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19612010年抚州市逐日降水资料,对抚州市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1692.5 mm,最多为1979.1 mm,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以25.3 mm/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暖季多冷季少,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2010年抚州市逐日降水资料,对抚州市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1692.5 mm,最多为1979.1 mm,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以25.3 mm/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暖季多冷季少,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7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4.9%;EOF分析表明,抚州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总体一致型,共同的天气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是其决定性因素;但也存在着南北与东西分布差异,这是由影响系统强弱、移动路径与地形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抚州市近50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抚州市逐日降水资料,对抚州市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1692.5 mm,最多为1979.1 mm,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以25.3 mm/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暖季多冷季少,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7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4.9%;EOF分析表明,抚州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总体一致型,共同的天气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是其决定性因素;但也存在着南北与东西分布差异,这是由影响系统强弱、移动路径与地形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连地区1990~2015年39个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采用墒情指标评价法作为干旱评估标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Kring方法进行空间化,绘制大连地区春季干旱频率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地区春季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春旱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瓦房店北部、金州发生频次最高,属于春旱高发区;庄河最低,属于春旱低发区;旅顺和普兰店局部属于春旱易发区。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区近46年暴雨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连地区7个观测站1962~2007年逐日降水量统计,并对日降水量50mm以上的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大连年暴雨日数有着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暴雨季节变化也很明显。从地域分布上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增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祝青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31-17133
利用大连地区近30年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观测资料,采用协同克里金、光滑薄片样条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空间化。结合1∶250000大连市地理信息资料,采用ArcMap软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空间分析,并制作了灾害分布和作物信息叠加的专题图。以冰雹灾害和作物产量分布为例,详细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化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大连地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优化农业种植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长远 《农技服务》2009,26(10):110-111
利用本溪地区2006~2007年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降水量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为西部地区呈自西向东递减,东部地区呈自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规律。春、冬季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大体与年平均气温分布一致,夏、秋季平均气温略有差异,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布不太明显。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趋势,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多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47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3年逐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从时间上分析了南疆地区的降水规律,并运用surfer9.0做出了年与季节降水量的等值线图,对南疆地区降水量进行了空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近53年来降水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但以夏季为主;降水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中部降水稀少。  相似文献   

8.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79-2015年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可降水量,并分层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气候倾向率及年际和年内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可降水量空间分布和气候倾向率的大小值中心位置及区域差异不同,并且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通过检验发现1995年为突变年.年均及春、夏和秋季可降水量的平均值为突变年后高于突变年前,而冬季为突变年前高于突变年后.突变年前,年均和四季的可降水量都为上升趋势,突变年后,冬季为下降趋势,其他季节都为上升趋势,突变年前上升趋势速率比突变年后更快.从EOF分析的前3个模态可知,高原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全区一致型、东西分布型和南北分布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贵州省1650个区域自动站和84个国家站2009年~2018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贵州省夏季降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降水量大值区和降水日数高值出现在6月份。贵州省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降水量和暴雨日数高值区多出现在山脉迎风坡及平原和山脉的过渡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连地区近10年的冻土观测资料和地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及冻土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大连地区冻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来,大连地区的土壤冻结深度具有厚、薄、厚的变化特点;大连地区的冻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从整体上来看,大连地区的土壤冻结日期及完全解冻日期呈推迟的趋势,且土壤完全解冻日期的推迟幅度大于冻结日期的推迟幅度;大连地区冻土的持续时间呈增加的趋势且大连地区冻土的持续时间年变化幅度很大。大连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与大连地区冬季的地面温度两者间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大连地区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1.
以衡水市三个站点(桃城区、饶阳、故城)6—8月份平均降水为因变量,以三站点的气候因子的平均值为自变量,利用动态回归方程对2001—2006年6—8月份三站平均降水量进行预报检验,其预报效果好于桃城区单站所得的预报结果。如果将因变量改为三站汛期总降水的平方根,自变量不变,则预报效果又好于三站汛期平均降水。结果表明:利用统计方法对区域性降水的预报可行,三站降水状况较单站降水更能代表该区域的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12.
宁夏各站年降水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迎春  冯瑞萍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16-118,121
从观测资料出发,利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对宁夏年降水气候振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利用反演得到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对19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进行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宁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气候振动存在弱的非线性振动特征。19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都可看作是一个负阻尼的动力系统,其固有周期的变化范围为1.0~4.1年。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弱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这些站点的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类似于具有渐软弹簧特性的非线性动力系统,都存在一个稳定的焦点,但不存在极限环。在降水气候振动中,靠近中北部的地区外源强迫影响作用比南部地区的大。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初江苏省干旱过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干旱过程可能对小麦产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气候倾向率和潜在蒸散量分析江苏省各站的年降水趋势及干旱相似年份的蒸散情况。[结果]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7日,降水最少的是徐州、连云港、宿迁和淮安市,徐州市部分站点的降水量不足20mm。1961~2008年,江苏省东北部的降水量逐渐减少,西南部降水略有增长。淮北地区大部分站点的年降水倾向率为负值,其中最显著的地区是邳州和盐城。江苏省历史上灾情严重的5次干旱过程分别出现在1973年10月~1974年1月上旬、1978年3月~1979年6月、1983年12月~1984年4月、1987年12月~1988年7月上旬、1995年10月~1996年3月。2008年11月~2009年2月上中旬,江苏省淮北地区的逐月蒸散量不大。[结论]预计2009年初的干旱过程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使用EOF方法,对宁夏全境具有代表性的19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8年夏季各月降水资料进行了时空分解,得到了夏季各月降水的EOF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系数变化趋势。利用国家气候中心资料室提供的1961~2008年共48年的74类月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对大气环流指数与宁夏夏季各月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指数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OSR)从相关因子中筛选出了最能拟合各月降水的4个关键因子,建立了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方程,对1962~2008年共47年的夏季各月降水距平进行了回报,得出了各观测站夏季各月的历史拟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贵州省铜仁市9个站点1961-2017年月平均降水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突变检验、周期检验等方法,对铜仁市年、季节的降水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年降水时间序列存在16-28年的显著周期变化;1961-2017年间铜仁地区的春季和秋季降水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而夏季和冬季变化不明显;铜仁市冬季降水存在10年左右的和3年的周期,春季降水存在3年的显著周期;铜仁地区冬季和春季降水存在突变点。  相似文献   

16.
在引用洮河流域岷县、李家村和红旗等3个水文站1970—2008年月降水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距平分析法、5 a平均滑动法及降水量变化倾向率统计分析法,对该流域的降水变化特性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洮河流域的降水在时空和地域上存在不均匀性,年降水量300~550 mm,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5%。年降水量上游大于下游,3个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尤以李家村水文站的递减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取1975—2015年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附近各气象站和保护区内外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利用EXCEL、SPSS统计软件,统计保护区各站多年降水量平均值,并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站点的降水差异。结果表明,保护区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很大,夏季东坡迎风坡比西坡北风坡降水量多;降水量分布有南多北少和东多西少的特点。在海拔2 600 m以下地区是随着地势增高而降水量增多,在2 600 m以上地区随地势增高而降水量减少。降水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多、冬春少。  相似文献   

18.
李景龙  冯杰 《北京农业》2012,(33):139-140
作者通过对NCEP分析资料和台站年降水观测资料进行相互插值,分析和比较了两种资料的差异。并且对NCEP再分析资料和台站降水观测资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大部分地区NCEP年降水总量较观测值偏高。并且除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其它地区NCEP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随时间相关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蒋慧敏  刘春云  宫恒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15-12218,12238
利用线性回归、气候趋势法及R/S等数理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1971 ~2010年5个测站逐日的降水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乌鲁木齐地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29 mm/10a;而年平均降水日数也呈上升趋势,但相比较降水量的增加来说,降水日数的增加不是很明显,其气候倾向率为1.12 d/10a,其中市区降水天数增加的最为明显;除秋季外,其余季节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而四季的降水日数均呈正趋势,各站逐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分布表现不一致;乌鲁木齐地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R/S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两者均保持着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秦鑫  赵姝慧  金博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107-108
区域降水量计算系统采用VB.NET编程语言,通过调用自动站数据库中降水量的实时数据,实现了对任意区域面积以及降水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