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鼠胚胎卵巢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调节原始卵泡形成、起始生长的信号目前仍知之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研究模型.我们以妊娠13 d昆明白小鼠胚胎卵巢为研究对象,在5 d的贴壁培养后分别用FBS培养液和ITS培养液继续培养共计21 d,探讨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胚胎卵巢卵泡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以ITS、BSA和胎球蛋白为血清替代物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小鼠胚胎卵巢卵泡发育要优于其在含2 % FBS的培养体系中的发育状况.两种培养条件下胚胎卵巢睾酮的分泌水平相当(P>0.05),但在FBS处理组培养液中可以检测到少量雌二醇,而ITS处理组培养液中检测不到雌二醇.结果提示:①妊娠13 d的小鼠胚胎卵巢体外培养至一定阶段即具备了合成睾酮的能力,并且在血清中存在的某些未知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胚胎卵巢可以获得将睾酮转化成雌二醇的能力;②所建立的以ITS、BSA和胎球蛋白为血清替代物的无血清培养体系更适于小鼠胚胎卵巢卵泡的体外生长、发育.这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促性腺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对胚胎卵巢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发生的精确作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2.
FSH、EGF是参与卵巢功能调节的重要因素,关于EGF对FSH促进的胚胎卵巢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发生的影响报道甚少。本实验经单个卵巢的总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和5个最大卵母细胞的平均直径为卵泡发育优劣的衡量指标,利用我们早期研究建立的无血清培养体系研究EGF对FSH促进的小鼠胚胎卵巢卵泡发育和分泌雌二醇的作用。结果发现:①EGF+FSH+雄烯二酮(A)处理组的胚胎卵巢总卵泡数在培养第7-9d显著高于FSH+A处理组,而且生长卵泡数和卵巢内5个最大卵母细胞平均直径在培养后期也显著高于FSH+A处理组(P<0.05);②FSH+A处理组的胚胎卵巢在培养第7-9d分泌大量雌二醇,而GF和FSH联合使用时胚胎卵巢的培养早期雌二醇分泌水平显著低于FSH+A处理组(P<0.05)。结果提示EGF协同FSH促进小鼠胚胎卵巢卵泡体外生长发育;同时EGF抑制SH诱导的雌二醇分泌,其促卵泡发育作用可能与雌二醇的合成不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生长、发育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建立了许多培养体系。本文结合我们近些年对小鼠胚胎卵巢卵泡发育研究结果简要综述当前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AngII在小鼠卵巢中的定位,结果表明:AngII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内、外膜细胞,卵母细胞及其透明带上,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未见着色,卵巢黄体,基质和血管上亦见有AngII强免疫反应物。在成年小鼠或PMSG处理48h的性未成熟小鼠卵巢上,少数有腔卵泡靠近卵泡腔侧的颗粒细胞中也检测到AngII免疫阳性着色,推测AngII在卵泡的发生、发育、卵泡退化和黄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  相似文献   

5.
家畜类腔前卵泡的体外分离方法和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在哺乳动物体内,启动卵泡生长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卵泡的体外培养遇到较大困难;由于不同物种卵泡的成熟时间和调节机理有较大差异,因此它们的体外培养技术还不能通用。在过去的几年,不同动物的卵泡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对卵泡的发育过程也有了很好地了解,但是获得高质量的成熟卵母细胞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啮齿类的腔前卵泡已能经体外培养发育至有腔卵泡期,而且从有腔卵泡分离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已能产生新的个体。但家畜类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体系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探讨早期卵泡的发育特征,建立成功的体外分离方法和培养体系是开发家畜类卵巢资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受精胚胎作供体、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作受体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核移植方法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黄牛卵巢中抽取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Shietal,Then-oyenoloy,1991,35;271)进行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获得IVM如母细胞和IVF胚胎。体外受精用精液为奶牛精液。在IVM23~24h$母细胞去核后用作受体卵,体外发育到8~32细胞期的IVF胚胎用作核供体.去核后的卵母细胞分两组:!.在W26h(或30h)用80V/mm40μs电激活两次,然后注入供体胚胎卵裂球,IVM32h(或36h)进行电融合;Ⅱ.注卵裂球前不激活,在IVM31h进行电融合。两组融合条件相同(80V/mm40μs×2,间隔1s),融合液为0.3M甘露醇+0.05mMCaCl2+0.1mMMgSO4+10mM组氨酸。融合印在颗粒细胞单层培养滴内共培养,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卵裂结果。经体外培养5~8d后发育到桑椹和囊胚的核移植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奶牛子直角内。2个月后直检妊娠情况。本研究结果如下:Ⅰ组操作后存活率(9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报道了细粒棘球蚴生发展细胞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学研究结果及SDS-PAGE结果,将原头节可溶性抗原,生发展可溶性抗原,囊液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用原头节人工感染Balb/c小鼠制备阳性鼠血清,再用生发展细胞系可溶性抗原以间接ELISA法进行检测以观察该抗原的反应原性;用pAg,gAg,SHF以及生发展分泌抗在分别对曾反种过细胞系细胞的Balb/c小鼠的血清进行检测,以了解细胞系抗原  相似文献   

8.
根据母牛卵巢黄体发育状态将实验用卵巢相应地划分为早期黄体(ELP)、功能黄体(LP)和退化黄体(LLP)三个试验组(实验1);实验2则按实验卵巢上卵泡的表面直径大小划分为小于2mm,2~6mm 和大于6mm 三组.采用注射器抽取法采集卵泡里的卵母细胞,然后按 Lu 等报导的方法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受精卵继续在体外条件下培养到囊胚阶段。实验2还进一步观察了囊胚体外发育到孵化囊胚的比率。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发情周期阶段的牛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后,各组体外受精分裂率(74.3%~78.4%)及体外囊胚发育率(27.7%~31.3%)均无显著差异;而来自表面直径小于2mm 卵泡的卵母细胞,其体外受精分裂率和体外囊胚发育率均显著地低于2~6mm 及大于6mm 组(P<0.01);来自直径大于6mm 卵泡的卵母细胞受精后的早期胚胎体外囊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表明卵泡及其卵母细胞在体内的发育程度对其后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进一步发育的能力只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牛卵泡液(BF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的BFF,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囊胚发育率(45.1%比28.2%,P<0.05),虽然该处理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受精分裂率无明显影响(87.5%比87.5%)。然而,当BFF在成熟培养液中的浓度提高到40%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受精分裂率(68.6%)和囊胚发育率(16.6%)均明显下降(P<0.05)。来自不同大小卵泡(2~5mm,5.1~8mm和大于8mm)BFF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效果无明显差异,只是来自大于8mm卵泡的BFF将卵母细胞粘在一起,明显地降低成熟培养后的可用卵母细胞数。在成熟培养液中加入激素(2.5×103iu/L促性腺激素(HCG),50iu/L促乳素,0.05mg/L胰岛素、睾酮和雌二醇)对BFF的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效果无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BFF可促进牛卵母细胞获得胚胎发育能力,BFF的这一作用与其来源的卵泡大小和激素的存在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生长因子(EGF,PD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中,将卵母细胞平均随机的放入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2.5,25,50μg/L的成熟培养液和对照组中。实验2:在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过程中,将受精卵平均随机分配入5个不同培养液的处理组:(1)TCM-199+10%阉公牛血清(SS);(2)TCM-199+EGF+PDGF;(3)TCM-199+EGF;(4)TCM-199+PDGF;(5)TCM-199+无生长因子、其中EGF:50μg/L,PDGF:0.1μg/L。2,3,4,5组有0.1%PVA和0.3%BSA,并与颗粒细胞单层协同培养。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方法与Lu等(1987)报道的相同。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与对照组无差异(89.0%,92.4%,P>0.05),而浓度为0,2.5,25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6%,82.3%,84.3%,P<0.05),在囊胚率和第7d一级胚胎率上各组均无差异。EGF在体  相似文献   

11.
小鼠卵巢内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了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在小鼠卵巢内的发生时相,研究发现15日龄的胎鼠卵巢内即存在P450(SCC)的免疫染色;出生前后卵巢内的基质细胞和前体颗粒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450(SCC)的免疫染色,伴随卵泡发育,产后10d的小鼠卵巢次级卵泡膜细胞开始出现P450(SCC0的免疫染色,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临近性成熟小鼠卵巢内较大的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也开始出现P450(SCC)的免疫染色。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P450(SCC)在卵巢内的发生时相和表达模式;产后小鼠卵巢内P450(SCC)伴随次级卵泡膜细胞的形成而发生;优势卵泡排卵前的成熟发育进程中壁层颗粒细胞逐渐获得表达P450(SCC),进而分泌孕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体细胞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在受精液中添加5%或10%的牛卵泡液(BFF)明显降低牛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分裂率(38.3%和40.4%比对照87.5%,P<0.001)和囊胚发育率(17.4%和8.3%比对照40.4%,P<0.001)。然而,在受精液中加入50%的内膜细胞受精条件液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囊胚发育率(43.1%比34.8%,P<0.05),虽然该处理对牛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分裂率无明显影响。在体外受精系统中加入颗粒细胞的受精条件液,新鲜的输卵管细胞,输卵管细胞的单层细胞或输卵管细胞的受精条件液对牛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及囊胚发育率均无明显影响。相反,新鲜输卵管细胞组获得较低的分裂率(81.7%)和囊胚发育率(32.2%)。这些结果表明:BFF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具抑制作用,而内膜细胞的条件液则具促进效应。BFF的这种受精抑制因子可能来自血清而不是卵泡细胞。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生物频谱辐射对小鼠又桑椹胚玻璃化冷冻后体内外发育的影响,并采用荧光染色法对经生物频谱辐射前后的胚胎进行整胚细胞计数,以评估生物频谱对冷冻损伤的恢复程度。结果表明:在EFS40玻璃化溶液中处理1min一步法冷冻保存的胚胎,解冻后经生物频谱辐射,其发育率由对照组的54%提高到98%,差异极显著。冷冻胚胎辐射后移植于同期化处理的受体子宫中,妊娠率和产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试验探索能否用自行采集、价廉的成年牛血清(发情母牛血清OCS和阉公牛血清SS)来代替犊牛血清(FCS)。试验1,比较OCS和FCS及其2种浓度(10%和20%)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OCS影响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效果与FCS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均达到90%以上)。同时,2种浓度间亦无显著差异。试验2,比较不同浓度的OCS(0,1%,5%,10%,20%,50%)对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胚胎的总囊胚率及7天龄囊胚率随着OCS浓度从0到20%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浓度增至50%时囊胚率则有下降之趋势,然而与20%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试验3,探讨能否利用采集简单且价廉的SS来代替OCS,进行了SS与OCS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两阶段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SS亦完全可以替代OCS。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屠宰场牛卵巢为材料,研究了卵泡大小和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泡在小和卵丘细胞直接卵母受精后的发育。直径为2~8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后,卵裂率(60.9%VS37.0%,P〈0.05)和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56.0%VS38.0%,P〈0.05)明显高于直径小于2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而直径在8mm以上的卵母细胞卵裂率显著低于2~8mm卵泡、  相似文献   

1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作为胚胎干细胞培养的饲养层细胞,受到细胞代次等因素限制,需要长期反复制备,消耗大量的实验动物。寻找可替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支持干细胞生长增殖的稳定细胞系,对于降低干细胞的培养成本和减少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L-Wnt3a细胞是一个能够稳定向细胞外分泌Wnt3A蛋白的永生细胞系,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支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本研究探讨L-Wnt3a作为饲养层细胞对于小鼠(Mus musculus)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以及该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无饲养层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浓度为10μg/mL,作用4 h时,可显著抑制L-Wnt3a细胞的体外生长而不影响细胞的活力。用该细胞制备饲养层,原代分离、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利用L-Wnt3a细胞制备条件培养液进行胚胎干细胞的培养,结果显示,L-Wnt3a条件培养液可支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在无饲养层条件下自我增殖,该条件下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Oct4、Sox2、Nanog、E-cadherin(E-CAD)和SSEA-1多能性因子,并能够在体内、外分化为3个胚层,形成嵌合体后代。L-Wnt3a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能够成功分离获得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避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存在的代数限制、制备繁琐等问题;并且LWnt3a条件培养液可以在无饲养层条件下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饲养层细胞对胚胎干细胞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胚胎密闭培养是空间胚胎发育研究的基本条件,在胚胎密闭培养中,培养液适宜的氧含量对早期胚胎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两种氧气比例不同的标准气和两个充气时长,对胚胎培养液进行标准气充气,研究标准气的氧气比例和培养液充气时间对密闭培养小鼠(Mus musculus)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胚胎密闭培养前,使用由5%O2,5%CO2,90%N2或7.5%O2,5%CO2,87.5%N2组成的高纯标准气对胚胎培养液分别充气120或150 min,以不充气密闭培养和常规微滴培养为对照组.在培养开始后24和48 h检测胚胎过氧化物;培养96和72 h时检测胚胎缺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培养72和96 h时统计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并进行囊胚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利用氧气比例为7.5%的标准气对胚胎培养液充气120 min组和充气150 min组的胚胎在培养24 h时能够检测出过氧化物累积;5%O2标准气充气120min,5%O2标准气充气150 min和7.5%O2标准气充气120 min组胚胎,在培养96 h时可检测到HIF-1α阳性,而不充气密闭培养组在培养48 h时即可检测到HIF-1α阳性;5%O2标准气充气120或150 min,7.5%O2标准气充气120或150 min时,密闭培养胚胎均能获得较理想的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培养72 h时,5%O2标准气充气120 min组的囊胚发育率(92.63±0.89)%高于其他3个充气密闭培养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充气密闭培养组囊胚发育率(57.04±10.04)%显著低于各充气密闭培养组(P<0.05),微滴培养组囊胚发育率(98.67±1.33)%显著高于7.5%O2的标准气充气120 min组((87.15±2.35)%,P<o.05).培养96 h时,各充气密闭培养组及微滴培养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不充气密闭培养组(P<0.05).各充气密闭培养组胚胎体外培养72h后,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96 h时,5%O2标准气充气120 min组密闭培养胚胎的囊胚细胞数(114.12±3.66)显著高于其他充气密闭培养组和不充气密闭培养组(P<0.05),与微滴组(110.56±5.24)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由5%O2,5% CO2和90%N2组成的标准气对胚胎培养液持续充气120~150min时,可较好地支持密闭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并完成囊胚的孵化.本研究确定了小鼠2-细胞胚胎密闭培养适宜的标准气O2比例和充气时间,完善了胚胎密闭培养体系,为建立适宜于小鼠早期胚胎空间发育研究的密闭培养体系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用改良的McCoy's 5a无血清培养液(含20 mmol/LHepes、3 mmol/LL-谷氨酰胺、0.1%BSA、29 ng/mL睾酮、2.5μg/mL转铁蛋白、100ng/mL胰岛素和4ng/mL硒),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250μL培养液的条件下,研究了卵泡的入培直径及共培养卵泡数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Ф>130μm的腔前卵泡成腔率、成活率及发育率高于Ф<130μm的其它两组(60μm<Ф<130μm和Ф<60μm)腔前卵泡(P<0.05);每孔1个和每孔2个卵泡培养有利于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体外培养15 d时,每孔1个和每孔2个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平均增长值显著高于每孔3个卵泡共培养组(P<0.01).体外培养10 d后成腔率、发育率和成活率均高于每孔3个卵泡共培养组(P<0.05).说明在此无血清培养系统中,卵泡的直径越大,在体外培养时成活率越高,生长和成腔越快.同时,共培养卵泡数不能超过3个.  相似文献   

19.
来源于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牛早期胚胎与不同细胞的单层细胞共同培养,以检测不同阶段胚胎的细胞数。本研究共检测了3153枚桑椹胚和囊胚。通过体外培养4~10d,不同阶段的胚胎,早期桑椹胚、紧凑型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待扩展囊胚、扩展囊胚、待孵化囊胚和孵化囊胚,经检测其细胞数分别为:45,69,70,88,103,127,139和151。第9d的囊胚细胞数比第7d或第8d的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然而,不同等级的囊胚的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同时,细胞数少的胚胎发育也慢。通过囊胚免疫法检测,第7d、第8d和第9d回收的扩展囊胚的细胞数分别为66,60和52。此外,虽然在子宫内膜细胞或输卵管细胞-子宫内膜细胞的单层细胞上的囊胚发育慢,且发育率低,但其细胞数与在其它单层细胞上发育的囊胚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体外化培养出来的囊胚细胞数也能达到体内囊胚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水牛和小鼠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旨在找出一种水牛和小鼠腔前卵泡的有效分离方法。实验一分别用梳刮法、剪碎法和显微分离法分离回收水牛卵巢腔前卵泡;实验二采用梳刮法分离水牛胎牛、青年牛和成年牛腔前卵泡;实验三分别用浓度为0(CK)、0.02%、0.04%、0.08%的胶原酶消化水牛卵巢20 m in,然后采集腔前卵泡;实验四采用梳刮法、剪碎法和显微分离法分离小鼠卵巢的腔前卵泡。结果表明,梳刮法能有效地分离回收水牛和小鼠卵巢的腔前卵泡。该法分离水牛卵巢所得腔前卵泡的原始卵泡最多,次级卵泡最少,而分离小鼠卵巢所得腔前卵泡的次级卵泡最多,原始卵泡最少;水牛胎牛卵巢可分离得到较多的腔前卵泡;酶消化有助于提高剪碎法的腔前卵泡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