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悬架实体在ADMAS中建立1/4悬架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得到了一个更能真实反映悬架性能的简化辨识模型.在此简化辨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基于天棚阻尼原理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混合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免疫优化的混合阻尼半主动控制方法能够改善被动悬架的性能;在一定控制指标下,混合阻尼控制对被动悬架性能的改善优于天棚阻尼控制和地棚阻尼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山地果园运输机在实际使用中因路况起伏不平而引起的剧烈振动问题,结合山地实际路面情况,设计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并安装于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丘陵山地果园电动轮式运输机。以安装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丘陵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仪和振动传感器搭建振动测试系统,在行驶速度和载荷一定的工况下,分别测试该轮式运输机装有半主动悬架前后行驶过程中座椅位置Z轴的振动信号,考察半主动悬架装车前后的振动差异。结果显示,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的轮式运输机振动降幅达50%,达到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频率集中,范围大于8 Hz,表明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矢量矩的抗体浓度计算方法,其算法较基于信息熵的简单、收敛速度快.采用该方法对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模型进行免疫控制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阶跃和B级路面两种输入下,基于矢量矩的免疫控制策略对汽车主动悬架进行控制,其主要的性能评价指标———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明显好于被动悬架的.  相似文献   

4.
8自由度乘坐动力学模型及时域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克服频率响应法对车辆平顺性预测的局限性,建立了8自由度的汽车乘坐动力学模型和随机路面激励的时域模型。乘坐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包括坐椅在内的车辆的垂直、俯仰和侧倾3种运动。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某型车辆在B级路面行驶时的平顺性进行了时域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地对车辆在随机路面行驶的平顺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与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复杂行驶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方法】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双层控制策略,上层根据参考模型和车辆实际状态参数,基于模糊控制规则决策出维持车辆稳定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并基于Carsim中无控制双移线工况仿真结果,确定了模糊控制变量的基本论域范围;下层以提高操纵稳定性为目标,引入HSRI轮胎模型,并充分考虑电机和路面附着极限等约束条件将所需的横摆力矩进行优化分配,在Matlab/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环境下建立控制策略,通过正弦迟滞和双移线工况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性能.【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等转矩分配,正弦迟滞工况和双移线工况下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跟踪滞后时间缩短,且最大跟踪误差分别减小了约98%、97%.【结论】直接横摆力矩双层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横摆力矩优化分配,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的汽车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主动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并对非线性汽车模型进行了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主动四轮转向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小侧风对高速行驶汽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提高侧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DAMS的轮式拖拉机行驶平顺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ro/E软件平台,构建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简化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编写轮胎属性文件与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拖拉机-座椅-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针对不同的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不平度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以较高车速行驶时,驾驶员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明显高于较低车速的振动强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主观振动感明显强于平坦路面的振动感。增设座椅悬架系统改进拖拉机座椅结构,探究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其垂直方向的振动幅度,避开人体内脏器官和脊椎系统振动敏感频率区域,提高拖拉机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串联式和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CYC NEDC和CYC HWFET循环工况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分别采用电力辅助控制、自适应控制、遗传实时控制3种不同控制策略的车辆性能。结论表明,采用遗传实时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在NEDC路况下行驶,遗传实时控制相对于辅助动力源控制,燃油经济性改善47.4%,HC排放降低6.2%,CO排放降低24.6%,NOx排放降低7.7%;遗传实时控制相对于自适应控制,燃油经济性改善20.4%,HC排放降低0.6%,CO排放降低29.5%,NOx排放降低13.5%。在HWFET路况下行驶也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农用车辆经常行驶在道路工况比较恶劣的路面上,工作时车身会产生激烈的振动,车辆驾驶员长时间承受在低频高强度的振动下,患腰痛和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群大。为了减小路面激励对农用车辆和人体振动的影响,采用在农用车辆上应用驾驶员座椅主动悬架系统的方法,即用主动的措施来隔离地面激励通过车身引起对人体的振动。在建立农用车辆四自由度"车-椅-人"主动悬架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线性矩阵不定式(LMI)求解的优化技术,对农用车辆的主动座椅悬架进行了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LMI优化的主动座椅悬架的鲁棒H∞控制方法,运用仿真软件MATLAB,在田野地路面等级的白噪声输入下,建立了路面输入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农用车辆的主动座椅悬架鲁棒H∞控制系统与被动悬架系统的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同输入条件下,采用鲁棒H∞控制的主动座椅悬架比被动悬架控制在人体垂直加速度的振动控制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避开了共振频率,在座椅悬架的振动控制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以上研究不但证明了车辆座椅悬架的鲁棒H∞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而且为农用车辆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七自由度的汽车主动悬架数学模型,并就该模型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模拟路面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以汽车车身的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和侧倾角,以及悬架的变形作为输出.模糊控制规则采用调整因子,以使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敏性和鲁棒性.用Matlab语言及其Simulink工具箱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比较,其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得到改善,且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国有林场伐区道路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福建省的地形地貌和我国生产的轻型运输机械类型,探讨建设我省国有林场既能满足现有的伐区生产,又利于今后改造的林道形式——轻型车道、手扶拖拉机道.从轻型农用车、手扶拖拉机的运输机械性能上研究它们在林道上行驶车速、道路宽度、纵坡、最小转弯半径等适应的范围,以及这2种林道建设技术标准.并按有关道路建设理论探讨国有林场伐区道路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对自然生态的改造有了较大的改变,重新建立并营造了人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关系。现以松江沈砖公路沿线景观带为例,阐述自然生态型理念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过程,探讨如何对场地采取科学的规划、细致的分析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将自然景观、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一个既能供人休憩、游乐又便于养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3.
设计以融山融色的生态理念,将芜湖县新芜大道打造成一条浮于绿野之上的如韵律般的林荫景观大道。通过有意识的植物营造,将海棠春坞、丹枫晚秋、西峰秀色、听松风处4个特色景观区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四时美景,花开不断"的特色,并结合绿道建设,最终将新芜大道打造成芜湖高品质的绿色廊道。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道路绿地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和浩特市市区的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呼和浩特市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科学化、注重养护管理从而巩固绿化成果、加强领导确保城区绿化任务落实、以园林文化为依托建设园林城市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国外马秋思林道网理论,结合大兴沟林业局的实际经营条件,应用各项经营费用总和最小的原理,以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数学模型;又结合林业经营实际对其加以修正,使其符合于实际而求得该局的各种路网的合理林道密度,以供生产管理和规划设计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系统学原理,运用林道网理论,探讨吉林林区常年岔线与冻板道的合理比重问题,可为林区道路设计提供依据。经过研究,初步得出吉林林区的合理比重为0.20~0.25:0.75~0.80。  相似文献   

17.
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域范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动植物栖息地破碎等严重的生态学后果,道路生态学随之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道路生态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域等相关领域,包括生态学影响范围、类型及其形态、格局等。大量研究表明,道路对周边动植物等生物因子以及周围环境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成分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范围各不相同,道路生态学影响域的范围随着道路的利用率以及各生态因子种类及其变化特点而有所不同。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道路生态学影响域范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议中国应开展道路生态学影响域的综合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道路规划的实践中,推动国内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参58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城市的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意象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对侧重于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以及生态型,而对历史文化内涵在道路景观中的体现则缺乏应有的重视。作者从街道空间轮廓完善、街道色彩组合定位、形态学演绎三个方面,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兰馨大道景观设计实例,来研究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凸现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更加和谐、完善的城市意象的形成,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道路的不断扩张对所在区域周边景观的干扰效应日趋明显。在森林功能区划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干扰因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景观破碎化风险。本研究从景观层面切入,在对研究区道路系统进行属性分级后,利用空间道路干扰指数作为定量化手段评价道路对森林景观的潜在影响;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的森林经理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该指数进行测试应用并探讨十三陵风景区潜在道路干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道路干扰指数能够反映研究区内的道路干扰情况,针叶林地区受潜在干扰威胁最为严重(归一化指数平均值为41.87);主要优势树种白皮松受潜在干扰威胁最大(65.92),需要重点监测;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后发现,在构成道路干扰指数的3个二级指数中,最近干扰(N)对最终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0.99)。空间道路干扰指数是一个快速有效的定量化工具,便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在景观尺度上评价道路干扰情况,迅速发现区域内道路干扰的高威胁地带,有目的性地对森林景观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0.
妙峰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香道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边的村落作为重要的空间节点,是进行宗教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涧沟村、三家店村和樱桃沟村作为妙峰古香道的村落旅游开发代表,目前存在各自的问题,而妙峰香道旅游开发在整体上应以聚落区位优势的利用、增强游客与村民的互动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对策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