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日本木材工业的产品结构以及木材干燥的现状和发展,并对人工林木材高频真空干燥(RFV)与其他干燥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日本80%以上的锯材用于建筑用材.日本目前人工林工业用材林树种主要是日本柳杉(Sugi)和日本扁柏(Hinoki),占全部人工林工业用材林的近80%.该文对日本木材干燥的全部干燥方法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人工林木材高频真空干燥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四川人工林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全省人工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全省人工林的建设应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 ,加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提高人工林建设的科技含量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 ,建立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工林病虫害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木材仍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原材料之一。面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天然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 ,世界各国对发展人工林十分重视 ,目前全球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 3亿hm2。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3425万hm2,居世界之首位 ,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 ,经验不足 ,投资力度不够 ,科技含量不高 ,从调查设计、采种选种、育苗、造林和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不但在技术指导上跟不上 ,而且往往脱节。因此当前面临人工林地力衰退 ,每公顷蓄积量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和木材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困难。一、发生现状及特点人工…  相似文献   

4.
工业原料林是指为供应林产品工业、造纸业、制胶业等工业企业用木质原料而人工营造并定向培育的森林和林木,属于商品用材林的一部分。我国工业人工林是在速生丰产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林—工"结合为特征,它不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工林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是我国南方地区经营历史最长的人工用材林,其在木材生产功能和固碳、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天然林相比,人工用材林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如何在保证木材生产的同时提高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碳储量是衡量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森林碳汇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近年来与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相关的文献,综述了林分年龄、经营管理措施、分布区域以及立地条件对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碳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杉木人工林经济与生态效益相平衡的生产实践建议,也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研究的现存问题以及日后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在林业生产方面的政策调整,对天然林已经实行全面的保护措施,目前,木材采运工作重心已向人工林转移。基于此,围绕木材采运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木材采运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分析,可以为日后的木材采运工作奠定基础,使木材的采运工作可以更加科学、并且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杨树在吉林省林业的木材生产、生态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杨树人工林对于保护农田、草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木材方面功不可没。杨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广、利用价值高等优良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已成为吉林省营造防护林及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北方林区主要用材林之一,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为试点,采用4种不同的采集作业模式,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作业成本、作业效率、保留木损伤、土壤干扰以及木材消耗5个指标,定量地计算了平缓坡和陡坡条件下不同采集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计算结果表明,择伐—畜力集材作业模式是该类型伐区的最适宜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何日广 《吉林农业》2011,(7):199-200
桉树是世界公认的速生追林树种,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在短周期原料林建设、林-板及林-浆-纸-体化等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许多争论,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文章介绍了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概况,指出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广西省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以为广西长远发展桉树人工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工林现状及其近自然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人工林是我国新世纪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中国林业发展中人工林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关于中国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背景出发 ,论述我国工业人工林发展的意义 ;重点分析我国南方工业人工林经营的技术经济效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业人工林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找出影响我国工业人工林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我国工业人工林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相应技术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兴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44-145
根据莆田市的自然、社会条件,对近来的栽培桉树生长情况及目前木材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各种生长特性,并就莆田市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前景和思路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之一,兴安落叶松又作为我国主要木材来源对我国木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我国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正常生长,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落叶松的胸径与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测定,分析人工林的结构及人工林中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不同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长势的影响,为兴安落叶人工林的生长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精准培育是满足日益增加的世界木材需求的主要途径,林业发达国家已展示诸多成功案例。通过对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精准培育概念、必要条件和关键措施的阐述,提出了最适宜的林地(包括生态区域和立地)、树种及良种选择、人工林培育技术储备等措施是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培育的基础;管理者和实施主体对此类人工林培育的全面认知、政策与市场稳定性和长期规划的有效性、动态培育技术体系创新和构建是优质高效用材林培育的关键措施。我国优质高效用材林精准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从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阔叶速生用材林建设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木材消耗最多的国家。为了减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木材需要日益增长的压力,正确处理森林在保护环境和提供木材之间的矛盾,除了在国防、工矿、建筑、家具等生产中寻找钢铁、塑料、三合板、胶合板等木材代料外,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大速生用材林建设的步伐,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长防林等大型林业工程建设中,适地适树尽快建设一批阔叶速生用材林,为我国用材林培备充足的后续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木材改性研究最近十年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木材的大量利用已成为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一些材质较差的人工林木材的改性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概述了我国木材科学界在木材颜色处理、软化处理、尺寸稳定化处理、强化处理以及阻燃处理等方面最近10年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发展方向,为木材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有计划大面积种植桉树人工林以来,桉树人工林总面积得到迅速扩展。2007年底,我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200公顷。其中,粗皮桉、赤桉等木材材质较优良,且心材颜色呈红棕色及红色,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珍贵木材使用。但由于桉树人工林木材具有易变形开裂、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人工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促进人工林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围绕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建设目标,选取9项指标构建人工林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以安徽省林业世行贷款综合发展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依据项目监测点造林前和造林后的观测数据,对项目人工林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项目人工林建设使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开采,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年来注重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了限额采伐,使木材产量逐年调减。而随着林产工业的发展,所需的木材原料却逐年增长,木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这要求我们大力开发利用集约经营培育人工速生林,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计划到2010年,天然林资源得到根本恢复,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利用人工林方向的转变。因此,人工林的木材生产和利用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理论的概念、发展概况以及基本的经营原则,分析了在我国发展近自然林业经营的多方面有利条件,提出了应将欧洲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我国的生态林业理论结合,走一条新的林业发展道路,旨在为中国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