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富硒水稻,是指其含有一定微量元素硒的水稻,并且这些硒是通过含有硒的土壤或通过施用有机肥料转化的。富硒水稻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远大于普通水稻,富硒水稻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保健农产品,具备一般稻米应有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具有抗癌、防辐射、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基于此,本文开展试验验证喷施腐植酸水溶硒肥可提高水稻硒含量,并能实现增产提质增效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5期第37页)九、富硒大米怎么生产?富硒大米不是普通大米+硒的物理添加或混合,而是来源于富硒水稻。富硒水稻的生产是运用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在叶面上喷施粮油型贵西牌叶面肥,通过水稻将硒元素转化为硒营养,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使其大米中硒含量适度增加,达到国家颁发的富硒食品标准,而重金属又不超过食品限量标准。1.使用时期破口期(即蛇肚皮、田中见穗时)和乳熟期(开花后、灌浆初期、低头散籽时)。2.用量(1)生产硒含量每公斤0.2毫克的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省富硒水稻(Oryza.sativa L.)产业发展现状,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省内11个县(市)富硒水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可为更好地促进湖北省富硒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硒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微量元素硒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水稻富硒能力,硒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富硒水稻的选育,水稻籽粒硒含量基因的遗传及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对富硒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富硒水稻价格虽然比一般水稻要高,但却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与其质量有很大关系,种植富硒水稻的收益也要比一般水稻高1 500元/hm2。可见,种植富硒水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也会提升粮食企业的经济收益。在富硒水稻的栽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水稻植株体内要有无机硒。其中,离不开一种叶面喷施药物——“粮油型富硒增甜素”,首先需要导入水稻内部,之后水稻会经过一定反应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才能被人体吸收。  相似文献   

6.
富硒产品对人免疫系统大有裨益,能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富硒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富硒水稻的市场近年来十分火爆,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镇作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十分重视富硒水稻的种植和推广。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地富硒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并对关键环节结合实际进行详细说明,最后预测富硒水稻在鱼河峁的推广应用前景,为今后农业技术工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硒含量的高低与人体硒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硒摄入量的不足对人体健康将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开展富硒水稻的应用研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寒地富硒水稻栽培技术,以期为东北富硒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富硒稻米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水稻叶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转化为有机硒蛋白,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生产出富硒大米,为积极探索打破粮食生产效益低的瓶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富硒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增加人们膳食中的硒摄入量是我国居民的一条重要补硒途径。为发掘高富硒水稻(Oryza sativa L.)种质资源,他们收集了80个水稻品种,在江西省丰城市天然富硒土壤进行种植,对其糙米硒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稻糙米硒含量范围为0.024 9~0.142 6 mg/kg,基因型差异明显,其中‘IR19735’、‘黑帅’、‘乌严粳’、‘黑占96’、‘豫南黑籼糯’等的糙米硒含量较高,可作为高富硒水稻种质资源应用于富硒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粳稻糙米硒含量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而有色稻米硒含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稻米,因而食用富硒有色稻米可能更有利于补硒。  相似文献   

10.
富硒有机肥对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水平对宁粳4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富硒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尤其是根部硒含量。施用富硒有机肥各处理间籽粒硒含量均高于CK处理,籽粒硒含量顺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4),过量施用富硒有机肥会抑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也逐渐提高;水稻种植一年后CK处理和处理(2)土壤全硒含量小幅降低,处理(3)与种植前基本持平,处理(4)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经济效益,适宜的富硒有机肥施用量以7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新一代水稻富硒叶面肥,因为它与其它水稻富硒叶面肥有着不同,不仅有良好的富硒效果与增产效果,而且还有显著的直观效果。近年来,生产了约60t水稻富硒叶面肥,应用于40000hm2农田,取得了满意的富硒效果、增产效果与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硒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西正在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了更好地开展富硒农产品工作,顺利推进玉林富硒水稻的品牌打造进程,摸清水稻施入硒肥的最佳量、时期、方法,探索水稻施入硒肥后硒含量的效果,实施了硒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硒肥1次后,对产量没有很显著的影响,且产量没有随着硒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有很显著的变化;水稻喷施硒肥1次后,其硒含量都增加,且都达到富硒水稻标准(0.15~0.50mg/kg,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且小区(面积20 m2)水稻喷施硒肥4 g对提高水稻硒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硒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为富硒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育秧方式,分别为常规浸种-常规肥料育秧(C-C),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C-Se)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Se-Se)。【结果】不同育秧方式对各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硒含量,移栽后水稻植株硒含量迅速降低。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根系、稻秆和稻壳的硒含量,而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的糙米中硒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 1%和22. 7%。【结论】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均能有效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稻米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7个杂交水稻主推品种进行天然富硒品种大田筛选试验,以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0.1~0.3 mg/kg)并参考农艺性状表现,作为富硒品种筛选指标,共筛选出2个富硒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的水稻品种,进而为宜宾市富硒水稻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贵池境内中硒土壤增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在水稻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探讨中硒土壤水稻无公害高效富硒方法,为合理区划种植富硒水稻和产业化开发富硒大米提供科学依据,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硒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食用富硒优质大米是最安全、最方便也是最经济的补硒方法。论文对富硒水稻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种植工作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慧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70-170,172
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富硒增产剂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根据丽水地区土壤硒含量水平.一般施用作物富硒增产剂1.5kg/hm2为宜,在水稻齐穗期至灌浆期均可施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好,且富硒效果植株籽粒,参照国家和宁夏稻谷富硒标准,喷施螯合硒叶面肥的水稻籽粒硒含量安全性较高;清水对照的水稻籽粒就能达到富硒。因此,提倡自然富硒,在外源补硒中建议叶面喷施螯合硒叶面肥。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富硒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硒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硒在水稻体内的积累分布、稻田硒肥及其施用技术以及水稻富硒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水稻富硒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贫硒土壤中添加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2种不同富硒有机肥对玉米硒含量及贫硒土壤硒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富硒奶牛粪处理中的玉米对硒的吸收富集效果优于添加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处理,且植株根部吸收硒后更易于转运到地上部,硒在其体内的迁移率高。从2种有机肥的添加量来看,基施25 t·hm-2富硒奶牛粪以及40 t·hm-2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玉米生长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玉米植株内的硒含量及生长状况均优于其他处理。与此同时,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全硒的含量,且均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