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725杨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洲黑杨725杨树(Populus deltoides cl.‘725’)叶片为材料,对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分化和生根苗对潮霉素B的浓度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佳消毒体系为75%的酒精消毒时间8 s,0.1%的升汞消毒3 min,最佳诱导愈伤的培养基是MS+6-BA 0.2 mg·L-1+2,4-D 1.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KT 0.3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 NAA 0.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1+ IBA 0.7 m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对725杨叶片分化和不定芽生根进行了潮霉素B的敏感性试验,确定叶片分化的临界浓度为2.5 mg·L-1,生根的临界浓度为1.5 mg·L-1。  相似文献   

2.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苯甲酸钠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mol·kg-1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出苗延迟,且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与清水对照(处理0)相比,喷施2~4 g·L-1的苯甲酸钠溶液,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0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P <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喷施2~4 g·L-1苯甲酸钠处理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缓解了小麦幼苗的毒害,最终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但喷施苯甲酸钠溶液浓度越高(>6 g·L-1)反而会抑制幼苗生长甚至对幼苗产生毒害。相关分析性表明,当苯甲酸钠施用浓度为1.97~3.12 g·L-1(2016年)、1.58~3.27 g·L-1(2017年)时,小麦叶绿素及其组分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达最大值,当其浓度为2.59 g·L-1(2016年)、3.02 g·L-1(2017年),MDA含量最小。综上,喷施(1.58~3.27 g·L-1)的苯甲酸钠能减轻复合重金属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以6年生‘长富2号’为试材,共设置5个处理(CK,清水;A1,400 μmol·L-1;A2,500 μmol·L-1;A3,600 μmol·L-1;A4,700 μmol·L-1),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 (ABA) 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以改善果实品质。随着外源ABA浓度的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固酸比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上升,而蔗糖含量下降;果实着色度得到了明显改善,a*值显著提高,果实颜色更红;各浓度外源ABA处理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各处理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未达到显著差异。综合分析,600 μmol·L-1的外源ABA处理果实品质表现最优,为最适宜的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喷施尿素(简称CO)与磷酸二氢钾(简称PK)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施肥组合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使用Origin软件拟合出反应曲面方程,结果显示:苗高、地径增幅对叶面肥的响应均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叶面肥能促进苗木生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钟形曲面模式。通过肥料效应分析可知,单施尿素(CO)比磷酸二氢钾(PK)效果好,CO与PK配施比单施效果好;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可知,当CO用量为1.824 g·L-1、PK用量为0.894 g·L-1,两者比例为2.040∶1时,苗高增幅达到最大理论值42.13%;CO用量为2.558 g·L-1、PK用量为0.985 g·L-1,两者比例为2.597∶1时,地径增幅达到最大理论值68.51%。由等产线图可知,对苗高增幅、地径增幅有明显促进作用的范围CO合理用量为0~2.278 g·L-1、0~3.293 g·L-1,PK合理用量为0~1.180 g·L-1、0~1.340 g·L-1。在肥料充足时应按最佳施肥量施肥,肥料不足时,CO、PK用量和配比应满足最适配比线方程。苗高最适配比线方程:0.0840CO-0.029PK=0.127;地径最适配比线方程0.0642CO-0.047PK=0.118。  相似文献   

5.
以蕙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根状茎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以及不同的有机添加物,研究根状茎增殖和蕙兰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在蕙兰根状茎增殖的研究中添加100 g·L-1香蕉泥在增殖率、分支数以及增加长度上均优于添加100 g·L-1土豆泥;蕙兰根状茎出芽最佳的培养基:MS+2.0 mg·L-1 NAA+4.0 mg·L-1 6 BA+1.0 g·L-1酪蛋白+1.0 g·L-1蛋白胨+15 g·L-1蔗糖+15 g·L-1葡萄糖;诱导愈伤组织活力好并且诱导率高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1 2,4 D + 1.0 mg·L-1 NAA+1.0 mg·L-1 6 BA+100 g·L-1椰汁+30 g·L-1 蔗糖。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采用Plackett Burman法和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lolgy, RSM)对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抑菌蛋白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Plackett Burman试验基础上确定对抑菌蛋白影响较大的4个显著因素:MgSO4·7H2O、玉米粉、KH2PO4和豆粕;通过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MgSO4·7H2O 2.95 g·L-1、(NH4)2SO4 2.4 g·L-1、NaCl 3.0 g·L-1、KNO3 4.41 g·L-1、CaCO3 5.89 g·L-1、ZnCl2 1.11 g·L-1、玉米粉4.18 g·L-1、KH2PO4 4.14 g·L-1和豆粕2.79 g·L-1。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验证,试验值和预测值较接近,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较小,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达1.94 cm,比优化前提高8.38%;用此培养基发酵产物滴施棉苗根际土壤,与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到45.94%。  相似文献   

7.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浙江舟山的盐场中分离出了一株耐盐菌,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K-1为Bacillus的未定种,其系统分类学关系与花津浦芽孢杆菌(Bacillus hwajinpoensis)种最近,命名为Bacillus sp. CK-1。经研究,该菌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4%,且能在20% NaCl浓度下生长,表明其为耐盐菌。对其分泌的蛋白酶进行了表征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经研究发现,该蛋白酶在pH 8.0和45℃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性,并在8%NaCl浓度下仍能保持44.9%的活性。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表明,蔗糖、淀粉和麦芽糖均对蛋白酶的生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发酵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测试表明,该菌分泌的蛋白酶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12%NaCl浓度时该菌分泌的蛋白酶酶活达到最高。Ca2+对发酵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其为Ca2+依赖蛋白酶。经优化,在含有KCl 2.0 g·L-1、NaHCO3 0.06 g·L-1、FeCl3 0.001 g·L-1、NaCl 120.0 g·L-1、CaCl2·2H2O 1 mmol·L-1、麦芽糖 10 g·L-1、tryptone 10 g·L-1和初始pH 7.5的培养基中,于40 ℃发酵培养5 h后,Bacillus sp. CK-1所产蛋白酶具有最大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筛选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真菌XJ-25, 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8S-ITS-5.8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格孢腔菌属(Phaeosphaeria),定名为Phaeosphaeria sp.XJ-25。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培养时间、起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量对菌株XJ-25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及滤纸酶(FPA)的酶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MC酶活达到最大的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 (麸皮0.16 g·L-1)、尿素 10.06 g·L-1、培养基初始pH 3.25、接种量 4.13%,CMC酶活达到23.871 U·mL-1。FPA酶活最大的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 10.12 g·L-1、培养基初始pH 3.41、接种量 4.22%,FPA酶活为8.653 U·mL-1。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40℃,该酶活力显著下降。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叶面喷硒对冬枣含硒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Dongzao)的最佳施硒方案,通过在展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分别进行一次性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含硒量为45 mg·L-1,施硒量为27 mg·株-1),研究不同时期施硒对冬枣叶片和果实的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或白熟期叶面喷施硒溶液后,叶片和果实的总硒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果实膨大期喷硒使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增幅最大,冬枣果实含硒量由25 μg·kg-1提高到76 μg·kg-1。不同时期叶面喷硒对冬枣果实品质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果实膨大期施硒对冬枣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此时冬枣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和糖酸比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3.30%、17.17%、16.33%、29.17%和28.89%。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富硒冬枣以在果实膨大期一次叶面喷硒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宇宙实验,探究厌氧条件下不同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vlugaris Miyazaki,SRB)活性、外源氮添加量和有机物对膨润土固-液体系中砷(As)和氮(N)形态及浓度的影响,以及二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与超纯水环境相比,在适宜SRB生长的标准培养液中,As (Ⅴ)从第0天就开始还原成As (Ⅲ),在第7天时As (Ⅲ)达到1 947 μg·L-1,明显高于超纯水环境中的As (Ⅲ)浓度(1 341 μg·L-1)。同时,生物还原作用下3种不同细菌生长环境中的NO2-和NH4+都有升高的趋势。在没有外源N添加的控制组,几乎检测不到As (Ⅲ),而在低氮和高氮两种N水平的实验组中,As (Ⅲ)浓度分别高达427 μg·L-1和1 341 μg·L-1,成铵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着N源的输入也变得明显。高低两种水平乙酸钠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As (Ⅴ)的还原量,得到的平均As (Ⅲ)浓度分别为控制组的2.0倍和2.5倍。但腐植酸的加入使得As(Ⅴ)还原量减少。进一步实验探究NO2-和As(Ⅲ)的关系,其实验结果显示:亚硝酸钠直接加入As (Ⅴ)溶液共存体系后,可在5 h内将As (Ⅲ)的浓度由低于检测范围提高至14.6 μg·L-1,因此NO2-可以作为反应中的电子供体,直接参与As (Ⅴ)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以渭北旱塬永寿县苹果园土壤和养分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区果园施肥问题、土壤肥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果农施肥观念落后、施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结构不合理、忽视养分配比,农户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36个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13.1 g·kg-1、碱解氮83.9 mg·kg-1、速效磷16.7 { mg·kg-1 },速效钾136.4 mg·kg-1,pH 8.13。土壤总体养分表现为“低有机质、低氮、中磷、较高钾、低微、弱碱”总体上土壤肥力质量较差。建议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注意“增氮、稳磷,控钾、补微”,协调养分供应,做到测土精准施肥、适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为优质果园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钼、硒营养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增加烤烟香味物质含量的栽培技术,为突出河南烤烟浓香型风格特色提供依据。将不同浓度的钼、硒营养元素相结合,通过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二者对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喷施5 g·L-1的钼元素和25 mg·L-1硒元素,烤烟中钾和水溶性糖含量增加,氯和含氮化合物含量减少,香气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试验说明,同时喷施低浓度的钼元素和硒元素能够协调烤烟化学成分,增加香气物质量,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施肥稻田田面水氮素变化特征和流失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评估单季稻一次性施肥模式中氮素径流损失风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模式中缓释氮肥类型、施用比例和氮肥施用量对田面水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尿素分次施肥处理(225 kg N·hm-2)相比,不同缓释氮肥(180 kg N·hm-2)一次性施肥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为稳定性肥料(NIU)常规分次施肥(Urea)树脂包膜尿素(RCU)聚氨酯包膜尿素(PCU);氮肥施用量为180 kg N·hm-2时田面水铵态氮浓度随缓释氮肥施用比例增加而下降,但180 kg N·hm-2和144 kg N·hm-2处理间田面水铵态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尿素分次施肥和一次性施肥处理的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风险都在施基肥后5 d。研究表明,一次性施肥模式通过缓释氮肥的应用和氮肥减量等措施,虽然基肥用量大于尿素分次施肥处理,但没有增加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烤烟钾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钾主要积累在叶片中,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烟根、茎钾含量的影响,不同基追比例烤烟钾素积累的差异主要是氮肥基追比对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的差异所致。应避免在烟株移栽时施用较多的氮肥,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和钾的吸收,降低钾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烟株碳氮代谢的适时转换,增加光合产物和钾的积累。烤烟每茬带出的钾为98.09~104.57 kg·hm-2,其中烟叶带出的钾为56.51~65.48 kg·hm-2,茎带出的钾为19.30~22.22 kg·hm-2,根带出的钾为14.31~22.28 kg·hm-2。烤烟施入234.00 kg·hm-2化学钾,仅有41.92%~44.68%由根、茎、叶带出(其中由烟叶带出24.15%~27.98%),55.31%~58.08%流失或固定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15.
使用响应面法对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ARA)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摇瓶发酵7 d的ARA产量为指标,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法设计试验考察酵母粉、葡萄糖、玉米浆干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6个因素的影响;分析筛选出葡萄糖、酵母粉和玉米浆干粉3个主要因素,再以最陡爬坡路径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 10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计算得到ARA产量最高的培养基,其成分为酵母粉12.6 g·L~(-1),葡萄糖75.6 g·L~(-1),玉米浆干粉7.1g·L~(-1),磷酸二氢钾1 g·L~(-1),硫酸镁0.5 g·L~(-1),氯化钙0.5 g·L~(-1),pH 6.5。在该条件下,ARA产量达到了5.12 g·L~(-1),与预测值的5.17g·L~(-1)接近,相比优化前的初始培养基,ARA产量提高了27.3%。该结果为提高ARA生产水平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粪肥增施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用量粪肥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在等氮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系统分析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水稻收获后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以及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田面水无机氮素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对粪肥增施的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92.8 kg·hm-2,以N计)的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相当于增施N 115.1kg·hm-2)的效果最佳,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穗数、分蘖数、株高、秸秆吸氮量和籽粒吸氮量等指标均达到最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分别提高36.2%、46.4%、12.1%、16.1%、0.7%、48.5%和56.3%;氮素利用指标(氮素利用率、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得到显著优化(P<0.05);追施穗肥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0.4%和10.3%,表明适量增施粪肥会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的流失风险。另外,增施粪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随粪肥增施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可最大程度实现水稻增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氮素流失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生产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供试34个果园的施肥量和产量变异很大。许多果园施氮肥过多,钾肥太少。经叶分析,N,P,K,Fe,Zn的平均含量依次是22.8±2.5g·kg-1,1.4±0.2g·kg-1,10.7±2.0g·kg-1,225±51mg·kg-1和18.74±12.36mg·kg-1.K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果园数分别占35.3%和58.9%.多数果园N,P,K营养不平衡,营养三要素的需要顺序多是K>P>N.根据目标产量、生产单位果品需要养分量和养分平衡指数,确定了各果园的最小养分因素及其需肥量,并按养分比例法推荐了其他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杂卤石在北方典型棕壤上的应用效果,以花生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2月至6月通过盆栽试验,以不施钾肥为对照,研究了杂卤石不同用量对花生荚果质量和花生秧干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其与氯化钾、硫酸钾镁和硫酸钾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每千克土施用0~0.133 g K2O时,随着杂卤石施用量增加,花生荚果质量和花生秧干质量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每千克土施用0.089 g K2O时均最大,花生荚果质量较其他处理提高14.74%~48.08%,与每千克土壤施入0、0.022 g和0.044 g K2O的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花生秧干质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13.33%~49.08%。在每千克土施用0.089 gK2O的条件下,杂卤石处理花生荚果质量较氯化钾、硫酸钾镁和硫酸钾处理提高2.42%~12.32%,与氯化钾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花生秧干质量较三种常规钾肥处理显著提高18.49%~25.44%。杂卤石处理植株氮含量较氯化钾、硫酸钾镁和硫酸钾处理平均显著提高1.92%~6.78%,植株钾含量较氯化钾、硫酸钾镁处理平均显著提高15.37%,钾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和硫酸钾镁处理,钾肥农学利用率及钾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植株钙含量较氯化钾、硫酸钾镁和硫酸钾处理平均显著提高4.67%~9.86%,植株硫含量较氯化钾处理显著提高19.13%。研究表明,施用杂卤石能够提高花生荚果质量及花生秧干质量,并促进花生对氮、钾、钙和硫的吸收,其中杂卤石处理花生吸硫量提高可能是其花生荚果质量较氯化钾处理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吸钙量和吸氮量的提高可能是杂卤石处理花生秧干质量较氯化钾、硫酸钾镁和硫酸钾处理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对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的胁迫作用,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一年生枫杨幼苗在总氮和总磷分别为2 mg·L~(-1)和0.4 mg·L~(-1)(轻度,记为C1);20 mg·L~(-1)和8 mg·L~(-1)(中轻度,记为C2);40 mg·L~(-1)和15 mg·L~(-1)(中度,记为C3);80 mg·L~(-1)和25 mg·L~(-1)(重度,记为C4)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根茎叶中TN、TP的含量,以及枫杨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的枫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的值均大于对照处理的值;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枫杨幼苗叶中的TN和TP浓度均呈上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根和茎的氮磷浓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3处理中最大,分别为(根:16.49 g·kg~(-1),2.18 g·kg~(-1);茎:11.14 g·kg~(-1),1.27 g·kg~(-1))。不同氮磷水平处理的枫杨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4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低于C1,C2和C3处理(P0.05),而POD的活性则表现为C3处理最高,达5214g·U~(-1),显著高于C1和C4处理(P0.05)。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枫杨在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生长状况,为深入探究枫杨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去污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叶面喷施硼(Na2B4O7·10H2O溶液)对马铃薯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生长发育及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在甘肃省景泰县条山集团马铃薯种植基地,对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处理的两垄地,每隔3 m进行一个硼浓度(Na2B4O7·10H2O)喷施处理,浓度依次为0、10、20、30、40、60 g·L-1,每个浓度(3 m长)的喷施量为166.7 ml。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相对增加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及生物量,使干旱胁迫下叶片含水量和色素含量下降幅度减小;叶面喷施硼还从整体上表现为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并抑制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增加。通过去花与不去花植株生长发育的比较,发现去花后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重和地下部分重均有所下降,但施硼相对提高了块茎产量及地下部分重。可见,叶面喷施硼能促进马铃薯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旱性及块茎产量,且这种变化可能与其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输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