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东省肉桂产业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广东省肉桂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0%以上。随着政府加大对肉桂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肉桂种植区肉桂产品研发能力得到加强,肉桂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产业技术水平、产品加工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肉桂成为广东省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深入基层,对肉桂产业现状、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分析广东肉桂产业现状以及当前肉桂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广东省肉桂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株人工林优树周围的标准地每木实测数据,对小标准地和大树选优法作了比较;根据31株优树的选优结果,比较了1~5株大树选优法间的相关关系,大树法间相关都显著,但以3株法为最好,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各地选择的3183株优树的数量指标作了比较,对不同种子区选优标准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选优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选优方法入手,确定用三株大树法选优的前提下,研究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胸高直径选优指标(d优/d对)、树高选优指标(h优/h对),材积选优指标(U优/U对)于年龄的指数回归式: 又依选优林分为单位,计算优树指标标准差(δ_(n-1)),用标准差的概率分布划分等级,编制了日本落叶松直径、树高,材积的选优指标分级表。避免用直径、树高,材积3个因子对一株优树分级时,出现等级不协调的可能,而进一步用判别函数综合建立了20—30A、40—50A的直径,树高、材积指标判别函数方程: I_(20-30A)=-0.160236X_d-X_h-0.08712X_a (1) I_(40-50A)=0.824328X_h-X_h-0.659566X_v (2) 为了应用方便,根据判别函数方程确定了优树等级综合判别值,从而对初选优树进行等级判属,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4.
刘永华  崔勇  吕辉  江伦  黎毅 《广西农学报》2012,27(2):93-95,98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国内外肉桂生产现状,特别是桂皮、桂油出口自;盟国家市场贸易的现状,对我国肉桂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强肉桂品种选育种研究,提高肉桂种管水平和品质;提高肉桂产品加工水平,增加肉桂产品的附加值;制定优惠政策,推进肉桂产业化经营;建立肉桂市场预测预报系统。开拓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肉桂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肉桂生产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在国际贸易上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如何将这种优势进一步转变为现实的市场优势 ,通过全面了解我国肉桂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趋利避害 ,才能促进我国肉桂产业的健康发展。1 肉桂出口商品结构肉桂全身是宝 ,目前我国肉桂出口商品中 ,初级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肉桂出口品种主要有桂皮和桂油 ,还有桂碎、桂芯条、桂枝粒、桂盅等副产品。 2 0 0 0年我国桂皮和桂油出口数量占总出口量的 95 %左右 ,其它副产品每年出口量为 30 0吨左右 ,主要用作药材。见表 1。  表 12 0 0 0年中国肉桂产区…  相似文献   

6.
浅议灵武长枣品种选优及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当前灵武长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鲜食枣的发展趋势一要求优质大果型品种,说明灵武长枣品种选优及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枣品种的选育方法和灵武长枣必须采用单株选优的原因;介绍了灵武长枣品种选优的进展情况,灵武长枣的品种核定和品种选优相关的问题一育苗和关键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肉桂早期在我国广泛种植,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性.该文介绍了肉桂丰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肉桂高产高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肉桂全身是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从肉桂的生长习性、选地整地、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肉桂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以期为中药材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品艾  丁素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547-13548,13551
[目的]研究肉桂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肉桂挥发油的还原力、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还原力的测定表明,肉桂挥发油(0.06%)与Vc(O.02%)相比较,效果相当(α=0.01);肉桂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论]肉桂挥发油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据越南《工商报》报道,越南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肉桂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目前,肉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对越南肉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印楝农药原料林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31个样区、5-7年生印楝人工林全林普选基础上,提出了印楝药用原料林优树选择方法,优树选择的标准:(1)种子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总含量>0.8%;(2)株产果实数与林分优势木平均株产果实数相当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株产果实数的106%;(3)地径与林分优势木平均地径相当或超过林分平均木地径的16%;(4)无病虫害、旱害和冻害症状。  相似文献   

12.
观赏型南方红豆杉优树选择标准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树选择是人们短期内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别应用5株优势木平均法及观赏价值评价方法对6株10~12年的预选树进行分析比较,建立了评价因子的5级评分标准和观赏价值的分级标准的评价体系,制定出观赏价值法的观赏型南方红豆杉选优方法,并确定3株Ⅰ级优树。  相似文献   

13.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滇西南地区9个县的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优树60株,优势木300株。经配对t检验法分析,确定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的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高的16%,胸径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5%,材积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材积的80%,利用此标准,对初选的6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选择出Ⅰ级优树21株,入选率35%,Ⅱ级优树13株,入选率21.7%。  相似文献   

14.
响叶杨群落结构与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响叶杨次生林中,当树龄达到15a以上时,可采用优势木对比法和绝对值生长量法选择优树。其无性繁殖,可采用埋根促萌,退接复壮,组织培养等方法幼化处理后的嫩枝扦插,生根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林资料,分析和探讨了优势木、精选树的选择效果及遗传增益,并提出了合理的落叶松育种策略。优势木、中等木、劣等木3个等级的自由授粉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10个性状家系间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亲本与子代性状相关也不显著,说明表型选择效果一般。优势木自由授粉子代树高、材积、冠型、干型等性状遗传力虽处于中低等水平,但优势木材积、树高等性状值仍具有一定优势,在早期缺少结实等数据情况下,还应重视优树选择。15年生时,精选树与优势木相比优势十分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大4.8%、9.9%和23.2%。由于落叶松生长性状早晚相关显著,应采取能够获得遗传增益较高的1.5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策略来大量生产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16.
对崎峰茶金矿废弃地破坏区自然恢复植被及周边未破坏区自然植被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为废弃地植被修复的植物材料和群落配置模式提供建议。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研究地植被物种总计134种,隶属53科104属,均为乡土物种。其中破坏区自然恢复植被处于次生演替初期,总计物种55种;菊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等优势科草本对不良生境具较强抗性和适应性。未破坏区自然林是植被修复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总计物种88种,与破坏区物种构成具较大差异;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毛茛科、桦木科等;乔、灌层优势种分布的海拔梯度格局较为显著,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山杨等,灌木层优势种为六道木、小花溲疏、毛榛、卵叶鼠李、山杏等。稳定度指数法评价筛选出的13个典型原生植物群落对破坏区植被恢复的群落配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乔木层区系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 (天然栲树林ck 、择伐更新A 级、天然更新B 级、人促更新C 级和杉木林D 级) 对福建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ck 、A级和B 级乔木层都是以栲树为优势种, C 级顶极种栲树处于第二优势种, 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 D 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乔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树种。通过乔木层区系分析, 随着人为干扰尺度的加大, 乔木层种类组成、各科含种数和含属数、属的分布类型及与毗邻地区的共有种上升到B级或C级后下降或呈S型下降。特别是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优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和环境, 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ck 天然栲树林相距甚远, 目前较难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 其余更新方式将能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表3 图4 参9  相似文献   

18.
毛梾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年生的毛梾人工林分进行选优研究,采用优势木对比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根据单位面积结实量、单序果数、果实直径等9个数量性状的权重,制定出综合选优评分体系和优树入选的最低分数限。结果表明,入选优树性状优良程度较高,其中,结果枝率、百果重、单位面积结实量、单序果数的平均增益均达到25%以上,选择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林木在林分中的位置优劣状况,为林木分级提供新方法。以芦头国有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例,提出林木分级指数概念,筛选得到大小比数、健康指数、空间密度指数、混交度、交角竞争指数5个指标来构建林木分级指数计量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林木分级指数的计量模型为TCI=0.368 3(1-U)+0.279 2H+0.147 9(1-UCI)+0.136 4(1-D)+0.068 2M。采用等间距法得到每个林木等级的林木分级指数值分别为:优势木(0.75~1],亚优势木(0.5~0.75],中庸木(0.25~0.5],被压木(0~0.25]。运用指数计量模型计算得到芦头国有林场2个样地的林木分级指数均值分别为0.602 1和0.583 4,表明2个样地优势木和亚优势木均较多,林木总体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于2004年11月-2005年1月期间,采用样带法对贺兰山区石鸡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4个利用样方,结果表明:贺兰山石鸡(Alectoris chukar potanini)对植被类型具有选择性(χ2=453.17,df=3,P≤0.001),喜欢利用山地草原带,避免选择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χ2=195.76,df=6,P≤0.001),喜欢利用无树的栖息地,随机利用灰榆优势的栖息地,避免选择山杨、杜松、油松、青海云杉占优势和混合型的栖息地;对坡向(χ2=85.12,df=2,P≤0.001)选择性利用,喜欢位于阳坡的栖息地,避免利用阴坡的栖息地,对半阴和半阳坡随机利用;对坡位也具有选择性(χ2=44.93,df=2,P≤0.001),偏好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对中坡位随机利用。并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石鸡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低、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雪覆盖浅、低海拔为主要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