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当地农业的种植历史及耕作经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厘清农谚的基本概念,分析农谚特点,挖掘农谚价值,指出农谚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阐述农谚具有地域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历史传承性、乡土民间性、简单实用性和应用局限性的特点,提出农谚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进一步做好农谚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提供支撑。本研究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新环 《农业考古》2015,(1):289-292
河南方志中记载的农谚,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产上,主要有关于土地肥力、精耕细作、不误农时、种植技巧等的农谚。作为农业遗产的一部分,农谚为人们保留了诸多耕作经验和生产智慧,对研究河南农业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农谚中可持续发展的耕作理念,对现代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气温升高,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4.
农谚是中国农民种庄稼的歌诀,它用一两句话说出栽培上的关键所在。在封建社会时代,统治者是不关心农业技术的,所谓士大夫知识分子又不屑与农民为伍,而一股农民在穷闲和压迫之下,也很少人读书,关于农业技术上的经验著述也是很少的,虽说有一两本农书,但也不切实际,无稗益于农民。因此劳苦的农民们,就把一些成功的和体验的经验,编成口语,世世相传,成为各地广大农民种田的金科玉律。现在看起来,这些谚语的确是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和不同环境体验总结出来的,是很实贵的经验,兹将关于小麦栽培上的一部份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农諺初探     
我国农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非常宝貴的经验。可是,在反动的旧社会,被剝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不能学习文化,无法把自己的经验写成书,只好编成农谚,依靠口头相传,一处一处地流传开来,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所以说,农谚是我国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精华;是千千万万经验丰富的农民的集体创作;是一部活在口头上的农业生产“百科全书”,也是一宗十分珍贵、十分真实的我们祖国的农业遗产。学习和整理农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继承祖国的农业遗产,丰富我们的实际知识,而且在农民羣众中,农谚享有崇高的威信。学好和用好农谚,还可以把农谚作为我们推广先进经验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有力工具。农谚虽然简短,但是决非简单。寥寥的一两句话,既要有严格的科学性,能夠准确地表达某一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又要有顽強的生命力,使人说着顺嘴,听着顺耳,一听就懂,入耳不忘。不难看出,农谚本身就是羣众智慧的化身,也是一门高度精炼的技巧和非常复杂的学问。农谚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成六个“性”。它们是科学性、系统性、羣众性、通俗性、艺术性、局限性。现在就个人的初步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下害虫为害症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防治地下害虫应该重视起来。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  相似文献   

7.
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农谚歌》一书,是一本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普及农村科学知识的好书。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广大农民在长期农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他们经过反复验证,加以总结,编成口头歌谣,世代流传,汇为我国极其丰富的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农谚。它是我国十分宝贵的农业遗产和文化遗产,它在考证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研究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指导今后的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在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所以更应该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1症状诊断1.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在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所以更应该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一、症状诊断: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在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所以更应该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一、症状诊断: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很注意土壤水分状况,许多耕作措施的运用,都着眼于调节土壤水分。农民把土壤水分状况习惯的称为土壤墒情,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田间验墒和根据墒情安排农事操作(耕作,播种,中耕等)的丰富经验。一、土壤墒情类型及其特征农民根据不同墒情土壤呈现的颜色及特征,把土壤墒情区分为黑墒、褐墒、黄墒、灰墒及干土等类型。  相似文献   

12.
农谚春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概括这些经验的农业谚语。农谚口耳流传,世代相继,它押韵顺口,语言生动明快,易懂,易记,易流传,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是口头的“农业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3.
<正> 少(免)耕法的应用我国自古有之,宋代吴怿总结“地久耕则耗”的经验;农谚“宜早、宜晚、宜勤、宜懒”则是对少(免)耕法的绝妙概括。然而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所谓“三犁九耙”、“平如镜、细如面”等不科学耕作危害匪浅,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改革土壤耕作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在我省国营农场迅速发展起来的少(免)耕法即是耕作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植棉农谚是我国农民千百年来植棉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宝贵的农学遗产之一。由于它是劳动人民在植棉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所以绝大部分是有科学道理的;同时,它的文词通俗,简而易懂,又有压韵音节,因而一直广泛地流传在老棉区中,对棉花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农谚中的天气预报,就是农民将长期的测天经验,总结成一些谚语,预报天气,群众的测天经验,大多是通过观察当地的一些天象(风、云、雨、雪、霜、晕等)和物象(动植物的生活动态、反常现象及非生物反应)总结得出的。这些经验以歌谚的形式表达和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6.
正据史料记载,玉米在康熙21年(1682年)引入辽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阶段,玉米栽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20年间,玉米的栽培耕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民由过去的精耕细作转变为现在的粗放管理,由传统的稀植大穗多粒播种转为精粒高密度种植,由过去的牛马犁人工耕作转为现在机械化半机械化耕作。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玉米优质高产,关于玉米栽培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老师玉米增产模式公关的思路提出4个技术支撑点全程机械化是核心,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是基础,品种创新是支撑,病虫害防控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谚是由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所得,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综合性农书,书中虽然只征引了数量不多的农谚,但这些农谚涉及北魏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多维度的展示了北魏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甘肃农谚是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在农业资源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农谚文献的高效整合实现其资源共享。借助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农谚将在指导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三农文化的构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言大豆重槎和迎槎引起减产的事实,早已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所证明。关于大豆必须轮换种植的许多农谚,在东北各地流传也甚为普遍,如“大豆重槎断半拉,迎槎易火笼”,“油见油三年愁”,“宁重槎,勿迎槎”,等等。这些农谚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大豆重槎和迎槎遭致减产有深刻的认识,也是农民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对大豆轮作倒槎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国内外一些科学工作者也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有人认为减产的原因是养分缺乏,有人认为是病虫严重为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靠天吃饭的农民总是企盼一年四季能够风调雨顺,望天收,似乎成了自然的眷顾。 天气对于农业有何影响? 俗语道:民以食为天。“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农谚给人们提供了不少参考价值。而现在,天气因素似乎已经主导起了农业行情的最终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