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从态度和行为2个层面给出了乌龙茶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全面定义,构建了乌龙茶消费者体验3个维度对品牌忠诚2个维度影响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福州乌龙茶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乌龙茶服务体验和关系体验分别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品牌体验对态度忠诚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对行为忠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经常听到一些企业抱怨,现在的消费者太不忠诚了——只要一打价格战,他们会立刻转移;只要有新的品牌、新的概念出现,他们就产生尝试的心理,进而影响对原品牌的信赖程度。而另一边,消费者抱怨企业只做表面文章,购买前后两副"面孔"。之所以会互相抱怨,原因是企业没有感动消费者,消费者也没有被感动。说实话,不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大多忽视了关  相似文献   

3.
福建茶业品牌生态系统的指标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福建茶业品牌经营的适宜策略,基于品牌生态学视角勾勒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福建品牌茶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与要素倚重。研究表明,产品资质及企业运作是茶叶品牌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安全性指标和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及市场拓展力对于茶叶品牌的竞争力提升最为重要。此外,茶农的安全生产及政府的市场管理力度、茶业协会的行业规范力度都对茶叶品牌的市场成长发挥重要影响。而就消费市场而言,必须注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培育以及依据目标市场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消费习惯进行茶叶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4.
正无性系品种由单一亲本无性繁殖育成,其后代表现型一致。在相同的采管制茶工艺条件下,其品质基本一致,有利于集约化生产和创品牌。福建是主产乌龙茶的省,是以品种作为茶叶品名。如用铁观音种制的乌龙茶叫铁观音,乌龙种制的叫乌龙。福建安溪县有5.33万hm2茶园,其品种基本上是无性系铁观音种,创造名茶铁观音驰名中外,是我国唯一以产茶为主的百强县。浙江省也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龙井种,创造了西湖龙井和大佛龙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大吉村、漳平市逢湖村、安溪市槐植村等乌龙茶产地茶农户为调查对象,详细阐述了福建乌龙茶农户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及乌龙茶价格现状和特点,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学道 《茶业通报》1989,11(3):13-15
目前安溪乌龙茶大部分用于外销,内销仅限于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为了扩大乌龙茶销售市场,安溪县科委1985年开始试制“乌龙茉莉花茶”,1986年安溪县政府决定在蓬莱镇筹建乌龙花茶厂并承担泉州市科委乌龙茉莉花茶研制课题,将初制低档乌龙茶经拣剔、整形后用茉莉花窨制,窨制后的乌龙茉莉花茶,滋味醇和、香气清高,也减低了茶汤的苦涩味,因而提高了成品茶档次。适合我国北方广大群众饮茶的习惯,为乌龙茶销售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1985与1986年两年,安溪县科委与蓬莱茶厂试制乌龙茉莉花茶近300担,在京、沪与东北等地试销与展销,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京展销时获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优秀产品奖”。  相似文献   

7.
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跨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1℃,≥10℃积温达5500℃~7700℃,无霜期240~330d,年降雨量1300~1900mm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又是我国乌龙茶品种资源的分布、保存中心地带.本文通过对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抗寒性鉴定与评价,也为乌龙茶的抗寒育种、抗寒栽培、省内外引种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上海本地品牌鲜食玉米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为更好地推进上海鲜食玉米的品牌建设及为引导本地品牌鲜食玉米的消费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消费群体对鲜食玉米的认知特征及消费者的饮食偏好对上海品牌鲜食玉米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出生地、学历、是否愿意把鲜食玉米当作零食、是否知道上海种植鲜食玉米、对鲜食玉米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及是否在意鲜食玉米的产地,是消费者对本地品牌鲜食玉米购买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当前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仍是制约本地品牌发展和高质量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因素。据此,从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降低市场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鲜食玉米产品的多样性这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建阳水仙和武夷水仙。原产于福建水吉大湖村,后推广引种至全国多个省份。该茶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闽南水仙和漳平水仙,广泛受到不同销区消费者的青睐。水仙茶的优秀品质首先来自良好的种质基因,其次是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通过严控生产基地建立和以肥、剪、采为主等技术环节,以及迅猛发展的现代乌龙茶制茶技艺,均明显促进水仙品质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0.
正这几年随着大红袍产业的强势崛起,乌龙茶迅速让大多数茶人熟知。说到乌龙茶,天下茶客总是津津乐道于福建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而作为乌龙茶三大产区之一的广东乌龙茶,鲜有闻者。说到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绝对是其代表,凤凰单丛产自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山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深厚,终年云雾弥漫,昼夜温差极大,适宜茶树生长。所谓单丛,是指单株栽培、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因为凤凰山的茶树历史悠久,现存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乌龙茶饮料综合量化评价法,分析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选取19种乌龙茶饮料,测定其理化指标,并对香气和滋味进行感官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综合量化分析评价法。以该法评价目前市售乌龙茶饮料,结果表明总体品质良好。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随开盖后放置时间延长、储藏温度升高及pH值升高而降低,其抗氧化活性虽与茶多酚含量及pH值存在中度正相关,但线性关系不显著。所建立的综合量化评价法对乌龙茶饮料品质分析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茶多酚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乌龙茶饮料的生产、开发、储运及功能评价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参试茶树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明确其适宜种植的范围和制茶类以及栽培过程中需防范的灾害,为品种的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第4 轮茶树品种桂林点区试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 个绿茶品种中‘湘妃翠’和‘花秋1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和品质评分均高于对照,其中‘湘妃翠’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参加试验的3 个乌龙茶品种中‘鸿雁13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质评分高于对照;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多数表现为早生种,抗逆性较强,适宜在广西桂林及相似地区的绿茶和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高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速溶茶加工原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为加工原料或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茶叶为加工原料,其生产出的速溶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与春茶为加工原料相比,选用乌龙茶秋茶或绿茶夏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与‘铁观音’品种相比,选用‘单枞’或‘毛蟹’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速溶乌龙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4.
增湿萎凋对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本实验研究一项加工新技术对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以八仙茶和凤凰单枞两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为研究材料,在萎凋前,将清水喷施于茶青,增湿量分别是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喷清水做对照,进行增湿萎凋,而后按传统工序加工成干茶,探索增湿萎凋新工艺对浓香型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湿量为鲜叶重的15%和18%的八仙茶和凤凰单枞,加工成干茶,苦涩味降低3-4级,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不同品种成品茶的农药残留,研究目前部分乌龙茶中超标的4种化学农药在新梢加工过程中的降解。以凤圆春、大叶乌龙、白芽奇兰、毛蟹和黄旦5个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将4种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喷施于茶树,7d后采摘鲜叶,一部分直接烘干固样,另一部分加工成干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分别分析检测农药残留量。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0.72%~53.47%,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9.09%~99.45%,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1.59%~92.23%,优乐得的降解率在16.67%~100%。施用联苯菊酯,较易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乌龙茶;不同乌龙茶品种不同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增湿晒青对清香型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试验研究增湿晒青新工艺对清香型夏暑乌龙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的影响。将清水喷施于‘本山’和‘铁观音’2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增湿量分别为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喷清水做对照。增湿晒青后,其他工序同清香型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成干茶后进行感官审评、分析测定干茶的品质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增湿晒青新工艺,可提高晒青叶表面的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叶温,延长茶青日光萎凋时间;增湿量为鲜叶重的9%、12%和15%的‘本山’和‘铁观音’干茶,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品质,苦涩味降低2~3级,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梅占茶不同环境做青过程香气形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高香优质的乌龙茶品种梅占,同批采摘的鲜叶为材料,研究不同环境做青过程香气形成及其变化,分析香气组分在做青过程的形成与消长规律,表现出呈递增趋势、递减趋势、先增后减变化及仅在毛茶中检出等4种情况。这一系列复杂的动态变化,反应了乌龙茶做青过程香气形成与消长的特点。同时说明做青过程环境的差异还直接影响着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比率。分析人工做青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做青的毛茶样,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橙花叔醇,证实了橙花叔醇是福建乌龙茶的主要特征香气组分。试验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做青环境中对应阶段青叶间的香型相似率大,都在0.95以上,表明乌龙茶具有明显的品种香。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本试验人工环境做青所得到的毛茶样比自然环境中做青所得到的毛茶样内质较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