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重庆市雷电灾害状况及其农村防雷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 为了摸清重庆雷电灾害(简称雷灾)的现状、时空分布及农村地区的雷灾成因与防治对策,本文在重庆市34个代表站1998~2008年共11年的雷灾数据的基础上就雷灾现状、时空分布及农村地区发生环境、灾害受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初步结果:①重庆雷灾次数与区域雷暴日数基本一致,呈一年高一年低或两年高一年低的趋势;②雷灾多发生在城市,其事故数量及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农村;③重庆的雷灾密度中心有两个:即主城及其以东相邻地区,黔江和秀山;④雷灾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占92.7%),户内是主要发生环境,雷灾死亡数与死伤数之比户外远高于户内;⑤农村地区雷灾的经济损失、数量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电气设备、建筑物上表明了直击雷和雷电波入侵是雷灾的主要途径;⑥针对该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雷暴日和闪电定位资料、基础地理信息资料、社会经济资料以及雷电灾情资料,选取地形变化、水系、土壤电导率、雷暴日、地闪密度、土地利用、人均GDP、敏感单位防雷能力等11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雷电灾害风险指数,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从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运用ArcGIS进行了1km×1km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南部地区属于高风险区,中部北部地区属于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通过选取雷灾资料进行雷电灾害的灰色关联评估,以验证区划结果的正确性,评估结果与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模型及权重分析的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湖北省2008-2011年闪电监测数据和2000-2009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大地密度、大于50kA强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提出了对雷灾频度因子的修正,只有把该参数放到同一起点比较,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才具科学性,同时引入大于50kA强雷击密度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之一。采用层次模型及权重分析对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划分了5个等级,最后形成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区的城市主要特征是雷灾频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人口密集;低风险区则与之相反。雷电灾害易损度不仅与单位面积上的雷电密度、雷灾频度关系密切,还与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2017 年闪电定位监测和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包含雷电风险、地域风险和承灾体风险的雷灾易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得出易损性综合评价指数R 的换算方程并确定各州(市)雷灾易损性等级,形成云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昆明、玉溪地闪致灾因子活跃,雷灾易损性综合评价指数高,是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受灾涉及行业及影响范围广;普洱、曲靖、丽江、楚雄、红河、西双版纳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该等级区域所占比例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保山、昭通、临沧、文山、大理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迪庆、怒江、德宏为雷电灾害低易损区,通过加强雷电防御设施建设,扩大预警覆盖面,强化防雷科普宣传能够提高承灾体抵御雷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雷电灾害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脆弱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遭受雷电灾害损害的程度或可能性。本研究结合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各地抗灾能力,以雷暴日数、人口密度、地均国民产值、河网密度、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程度和地均年财政收入等要素作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建立雷电灾害脆弱性计算模型,定量评估了浙江省各县的雷电灾害脆弱性。根据各县雷电灾害脆弱性大小,将浙江省分为高脆弱性、中脆弱性和低脆弱性3个区,为浙江省做好雷电灾害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西宁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2008—2017年西宁地区雷电灾害历史数据,2008—2017年闪电定位数据和2017年《西宁市统计年鉴》数据;选取闪电强度、闪电密度、人工雷暴日数、土壤电导率、河网密度、人口密度、GDP密度、生命易损指数、经济易损指数、防护能力指数等10个因子作为西宁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采用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以及承灾体脆弱性反映西宁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实现了西宁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出现于大通县东北部、西北部的宝库乡,湟中县与西宁市交界处由北至南的带状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出现于西宁主城区、湟中县大部分乡镇、大通县东北部乡镇;低风险区分布分散,主要出现在湟源县西南部乡镇、大通县中部乡镇。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近千年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了解和认识海南岛历史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在海南岛984—1948年历史热带气旋灾情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并采用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公式计算了海南岛历年热带气旋综合灾情D,并按照D的大小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7—9月为海南热带气旋灾害的高发期;热带气旋灾害多发地带集中在海南岛的北部和东北部,而在海南岛南部次之,西部记录最少;根据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值,将海南岛111年有热带气旋灾情记录的年份进行了综合灾度的划分(D≤1.1轻灾;1.1<D<1.5,中灾;D≥1.5,重灾),其中重灾有13年、中灾有52年、轻灾有46年;热带气旋灾害存在多个多发期,如1678—1700年、1848—1864年、1887—1900年,但也不排除该时间段是记录比较详细的阶段。由于历史记录问题,有些时间段内的资料存在很大缺失,使得研究难免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这些已有的历史记录,能被记录下来,从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当时被记录的热带气旋的灾情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些宝贵的资料也为人们了解海南岛长时间序列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分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萌  陈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56-160
为了明确不同县区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以闪电定位资料和经济社会资料为基础,采取归一化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统筹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选择9个影响因子建立雷电灾害区划模型,绘制出菏泽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得出:曹县和东明是致灾因子危险性高值区,两地的孕灾环境敏感性同样较高,牡丹区和定陶是承灾体易损性高的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高值区在牡丹区和东明。曹县和东明是雷电灾害的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为单县和巨野,中等风险区为定陶,次低风险区为成武和郓城,牡丹区和鄄城由于防灾减灾能力强或致灾因子危险性较低划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不同县区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以闪电定位资料和经济社会资料为基础,采取归一化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统筹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选择9个影响因子建立雷电灾害区划模型,绘制出菏泽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得出:曹县和东明是致灾因子危险性高值区,两地的孕灾环境敏感性同样较高,牡丹区和定陶是承灾体易损性高的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高值区在牡丹区和东明。曹县和东明是雷电灾害的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为单县和巨野,中等风险区为定陶,次低风险区为成武和郓城,牡丹区和鄄城由于防灾减灾能力强或致灾因子危险性较低划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雷电灾害事故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雷击途径和方式,认识雷电致灾规律,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针对2014年7月1日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某养殖场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统计分析雷击时间段内该区域闪电定位资料;根据滚球法判断养殖场是否在直击雷保护范围内,计算牲畜位置处跨步电压和养殖棚雷电静电感应电压。通过逐项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牲畜遭旁侧闪络和接触电压致死。雷电的静电感应在金属棚上产生高电压,由于金属棚的支撑钢架结构未做接地,感应电荷释放通道不顺畅,与地面存在电位差,发生旁侧闪络,以及当牲畜接触到钢结构后,高电位通过牲畜向地面释放,致使牲畜死亡。最后提出了对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减少或避免以后类似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近年来,设施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种植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设施作物生产对于气候条件依赖程度较高,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估气象灾害对设施作物的影响及风险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有关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相对广泛但不系统、尚未进行系统整理、总结的现状,从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差异入手,综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新的研究理念从方法、模型、技术的角度提出了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梳理已有思路,并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章郡  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316-320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扶贫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有利于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文章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运用区位理论和空间组织理论探讨其动力机制,分析其空间变动过程,总结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地进行空间结构组织。研究发现,渝东南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整体呈离散型分布。除与客源地之间的简单点轴联系外,点状极化现象和轴向一体化结构开始出现。构建区域旅游集散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客流通道,完善区域空间网络化结构是实现其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重庆地区高温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莉  李强  陈欢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63-269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高温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及成因。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随时间呈现线性增加趋势;重庆有3个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易发高值区;且重庆地区4个区域的高温日数风险差异幅度较大,在高温度数风险概率研究中,重庆4个区域均在36℃时风险概率值达到最大值,黔江所代表区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高温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小;从高温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来看,随着高温等级的升高灾害发生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地减小。基于此,为重庆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纪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24-128
基于重庆市2000-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生存型、保健型、享受型消费三个公共因子,研究发现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以为生存型消费为主;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与因子综合得分正相关;食品、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与因子综合得分负相关;因子综合得分整体上呈现“W”型,后期加速趋势明显。最后提出了优化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雷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对该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及防灾减灾具有应用价值。本研究选用1981—2018年哈尔滨市13个台站逐年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雷暴日数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哈尔滨市1981—2018年雷暴日数雷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31d/10a;雷暴日数周期变化不十分显著,存在28年、4年、9年主周期变化;雷暴日数的3个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主要为雷暴日数呈现“双曲抛物面”形状正向变化趋势,以双城—阿城—木兰和通河中部—依兰一线(西南—东北向)为轴,左抛物面,沿轴线向西南方向递增,右抛物面,沿轴线向东北方向递减,递增幅度大于递减幅度,均没形成闭合的低值区域,且等值线相对密集;可以为雷电灾害管理及预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理论的湖南粮食生产发展因素影响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态势,促进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因素影响力评价模型,对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主要因素影响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0年间,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用电量、农业劳动力、成灾面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粮食生产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应结合湖南实际,综合考虑各因素作用,确保湖南省粮食生产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间数的评估模型在草地螟灾损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定量评估草地螟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利用区间数,建立了草地螟灾害损失评估模型。针对灾损评估中很难获得精确的灾损数据和灾害评估指标等级区间化的特点,利用内蒙古历史上10次草地螟危害年份,通过区间数定义、评估指标的建立和灾害等级的确定,构建了草地螟灾害损失评估模型。通过计算综合相对距离测度,对草地螟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估模型对数据的采用较为灵活、计算过程简单、结果较为客观,可尝试应用于草地螟灾害损失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