼区试产量6154kg/hm2 ,比对照 1浙 852增产 8.4 1%…  相似文献   
10.
早籼“V502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V5 0 2 5”系用迟熟早籼良种“86-70”选系干种子 ,搭载返回式遥感科学卫星 ,经太空诱变作用后 ,选择早熟突变体 ,定向培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偏迟类型 ,具有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丰产稳产、米质较优、后期落色好、对稻瘟病等抗逆性强、需肥中等、适应性广、农艺性状全面优于地面对照亲本等优点 ,适宜在江西省推广种植。讨论了空间技术育种的优点、方法、程序和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