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牛蒡子及其主要成分牛蒡子苷对小鼠骨骼肌cAMP磷酸二酯酶(cAMP PDE)活性和cAMP含量、血浆cAMP含量与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及机理。【方法】断奶ICR小鼠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牛蒡子煎剂:1.00、0.50、0.25 g/只,牛蒡子苷溶液:1.50、0.75、0.38 mg/只和阳性对照茶碱溶液:0.75、0.38、0.19 mg/只。记录体重和采食量,采用HPLC和ELISA法分别测定骨骼肌组织cAMP PDE活性和血浆cAMP含量。【结果】1.00 g和0.50 g的牛蒡子煎剂和3个剂量的牛蒡子苷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采食量;除0.38 mg的牛蒡子苷外,各剂量给药组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增重;各剂量的牛蒡子、牛蒡子苷和茶碱都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P<0.01,或P<0.001)。各剂量的牛蒡子、牛蒡子苷和茶碱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cAMP PDE活性;除1.5 mg的牛蒡子苷外,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骨骼肌组织cAMP含量,除0.75 mg茶碱外,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浆cAMP含量(P<0.05,P<0.01,或P<0.001)。骨骼肌cAMP含量与cAMP PDE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402(P<0.001),血浆cAMP含量与骨骼肌cA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 =0.553(P<0.001),与cAMP PDE活性呈负相关,r =-0.436(P>0.05)。【结论】牛蒡子和牛蒡子苷通过抑制骨骼肌cAMP PDE活性,提高骨骼肌和血浆cAMP水平,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东兴  张强  陈温福  侯立刚  全成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63-4164,4184
对200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的28个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只有1个品种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1988)2级标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参试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7,P<0.05);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4,P<0.05),与穗粒数和实穗粒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r=-0.572,P<0.01;r=-0.524,P<0.05);提高整精米率、胶稠度,降低千粒重、单穗重和穗粒数,可以兼顾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二年生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探究生态因子对膜荚黄芪根中黄芪甲苷含量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测定二年生黄芪的黄芪甲苷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黄芪甲苷合成途径中7个关键酶: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AACT)、甲羟戊酸激酶(PMK)、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DI)、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角鲨烯合酶(SS)、角鲨烯环氧酶(SE)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湿度、温度、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均会影响根部黄芪甲苷合成,其中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与黄芪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湿度、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与黄芪甲苷含量呈负相关.黄芪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在黄芪甲苷积累的重要时期表达较高,黄芪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相互影响,膜荚黄芪根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对黄芪甲苷积累大多为正相关关系;其中PMK基因与黄芪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为主要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祁阳县大江林场马尾松的生长、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以及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生长因子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与坡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P<0.05或P<0.01);(2)从相关系分析可得,马尾松生长因子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郁闭度(-0.911**)>枝下高(-0.645**)>胸径(-0.608*)>树高(-0.555*)>冠幅(-0.200) (*P<0.05;**P<0.01);(3)生态因子坡位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R)与Simpson指数(D)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1),说明在湖南省祁阳县大江林场坡位是影响马尾松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粮田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对面积约 4 70km2 的玉田县粮田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N、P、K、Mn和Zn普遍缺乏 ;土壤OM和主要速效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 ,对土壤主要养分N、P、K、Mn和Zn可分别分成 2、3、3、3和 2个养分分区 ,因而对这 5个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可行。土壤中OM和大部分速效养分含量与土壤各级颗粒含量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土壤OM和K含量与粘粒 (<0 .0 0 2mm)和粉粒 (0 .0 0 2~ 0 .0 2mm)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砂粒 (0 .0 2~ 2mm)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而土壤P和Mn含量与粘粒和粉粒含量之间均是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砂粒含量之间是极显著的正相关 ;土壤Zn含量与粉粒含量之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砂粒含量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地形差异性,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茂兰喀斯特森林研究区选取3种地形(坡地、槽谷和漏斗)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和全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通过Canoco 4.5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C、N、P、K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均较小,最小为0.12(C:N),最大仅为0.55(C:K),均在0.10~1.00范围内,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土壤C、N、P和K元素含量水平整体较高,其均值分别为102.78、9.41、3.99和9.30 g/kg.不同地形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及C:N、C:P、C:K、N:K和P:K均表现为漏斗>槽谷>坡地,全P含量表现为槽谷>漏斗>坡地,全K含量表现为槽谷>坡地>漏斗.RDA结果表明,自然含水量对土壤C、N、P、K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比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对容重影响显著(P<0.05,下同),而对pH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含水量与有机C、全N含量及C:P、C:K和N: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K呈显著正相关;容重与有机C、全N含量及C:K和N: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P含量、C:P和P:K呈显著负相关;pH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不具相关性.[结论]茂兰喀斯特森林研究区内土壤有机C含量相对较高,N和P养分含量丰富;自然含水量是影响土壤C、N、P、K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生理生态机制,揭示生态因子和遗传因素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以4年生不同生长时期的人参叶为试验材料,用HPLC法测定人参叶中8种单体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b_2、Rb_3、Rc和R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7个参与人参皂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HMGR、FPS、SS、SE、DS、β-AS和CYP716A47)的表达量;通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生态因子和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表达对人参叶中皂苷合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7月13日—9月29日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活跃,各个关键酶之间有协同增减的趋势;人参叶中单体皂苷含量最高的是Re和Rg_1,在果后参根生长期(8月31日—9月13日)分别达到最大值60.30和39.38 mg·g~(-1);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势、相对湿度与叶中人参皂苷含量显著相关(P0.05);人参叶中HMGR基因的表达与Rb_2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SS基因的表达与Rg_1、Re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β-AS基因的表达分别与Rc、Rb_2含量呈显著(P0.05)、极显著(P0.01)负相关;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势和相对湿度与人参皂苷含量灰色关联度较高,达到0.727 9~0.871 1。【结论】在生态因子调控下,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影响人参皂苷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厚竹笋营养的地域变异及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采用方差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和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1个厚竹种植基地的竹笋营养成分及其与气候、海拔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厚竹笋总糖、淀粉、粗纤维和维生素B1含量差异较大,蛋白质、单宁和维生素E含量差异较小。不同环境因子对厚竹笋营养品质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碱解N、速效P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影响显著(P0.05)。竹笋中不同营养成分对生长环境变化响应程度不同,粗纤维、蛋白质和总糖响应敏感,淀粉响应较敏感,单宁、维生素B1和维生素E响应不敏感。粗纤维与土壤pH值及碱解N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3月份气温和土壤全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淀粉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单宁与3月份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总糖则与土壤速效K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代表性土壤的分形特征,并对分形维数与渗透系数、有机质含量、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颗粒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介于2.425~2.717之间,表现为土壤中粉粒、黏粒含量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在土壤剖面上,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回归分析表明,分形维数与粉粒、黏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沙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特性的定量化指标,分形维数与渗透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青藏高原牛蒡的人工种植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烫种、GA3、KNO3及不同萌发温度对室温与冷冻越冬的牛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牛蒡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随着烫种水温的升高,牛蒡种子的萌发率下降,50℃时萌发率最高,80℃时萌发率最低。GA3100 mg/L时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浓度的增大,萌发率下降。100 mg/L GA3处理的冷冻组种子与室温组差异极显著。0.50%KNO3处理的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冷冻组经0.50%KNO3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变温与恒温处理下的牛蒡种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冷冻组变温处理的萌发率最高。[结论]牛蒡种子在50~60℃热水烫种1、00 mg/L GA3、0.5%KNO3、15~30℃变温处理下萌发率最高,且冷冻越冬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牛蒡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牛蒡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牛蒡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牛蒡抗氧化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10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70℃。牛蒡提取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牛蒡乙醇提取液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牛蒡水提液。牛蒡提取液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结论]该研究为牛蒡提取物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牛蒡类胡萝卜素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戴莉  石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62-3964
[目的]优化超声波萃取牛蒡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萃取牛蒡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结果]牛蒡类胡萝卜素的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为:牛蒡粉碎粒度为60目,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温度为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牛蒡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达到(7.53±0.37)μg/g。[结论]该研究为牛蒡根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提供了指导,为牛蒡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牛蒡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92-1893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牛蒡多糖20 d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小鼠脾脏、胸腺器官相对重量。检测结果表明,牛蒡多糖具有较强的调节体液免疫功能和调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在牛蒡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BA,NAA及蔗糖3个因子对牛蒡(Arctium lappa L.)组培苗的增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NAA,BA及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3个因子对牛蒡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各试验均按正交表L9(3^4)形成3因素、3水平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MS BA2.0mg/L NAA0.05mg/L 蔗糖30g/L,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 BA0.1mg/L NAA0.05mg/L 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6.
牛蒡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71-3172
将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2.0、4.0、6.0 g/kg 3个牛蒡提取物剂量组。在给予受试物20 d后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的持续时间,10 min无负重游泳的血乳酸水平(静息值、即刻值、游泳后20 min值)及肝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2.0、4.0、6.0 g/kg剂量的牛蒡提取物能提高肝糖元的储备(p<0.05,p<0.01);4.0、6.0g/kg剂量组游泳时间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4.0、6.0g/kg剂量组血乳酸降低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牛蒡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牛蒡幼苗接种根内球囊霉(GI)、摩西球囊霉(GM)、地表球囊霉(GV),在0(CK)、0.1%、0.2%、0.3%的NaCl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牛蒡幼苗的侵染情况、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可以提高盐胁迫下牛蒡幼苗的鲜重和根长;但不同的菌种效果不一样,GV在不同盐浓度下侵染率均最高,对提高植株鲜重和根长效果最好,在盐浓度0~0.2%条件下,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的含量,3个菌种对钾的含量均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牛蒡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东  王连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16-371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牛蒡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牛蒡的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兴霞  魏东 《农技服务》2009,26(10):82-83
牛蒡为药菜兼用植物,其营养丰富,并具有保健功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介绍了牛蒡的特性,并从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牛蒡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牛蒡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超声波-微波萃取法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蒸馏法比较;研究三氯乙酸法、鞣酸法与Sevage法去除牛蒡蛋白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微波功率300W,微波提取时间110s,其牛蒡多糖提取率比普通蒸馏法提高了1倍;鞣酸法除蛋白的效果较好。[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取方法,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