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目前奶牛乳房炎的检测大多是采集奶牛乳汁进行理化性质检测,该方法对检测环境有着较高要求,且检测周期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奶牛乳房炎的自动检测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根据数据的传感器类型,从视觉传感器、自动挤奶系统与其他传感器3个方面阐述了奶牛乳房炎自动检测的研究进展。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奶牛乳房炎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乳房热红外图像和基于乳汁图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较大程度上保障了动物福利,但检测精度有待提升;基于自动挤奶系统(automatic milking systems, AMS)的奶牛乳房炎自动检测方法利用AMS获取乳汁信息,然后构建乳房炎检测模型,该方法检测误差较小,但成本较高;基于其他传感器的奶牛乳房炎检测方法采用独立研发的传感器获取乳汁数据,预测乳房炎发病情况,该方法操作简便,但使用不同传感器构建的检测模型精度差异较大。该文还探讨了目前奶牛乳房炎自动检测领域存在的精度低、实时性差、自动化不足等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展奶牛乳房炎自动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对泰州市3个奶牛场572头泌乳牛的乳房炎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69%,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为56.64%,乳区阳性率为33.8%,其中临床型:隐性=1:7.36。从65份确定患有乳房炎的奶样中共分离获得8种细菌、156株分离株,且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42.31%、23.08%、8.97%、6.41%、5.13%和1.28%。该项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泰州市乳房炎发病情况,同时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和研制乳房炎治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可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牛奶品质,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从多方面加强对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高奶业经济效率已势在必行。基于此,综述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各项治疗措施,为提高奶牛养殖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最终目的在于保障奶牛养殖户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牛粪再生垫料生产过程中物料特性及致病菌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垫料生产方式因工艺差异导致垫料存在生物安全隐患,不利于垫料技术的推广,滚筒发酵具有高温、快速等优势,探讨其垫料生产过程的致病菌变化特征,可为解决产业问题提供支持。该研究以滚筒好氧发酵生产牛粪再生垫料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夏季和冬季垫料生产过程中滚筒不同位置处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氏菌)数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物料的理化特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夏、冬季滚筒发酵生产牛粪再生垫料过程中筒仓内温度较稳定,滚筒内部温度可维持在65 ℃以上;成品垫料的含水率均低于45%;链球菌和克雷伯氏菌在垫料成品中均未检出,夏季垫料成品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数量高于冬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理化指标中影响致病菌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为滚筒温度,其次为总碳。该研究为滚筒发酵生产牛粪再生垫料的技术应用及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健康与牛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健康养殖的监控重点,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奶牛乳区温度分布测量与乳房炎识别方法。通过现场采集的健康与患病共189头荷斯坦奶牛挤奶前后的后乳区热红外图像样本,提出了左右后乳区自动识别方法,确定了后乳区的特征区域及识别乳房炎的数据最佳采集时间为挤奶前。通过线剖法获取奶牛特征区域内的温度值点,建立乳区温度分布拟合方程,经分析发现91.9%的健康奶牛乳区温度拟合线的斜率小于0,斜率范围为-0.083~-0.001;92.1%的患病奶牛乳区温度拟合线的斜率大于0,斜率范围为0.001~0.093,可根据温度拟合线斜率的正负实现奶牛乳房炎的自动识别。与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健康奶牛左右后乳区的识别准确率均值为76%,患病奶牛的左右后乳区识别准确率均值为75%。该研究提出的方法为牧场奶牛健康管理与乳房炎的快速在线识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 ,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但牛的疾病防治也是整个饲养环节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奶牛的乳房炎、子宫炎和蹄叶炎这三大常见病 ,一旦感染 ,难以短期内治愈 ,给奶牛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现将这 3种常见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奶牛乳房炎1.1 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 ,能有效的预防乳房炎 ,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具体使用方法为 :肩部皮下注射 3次(每次 5ml) ,第 1次在牛干奶时注射 1针 ,3 0天后注射第 2针 ,并于产后 72小时注射第 3针。1.2 乳头药浴停乳或临产…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乳房在化学、微生物或物理等的刺激之下所发生的一种疾病,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基于此,立足于PCR法的发展现状,就PCR发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强化对PCR的发展及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调查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状况,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牛乳中药物的残留。本研究从国内7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纯化与鉴定出95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小鼠(Mus musculus)致病性试验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95株大肠杆菌共鉴定出37种血清型,覆盖了54株分离株,另有2株自凝,39株未鉴定出型,较常见血清型为093和09;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小白鼠剖检可见明显病变;95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中的8种药物耐药率超过50%,青霉素的耐药率甚至达到100%,同一菌株最多耐药14种,最少耐药2种,耐药6种以上菌株占到51.58%。表明,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血清型比较复杂,且对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存在着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制和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自然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浆蛋白的表达变化,经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了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其感染的奶牛.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奶牛和乳房炎奶牛的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PDQuest 8.0软件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鉴定.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奶牛血浆中有10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改变,其中6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结合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等4种蛋白.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奶牛血浆结合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表达量增加.ELISA法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的结果也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血浆结合珠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结果提示乳房炎奶牛血浆蛋白的变化可为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炎症的应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NUPR1基因在奶牛乳房炎中的表达及分布规律,通过构建脂磷壁酸(LTA)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体外炎症模型,以奶牛核蛋白1(Nucleus Protein 1,NUPR1)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测定NUPR1在患病奶牛乳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炎症相关因子、NUPR1基因及其上下游基因在奶牛乳腺炎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规律。qRT-PCR和WB结果显示,IL-1β、IL-6、IL-8和TNF-α在乳腺病理组织及细胞炎症模型中均极显著上调表达(P<0.01),NUPR1在奶牛乳房炎病理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表达(P<0.05,P<0.01),同时,DNMT1下调表达,KLF4、SESN2和SOCS3基因上调极显著表达(P<0.01)。IHC结果显示,NUPR1主要表达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并且在奶牛患病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NUPR1基因在乳房炎病理进程中的调控机理提供了试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概述,部分先进措施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饲养奶牛是发家致富的重要门路,但在饲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病症侵害。如乳房炎病是危害奶牛生产最常见的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导致了正常奶生产,而且还严重影响奶的质量和产量。一般多发生在泌乳期,其表现是乳腺发生不同性质的炎症,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奶牛隐性乳房炎难以防治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检测系统。通过电脑与USB摄像头采集牛奶p H测试纸图像,提出了一种融合颜色特征与形态学处理的分割方法,分割化学反应区并获取RGB值,使用Foss5000牛乳体细胞分析仪得到牛奶体细胞实测值,采取幂回归法建立RGB值与牛奶体细胞数的预测模型,并基于Android技术开发了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牛场实测20组数据试验结果显示,牛奶体细胞数估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70,估测平均相对误差为3.67%,标准差为1.88%。系统估测牛奶体细胞数较为准确,可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最严重的疾病,并对奶牛(Bos taurus)泌乳性能和生产寿命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索乳铁蛋白基因(lactoferrin gene,LF)5'非翻译区(untranslating region,UTR)多态性对荷斯坦牛生产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根据LF基因5'-UTR区序列,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和高SCS样本各20个样本进行SNP筛查,在此基础上利用飞行质谱法对866头中国荷斯坦牛LF基因5'-UTR区-131CT和-28AC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所检测牛只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泌乳相关性状记录、临床乳房炎和生产寿命等信息,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生存分析的Cox回归等方法分析以上SNP位点对泌乳性状、临床乳房炎发生次数和生产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LF-131CT位点对SCS和乳糖有极显著影响(P0.01),LF-28AC位点对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乳糖和总固体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LF-28AC位点对奶牛生产寿命有显著影响(P0.05),CC基因型个体生产寿命显著低于AA基因型。LF-131CT对生产寿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LF-131CT和LF-28AC对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延长生产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可为奶牛的抗病育种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基因作为内源性抗氧化防御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在抗肿瘤、抗炎症、抗衰老、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SOD2基因在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Ovis aries)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实验选取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各3只,采集乳腺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D2 mRNA与蛋白在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SOD2蛋白进行定位。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乳腺组织中均有SOD2基因的表达,且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组织中该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乳腺上皮细胞均有SOD2阳性表达,且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该蛋白的阳性反应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SOD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绵羊乳房炎发病机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是一个遗传力很低的数量性状。奶牛的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是由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得来(SCS=log2 SCC),与乳房炎有较高的遗传相关(0.60~0.80)(Banos et al.,1990),是目前对奶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共患性疾病,病原菌感染是大多数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随着我国奶山羊养殖方式逐渐规模化、工厂化,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生对相关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基于此,对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分类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南市农科所的气象资料与淮南乳品公司奶牛场奶乳房炎发病的情况分析,发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与乳房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巢式PCR检测无乳链球菌16Sr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引起的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隐性型,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和快速的巢式PCR方法用于检测奶样中的无乳链球菌。利用链球菌属(Sgeptococcus)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作为链球菌属的阳性控制,在保守区内的可变区设计无乳链球菌特异的引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增菌培养,简便、快速提取DNA和特异性PCR反应,可以检测到奶样中1CFU/mL的无乳链球菌,可以用作牛群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早期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用脂质体法将含有人β防御素3(hBD3)和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B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阳性细胞,将这些转hBD3基因的阳性细胞作为核供体移入牛去核卵母细胞,进行PCR鉴定,获得转基因克隆胚,再将这些转基因克隆胚移入64头受体牛子宫,现有21头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受体牛妊娠3个月。本研究为获得转人β防御素3(hBD3)基因牛克隆胚、制作转基因克隆牛,及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供了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