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保持与闽江流域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江,闽江流域拥有全省一半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是福建省的主要粮食和木材产地,对全省农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由于水土流失的发展,闽江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肥沃表土流失,动摇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另一方面污染了水环境,影响了水质,使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受到威胁,水资源不能永续利用,同时还降低了地表贮存和涵养水分能力,增加了水旱灾害,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保住水土资源,农业才能持续发展,水土保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为目的,为农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闽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对改善流域农业生产条件,实现闽江流域乃至全省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江,总长2877km,主干流长572km.闽江流域拥有全省 1/2的国土、1/3的人口,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45%以上,农业总产值占36%,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0%以上,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43%.闽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闽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恶化,水土流失已经威胁到流域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第3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并对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1、2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相互作用,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用2001—2020年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计算闽江流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趋势分析研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RSEI的驱动因子。[结果](1)RSEI计算结果中4个生态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平均贡献率达到69.01%,说明RSEI能够充分反映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且向好发展。2001—2020年闽江流域的RSEI均值由0.618上升到0.701,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良的面积比例增加了19.16%,流域90.28%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结论]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其中海拔和夜间灯光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解释度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会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观测小流域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现状及变化趋势,有利于摸清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状况,为全面开展小流域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和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摸清小流域水体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及污染途径,为防治污染提供技术支持。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的理化性质以及地表水的流量、含沙量等。介绍了北京市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GIS平台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掌握森林资源基本状况是实现森林资源科学有效管理的依据。述及以泉州市为例,开发研究基于ArcIMS的WebGIS平台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区域森林资源的查询、统计以及动态更新。系统严格遵守国家数字林业规范和标准,为系统的扩展提供接口,并实现与“数字林业”、“数字福建”等的行业或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横向与纵向对接。  相似文献   

7.
生态政策对于区域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信息从地表植被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角度对《石羊河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遥感数据选用了2000—2018年MODIS-NDVI数据及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数据集(CNLUCC)。通过分析政策实施前后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等信息,获得了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明显改善。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后,流域NDVI明显增加,区域比例从27.41%增加到41.44%,严重退化区域从37.86%下降为12.14%;流域内水域、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明显增加,林地、草地面积略有下降;19年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32.82亿元增加到236.89亿元,其中2015—2018年间的增长趋势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对于衡量生态保护政策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0—2015年福建省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图斑尺度探究福建省1990—2015年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除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特征外,重点挖掘耕地变化图斑个体空间属性特征和环境特征,旨在全面反映耕地变化情况,为政府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提供建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本文从耕地变化整体数量特征、耕地图斑变化属性特征和不同环境下耕地图斑变化特征3个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福建省耕地面积较1990年减少7.12%。从耕地净变化率空间分布看,耕地净流失区域不断扩大,但流失强度明显下降。25年来全省耕地转移动态度显著下降,反映耕地资源的稳定性提高;耕地转移动态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2)1990—2015年福建省耕地变化图斑的分布方向一致,占用耕地图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而补充耕地图斑空间位置有所变化,逐步转移到东北和东南地区。占用和补充耕地图斑数量上趋于平衡,面积上存在“占大补小”的问题,形状上补充耕地图斑更规则。3)1990—2015年福建省耕地资源呈现出“上山” “上坡” “背阳” “远水”和“相对集中”的趋势。综上,福建省要继续遏制东部沿海地区的耕地流失,提高单块补充耕地的面积,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海拔较低、坡度较低、向阳和灌溉条件较好的优质耕地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对闽江流域20个植被类型的水效率进行了测定,并从生态角度对这些类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阔叶林、柳杉林、格氏栲林、建柏林、杉木建柏混交林和马尾松林是水源涵养林和缓洪林的适宜林种。在该流域大力营造和合理配置这些林种,对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闽江,发展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闽江是我省最大的河流,主流长552公里,流经32个县、市,流域面积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年迳流量达552.9亿立方米,是我省水利交通的命脉。近年来,由于该流域森林过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林分质量不断下降,造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川枯水位下降,枯水期延长,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因此,从生态学角度了解闽江流域植被 的理水功能,为合理经营和营造闽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缓洪林提供科学依据,是保护闽江发展我省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环境的变化,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平衡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后续保障力量,而且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持与改善。基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当前国家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