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ehlich 3浸提剂在茶园土壤养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ehlich 3(M3)浸提剂是一种适合于不同类型土壤、能浸提不同有效态元素的通用浸提剂,而茶园土壤是一类较特殊的酸性土壤,它的强酸性、富铁铝等特性,是否适用M3浸提方式,国内鲜有报导。本文通过对目前较普遍适用茶园土壤的浸提方法与M3浸提剂相比较,结果表明M3浸提茶园土壤各元素有效态含量要高于常用浸提方法,K、Ca、Mg、Cu、Zn、Mn、Cr等元素含量结果相差不大,但Fe含量相差3倍,B、Cd等元素含量结果相差7~8倍,且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M3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精密度测定后认为M3方法结合ICP测定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山东棕壤茶园幼龄茶树叶片黄化病因诊断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pH偏高(>6.5)的棕壤幼龄茶园中,茶树容易发生失绿黄化病症,严重影响了新建茶园的成园速度。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了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养分状况和不同病害程度叶片中与叶色有关的6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患病植株进行了叶面喷施N、Mg、Fe、Mn、Cu和Zn肥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N含量低是导致茶树下部成叶黄化的原因,喷施尿素能使下部成叶快速转绿,但并不能使上部新梢转绿。新梢黄化叶中Mn、Cu元素含量显著低于茶树叶片正常范围的低限值,是导致其叶片黄化的原因;叶面喷施含Mn、Cu元素的肥料能有效防治幼龄茶树新梢的黄化。导致茶树Mn、Cu缺乏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合成氮肥对中国茶园土壤养分供应和活性氮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我国茶园土壤p H平均降低0.20,使土壤总无机氮升高172%,对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钾离子浓度无影响。合成氮肥使土壤钙、镁离子浓度分别降低了23%和37%,铝离子浓度上升了近54%。同时,使土壤N_2O排放和无机氮淋溶分别增加292%和127%。总体上,大量施用合成氮肥加剧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和养分元素的流失,增加了活性氮的流失,威胁着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地茶园水土流失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近年来随着山地开发热潮,大面积的山地被开发成茶园.茶园的开发加剧了山地的水土流失,大量肥沃表土的流失降低了茶园的经济效益.2003年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35万hm2,占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2.73%.占茶园总面积的比率高达46.62%.以乌龙茶之乡安溪县为研究区,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开垦茶园、不同开垦年限、不同耕作方式和山地茶园不同部位水土流失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垦茶园水土流失较严重;3 a生以下茶树的茶园土壤侵蚀显著高于5 a生茶树的茶园;茶园的顺坡种植会加剧茶园的水土流失;山脚的茶园土壤侵蚀最严重,其次是山顶茶园,而山腰茶园土壤侵蚀最轻.根据山地茶园各种情况下水土流失状况,提出对新建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间种绿肥,提高茶园的覆盖度以降低茶园水土流失;改梯壁锄草法为割草覆盖;在山地茶园内合理设置排灌工程等相关措施,为从整体上治理茶园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苕溪流域茶园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讨苕溪流域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于2010年5-10月对等高种植和顺坡种植2种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水样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元素各指标的含量、形态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氮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6月底或7月初,茶园径流中磷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底、7月初或9月初。在整个监测时期内,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总氮、硝氮、铵氮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茶园低8.54%~43.01%,4.05%~46.70%,5.92%~33.19%,但2种种植模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等高种植茶园径流水中总磷、可溶态总磷、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低8.51%~31.07%,0.39%~17.91%,8.45%~36.86%,2种种植模式之间径流水中总磷、颗粒态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态磷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硝态氮均为茶园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颗粒态磷则是茶园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总的来说,等高种植模式能有效地截留茶园氮磷营养元素,防止其随地表径流流失。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中矿质养分的地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是一种传统名优乌龙茶,其品质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产地武夷岩茶茶青中矿质养分的差异规律,以期了解茶青养分对武夷岩茶品质的贡献。共采集武夷山112个茶园的茶青和土壤样品,主要测定了茶青中12种矿质元素和土壤中5项肥力指标(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产地茶青矿质元素差异明显;利用随机森林分析,明确了不同岩区的茶青中磷、铜和氮元素的差异贡献最大,且总体上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洲茶区、半岩区、正岩区,表明高品质的正岩茶中存在较低浓度的磷、铜和氮;皮尔森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肥力5项指标与茶青中上述三种元素浓度相关性较弱,说明茶青养分受到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茶青中磷、铜和氮的水平与武夷岩茶的品质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可为茶园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新垦幼龄茶园套种草本植物及综合配套技术实施,改善茶园土壤性状,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幼龄茶园的抗旱、保水肥能力,提高了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和裸地利用率,促进了幼龄茶园的管理,为生态茶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进行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园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生态群落能改善茶园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上下土层含水量分别较单纯茶园提高36.57%和13.50%,毛管持水量分别较单纯茶园提高28.2%和7.2%,从而增强土壤抗干旱能力,总孔隙度较单纯茶园高,容重较纯茶园低。茶园土壤营养元素分布表现为0~20cm的人工生态群落茶园>纯茶园的,而20~40cm纯茶园>人工生态群落茶园,表明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营养元素有向上富集的趋势,对表层土的肥力水平有提高作用。另外本文还探讨了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水热平衡作用,土壤生物信息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福建省铁观音茶园土壤中主要污染元素的含量状况及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福建省铁观音茶主产地安溪、华安和永春县150 个茶园土壤中铅、镉、砷、铬、汞、铜、氟的含量, 并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 所有土壤的镉、铅、氟含量, 97%以上土壤的铬、砷、汞含量均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3—2004)中相应的限量; 92%以上土壤的镉、铬、砷、汞含量和70%以上土壤的铅含量低于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 5199—2002)中相应的限量。变质岩发育的土壤镉和氟含量较高, 砂岩类发育的土壤铬含量较高, 流纹质凝灰岩类发育的土壤铅含量较高, 流纹岩类发育的土壤砷含量较高, 闪长岩类发育的土壤汞和铜含量较高; 水稻土改种的茶园土壤镉、铅和汞含量较高, 铬和砷含量较低; 赤红壤发育的土壤中铅含量较高, 黄壤发育的土壤中铬和砷含量较高, 红壤发育的土壤中铜含量较高。就所研究的元素而言, 大部分供试茶园土壤是清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信阳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河南省信阳有机茶生产技术开发要点,即严格选择茶园基地,建立茶园有机生态结构,实施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化技术和有机茶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禁止施用化肥及其他人工合成肥料,按照有机肥料质量标准在茶园平衡施用不同有机肥、微生物肥和无机(矿质)肥等,并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不施用人造杀虫刑、除草剂和抗真菌剂等,确保茶园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就近年我国茶园土壤酸度的演化趋向,茶园酸化对土壤肥力及茶树生理的影响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治茶园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西梧州市六堡茶有性系茶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茶园补植、茶园修剪、提纯复壮、茶园机械化、套种绿肥、种植模式、品种搭配等方面提出了茶园改造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寻找和探索有机茶园生态立体种养技术,在大面积生态茶园建设示范推广成功的基础上,近年来,加大了有机茶园生态立体种养技术推广力度,有机茶园生态立体种养取得得了初步成效,基于此,介绍有机茶园生态立体种养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浉河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浉河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对浉河区山地与丘陵茶园分别进行了26和84个土壤取样、分析测定,为茶园土壤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浉河区茶园土壤pH偏酸化,有机质含量偏低,山地茶园平均值(22.0 g/kg)比丘陵茶园(14.4 g/kg)高52.78%;在全氮、速效钾整体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大部分茶园有效磷匮缺严重情况下,山地茶园土壤营养状况比丘陵茶园好,其全氮、有效磷含量整体水平高于丘陵茶园,有效钾略低于丘陵茶园,但差异性不明显;中微量元素有效态Ca、Mg、S、Mn、Zn含量丰富,但山地茶园含量比丘陵茶园更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Fe异常丰富,Cu、B严重缺乏。为此,浉河区茶园应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部分茶园要加大氮、钾肥施用量,同时注意补充Cu和B肥。  相似文献   

15.
为布设更加适应茶园开发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福建省安溪县采取了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已治理茶园)与未采取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未治理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水平位置和高程下已治理茶园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含量,以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已治理茶园土壤中TP平均含量为0.63 g/kg,比未治理茶园土壤中的TP平均含量(0.44 g/kg)高43.2%;未治理茶园与已治理茶园土壤的TN含量均随高程降低呈减少的趋势,已治理茶园土壤TN含量在最大高程(600 m)处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低高程区域;未治理茶园土壤TP含量随高程降低呈减少趋势,而已治理茶园TP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在最低高程(300m)处出现最大值;在水平位置上,已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从支毛沟的上游到下游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则相反,呈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土壤通报》2020,(1):152-158
茶园大量施用化肥产生的土壤酸化及水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限制着茶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设置化肥减量、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以草控草)、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等6种处理措施,研究了不同土壤管理与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使茶叶产量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基本肥力状况改善,同时使硝态氮(NN)、铵态氮(AN)土-水界面迁移数量减少,茶园径流中氮磷元素流失减轻,环境效益较好;氮肥的使用使土壤的pH值下降,引起茶园土壤酸化;免耕覆盖(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值,抑制土壤酸化;免耕覆盖在控制杂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减少人工除草成本效益显著。另外,研究发现试验茶园径流水中磷素形态以可溶性总磷(DTP)为主,可溶性磷占总磷(TP)的70%~92%;土壤pH值随季节发生变化,7月升高,9月降低,11月再回升。因此,施用有机肥、免耕覆盖、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种植技术模式可以在不施用化肥的情况下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万有 《土壤》1997,29(3):121-124,136
回顾了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概况,将所取得的结果归纳为4个方面:(1)初步探明茶园土壤的发生、发展有其变化规律;(2)提出了高产茶园适宜的土壤物理指标;(3)初步探明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特性;(4)针对茶园密植,研究了密植免耕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为密植速成茶园集约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分析了过去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质研究应重视的4个方面:(1)茶  相似文献   

18.
在景观规划中,水资源是一个永恒的主体,而在生态茶园景观设计中,水资源是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茶园水资源的景观设计不但能够优化空间结构,还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拓展生态茶园景观游憩空间,促进生态茶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茶园的经济效益。以西双版纳云宝生态茶园为例,通过分析生态茶园景观设计的内涵,主要探讨水资源在生态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生态茶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庆茶园土壤酸化及肥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云  杨剑虹  魏朝富 《土壤通报》2004,35(6):715-719
本文主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重庆茶园土壤的酸化特性和肥力特征作了一系列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在不同pH值区段内的化学性质随pH值的变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当土壤pH值处于4.55.0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其盐基离子的脱除速度也显著增加,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增大,而当土壤pH值处于5.0以上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也迅速下降,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下降。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其致酸离子的含量也在增加,这也就促进了土壤盐基的迅速脱除,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另外,茶园土壤中的肥力特征在各pH区段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整个茶园土壤中,磷、钾、锌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以磷、钾的缺失尤其严重,这充分说明土壤酸化程度加剧对茶树生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园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园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良性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系统的特点,指标及其优化配置模式与生态效应,并提出建立良性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系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