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例,研究了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坡向、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与马尾松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电导率、凋落量、纤维素分解强度等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有机质含量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坡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东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西北坡高;在一定范围内,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越高;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随海拔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干扰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就越贫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涡阳县有机质含量的总体分布和区域分布,结果表明:目前涡阳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处在中高等水平的土样约占总土样数的90%,有机质含量达10~20g/kg。相较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升高,同时,结合涡阳县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是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据资料显示,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如荷兰等国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6%以上,而河南省多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3%。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残体。优质有机肥施用量少、农作物秸秆还田率低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实践证明:要使土壤肥力稳定增长,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成显著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提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和提高作物品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向低、中、高及去有机质含量土壤处理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腐解能力及土壤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 d后,土壤中秸秆腐解率表现为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低有机质含量土壤>去有机质含量土壤,高有机质含量土壤均高于其他3种有机质含量处理腐殖化系数,且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转化效果最好,有机质增加量最多。对于土壤酸度的影响,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上升幅度增加,土壤中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的含量降低。不同秸秆添加量条件下,4个有机质含量土壤表现不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秸秆添加量为10~15 g/kg时,土壤pH增幅最大,土壤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含量减幅最大,土壤酸度降幅最大;中、高有机质含量土壤秸秆添加量为15~20 g/kg时,土壤pH增幅最大,土壤交换性H+、交换性Al3+、交换性酸含量减幅最大,土壤酸度降幅最大。相对3种有机质含量土...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分析祊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选取林地、草地、耕地和园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利用克里格插值法研究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祊河流域林地、草地、耕地和园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20cm土层深度中,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林地>草地>耕地>园地;0~40cm土层深度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深度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具有一定差异.(2)祊河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中西部和中东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多,中间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平坦地形下土地利用方式多为耕地、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丘陵崎岖处土地利用方式多为草地、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陕西杨凌示范区耕层土壤为对象,通过采集、测定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并结合野外相应高光谱数据和光谱响应函数,利用模拟宽波段数据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方法]通过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间的内在关系,筛选敏感波段,构建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模型;以宽波段波段响应函数、土壤高光谱数据为基础,通过模拟宽波段数据,构建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模型;通过高光谱与模拟宽波段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宽波段遥感数据定量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基于宽波段数据估测土壤有机质的精度相对较高。[结论]利用宽波段数据估测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可行性,2%并非利用光谱数据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固镇县土壤有机质的现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偏低的原因及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意义,总结了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该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养料的重要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是改土肥田、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途径。近些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和有机肥施用较少等原因,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快,据资料记载,柳河县上世纪80年代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4%,如今调查数量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2%~3%,下降了1%,为此提高土壤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势在必行,成为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龙山植烟土壤有机质分布及其对主要养分的影响,2014年对龙山县300个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及土壤主要有效养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龙山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7.15 g/kg,仍有39.00%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龙山不同母质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洪积物(38.33 g/kg)残积物(27.71 g/kg)坡积物(26.96 g/kg);龙山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有机质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海拔837 m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拐点;植烟土壤主要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对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在23.00和29.00 g/kg附近有2个极显著的拐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杭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状况,笔者利用近期获得的耕地土壤肥力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了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以中量水平为主,大部分土壤的有机质在20~40 g/kg 之间,约有1/4(27.00%)的土壤有机质偏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以水网平原最高,其次为丘陵区和河谷平原区,滨海平原最低。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全市水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趋于下降,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杭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区域变异大,高低差异明显;应增加水田土壤有机肥料的投入,防止水田土壤有机质的进一步下降,并重视滨海平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彰武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测彰武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与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对比,针对彰武县近25年来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3):128-129
绩溪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定了大量的土壤样本。对土样有机质化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30年来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西北部增长迅速,中部增长缓慢;从空间上看,东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南部和西北部含量低。通过分析当前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绩溪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乌苏市土壤养分状况与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乌苏市土壤养分状况 1、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上升,198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7%,1999~200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为1.72%.  相似文献   

14.
分析武夷山风景区2008-2010年3年期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植被分布格局和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在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具有空间相关性。土壤深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40%以上,甚至可高达66.33%。③从整体上看,3年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上呈现不变的趋势,表明武夷山景区在近几年开发旅游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高黎贡山东坡不同海拔高度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有机质与海拔高度、全氮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海拔、土壤深度、植被类型、气温、降水量对土壤有机质有着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呈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在海拔高度25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略有降低再增加;在同一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20 cm土样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与20~40、40~60 cm土层土壤呈显著性差异,而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差异不显著;海拔、土层深度、全氮含量、气温、降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植被类型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寒温性灌丛草甸最高。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由于植被生长良好,群落结构复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高;土壤有机质随气温的增加而减少;随降水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四川省攀枝花市烟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于2015年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09—2010年相比,攀枝花市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降幅达23.0%,其中米易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9%,盐边县与仁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39.0%和22.4%;按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全市54.71%的土壤有机质缺乏,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烟区分别有76.48%、58.34%和14.58%的土壤有机质缺乏。全市土壤碱解氮降低9.5%,米易县土壤碱解氮提高了26.5%,盐边县和仁和区则分别降低了21.6%和11.0%。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是土壤肥力诸因素中很重要的2个因素。在化学测定技术上,土壤全氮的测定较繁琐,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较为容易。通过对测定的大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太仓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估算土壤全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x+0.5。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土壤供氮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考察,典型牧户采样及室内试验,研究了内蒙古阿巴嘎典型草原定居牧户放牧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牧户相同土层之间土壤有机质对比,土层0~10cm,1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土层20~3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冬、夏季草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方向土层之间达显著差异水平,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变异系数介于0.088~0.291,属于中等或弱变异。冬季草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夏季草场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砀山县域土壤有机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对砀山县城内各土属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差异较大,最高淤土属有机质含量为1.09%,最低飞沙土属有机质含量仅为0.42%。砀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4、5、6级占分布面积的82.59%,平均为5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3,与pH值呈中等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7,与土壤客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9。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pH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和硕县内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各区土壤不同深度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是: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白刺属植物分布区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而对于垂直分布规律,各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从表层到下层呈现递减趋势,但是递减程度不同。白刺属植物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a2+、K++Na+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K++Na+、pH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白刺属植物与胡杨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盐量、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除了与Ca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以外,其他的都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每个变量都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白刺属植物与红柳混合分布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Ca2+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中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Mg2+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博斯腾湖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