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利用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A.ferrooxidans ATCC23270)对自然铜进行生物转化,考察矿浆浓度,微生物接种量,系统初始pH,浸出时间以及温度对自然铜转化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法对A.ferrooxidans转化自然铜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自然铜最佳浸出工艺为矿浆浓度0.5%、系统初始pH值1.75、接种量10%、浸出时间15 d以及环境温度35℃,浸出率可达65.32%。初步获得了A.ferrooxidans转化自然铜的条件,为中药的炮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菜对土霉素的吸收及其植物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土霉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及其植物毒性.实验选取不同初始浓度的土霉素营养液(1、5、10 mg·L-1),培养18 d,结果发现,营养液中土霉素的浓度越高,生菜对土霉素的吸收量越大.土霉素浓度为1 mg·L-1时,根部表现出抑制作用.当土霉素的浓度高于5 mg·L-1.时,生菜根和叶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生菜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对部分微量元素(Fe、Cu、Zn、Mn)的吸收也受到抑制,这可能与土霉素的络合有关;土霉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土霉素为1 mg·L-1,营养液pH值5~8条件下,发现pH对生菜吸收土霉素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生菜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一株具有降解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W14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初始pH值、培养基配比、培养温度和转速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B.subtilis CW14摇床培养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值为7.0,培养基胰蛋白胨与酵母浸粉配比为10∶5,发酵温度为37℃,转速为200 r·min-1。在此条件下培养,其菌体密度最大可达1.56×108cfu·m L-1,OTA脱除率达83.9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从阿魏根际中筛选分离获得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研究其对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及种子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浓度PGPR菌液对新疆加工番茄里格尔(87-5)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新疆加工番茄里格尔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菌液A25处理番茄种子在OD600 nm处吸光值0.5、浸种4h,发芽势最好,发芽势为(60±4.0);,种子α-淀粉酶活力值是4.454 7 mg/(g·5 min);菌液T129处理番茄种子在OD600 nm处吸光值0.25、浸种4h,发芽势最好,发芽势为(62±2.0);,种子d-淀粉酶活力值为3.570 mg/(g·5min).[结论]经PGPR菌液处理里格尔后,种子淀粉酶活性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出现峰值后递减.  相似文献   

5.
硅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培养液指标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Si(0、30、80、130、180 mg·L-1SiO2)在4.0 mg·L-1Cd2 浓度胁迫下对水稻幼苗培养液中的Si、Cd含量、pH值及其下降值、根系细胞K 外流量和根、茎叶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量的Si可通过在水稻体外(培养液中)与Cd相结合,形成了Si-Cd络合物,从而束缚了Cd的活性,使培养液中有效Cd含量明显下降.降低了Cd对水稻幼苗的毒性.最终抑制水稻对培养液中镉的吸收.此外,随着培养液中SiO2浓度的加入,根系细胞K 外流量极显著(P<0.01)降低,培养液中的pH值下降,说明si可以减轻Cd对水稻根系细胞质膜的伤害,使细胞质膜透性下降,从而保护了水稻细胞膜不受Cd的破坏.进而增加了水稻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PGPR生物菌肥,以6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OD_(600))和IAA产量为评价指标,对红椒根际促生细菌(PGPR)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溶液pH值和装液量等因素对PGPR菌株生长和IAA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35℃、发酵液pH值6、装液量50 mL;各因素对IAA产量的影响顺序为装液量培养时间溶液pH值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7.
环流型光生物反应器光合产氢运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环流型光生物反应器,利用光合细菌产氢优势菌群,以猪粪污水为产氢基质,从污水基质浓度、温度、光照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方面探讨了环流型光生物反应器光合产氢稳定运行的工程控制参数。研究表明,产氢量随基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考虑到工业化应用,其基质浓度一般为5000mg·L-1;温度对产氢量有显著影响,其最适运行条件为(30±1)℃;光照强度高于1000lx时比低于1000lx时的产氢量显著提高,光照强度为1600lx时产氢量达到最大;反应器运行时适宜产氢的pH值在6.5~7.5之间,当pH值为7.0时产氢量最大;该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其氧化还原电位始终稳定在Eh=-250mV。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探讨反应进行时间、pH值、壳聚糖初始浓度、腐殖酸初始浓度、各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去除溶液中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是6;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壳聚糖的浓度为20mg·L-1,吸附20 min时去除率即达到8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150 mg·L-1),Ca2+、Na+、K+的存在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相似文献   

9.
以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该灭活疫苗浓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波长为600 nm处无菌生理盐水及稀释后的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均无特征吸收峰,吸光度变化平缓,此时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的吸光值(X)与其浓度(Y)呈正相关(r =0.998 3,df=6,P<0.01),其关系曲线为:y=11.277x-2.022 9.无乳链球菌菌液经φ=0.4%甲醛灭活3h的A600值基本稳定;选择4名实验员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检测,结果显示所测疫苗A600值的RSD为0.5% ~1.2%,且符合上述相关性方程;说明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经甲醛灭活的无乳链球菌疫苗浓度,其结果较准确、重复性较好,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茶树紫色芽叶制备红茶浓缩液,利用其富含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稳定红色的特性,旨在解决冰红茶饮料呈红色不足的技术难题.研究表明:紫芽红茶浓缩液的固形物含量为28.72 g/L,花青素含量高达0.84 g/L,是绿芽红茶浓缩液的84倍.UV-Vis扫描表明:紫芽红茶浓缩液分别于274 nm和380 nm处有儿茶素类和茶黄素的2个强吸收峰,还在530 nm处有花青素的特征吸收峰,这与其呈色特征相关.在一般冰红茶饮料的酸性和浓度条件下,试样溶液的色价值为26.68±1.26.稳定性实验表明:紫芽红茶浓缩液对pH值、光照、加热及柠檬酸、蔗糖和少量食盐等饮料添加成分均有相当耐受性,其红色明亮稳定,显色与着色性好,可以满足冰红茶饮料的生产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盐酸改性膨润土对Cu(Ⅱ)吸附的最适吸附条件及最佳吸附性能,以期改性粘土矿物材料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六盘水某地区膨润土为原料,利用盐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探讨盐酸改性膨润土投加量、Cu(Ⅱ)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u(Ⅱ)吸附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盐酸改性膨润土对Cu(Ⅱ)吸附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Cu(Ⅱ)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pH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大;Cu(Ⅱ)的初始浓度增大,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加.最佳吸附条件为:Cu(Ⅱ)初始浓度100 mg/L,改性膨润土投加量1.0g,pH 7.0,温度40℃,吸附时间140m in时,该吸附条件下Cu(Ⅱ)的去除率可达98.2%.[结论]利用盐酸改性的膨润土吸附铜离子具有制作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进铁氧体法,石灰乳做中和剂,试验研究了不同FeCl_3/FeSO_4初始浓度、pH值、FeCl_3及FeSO_4加入量(Fe~(3+)/M~(n+)比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城市污泥用乙酸——双氧水淋溶浸出液中镉和铅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_3和FeSO_4初始浓度分别为0.1,0.05mol·L~(-1),Fe~(3+)/Cd~(2+)=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镉去除率为89%;浸出后的液体镉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晓烨  李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54-12957
[目的]比较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乙醇型发酵产氢的运行效果。[方法]以红糖为底物进行两种反应器的乙醇型发酵制氢,监测系统的产氢效能、产能效能、生物量以及COD去除率变化。接种污泥的生物量为15.21g/L,COD浓度分别为4000、6000、8000mg/L各运行30d,进水pH为7~8,水力停留时间为12h。[结果]HABR系统的产氢效能、产能效能、生物量以及COD去除率随COD的提高而上升,在COD为8000mg/L时分别达到了17.54mmol/(h·L)、45.13kJ/(h·L)、38.11g/L.42.87%。CSTR系统在COD为60130mg/L时效果最佳,产氢效能、产能效能、生物量以及COD去除率分别为13.26mmoV(h·L)、33.00kJ/(h·L)、19.91g/L、26.47%。随着COD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果显著下降。[结论]HABR在高有机负荷的条件下乙醇型发酵产氢效果整体优于CSTR,更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染色确定遗传转化率,对农杆菌介导的百子莲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百子莲遗传转化优化体系为:愈伤组织预培养7 d、菌液浓度(OD600)为0.9、侵染时间为5 min、预培养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50μmol.L-1、侵染菌液中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100μmol.L-1。在优化的转化条件下,可提高农杆菌EHA105菌株介导的百子莲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油松Piuns tabulaeformis纯林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纯林及两者混交林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选择邻苯二甲酸、ρ-香豆酸对油松盆栽幼苗进行了化感效应测试。结果表明:根际中检测到的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酯类和酚酸类。其中有机酸是数量最多且比例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在油松纯林、虎榛子纯林及混交林中有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63.82%,71.05%和69.12%;酯类分别占8.38%,12.65%和14.42%;酚酸类分别占整个组分的27.80%,16.30%和16.46%;酚酸类化合物检测到7种,包括羟基肉桂酸、ρ-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和ρ-香豆酸,混交林中没有检测到羟基肉桂酸。油松纯林中,7种酚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另外2种林型,除3,4-二羟基苯甲酸外,其余酚酸含量均为混交林的2.5倍以上,ρ-香豆酸达到8倍;与对照相比,应用外源ρ-香豆酸和邻苯二甲酸在质量浓度2.5 mg·L-1时对油松苗高和生物量均具有促进作用,化感响应指数为正值。随着2种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但ρ-香豆酸的抑制作用小于邻苯二甲酸。因此,混交林根际根系酚酸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其生长优于纯林的重要原因之一。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脱硫细菌的培养驯化、影响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生物滤塔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方法]采用生物滤塔处理恶臭气体H2S。[结果]在进气流量为5 L/min,停留时间为60 s,H2S进气浓度不高于130 mg/m3,生物滤塔最高容积负荷低于188.2 g/(m3.d)时,H2S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生物滤塔对H2S进气容积负荷变化的缓冲能力较强,在偶尔超负荷条件下运行,短时间内并不能使系统崩溃,pH值的降低并没有影响H2S的去除效率。[结论]生物滤塔对恶臭气体H2S的处理是完全可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功能菌型复合肥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以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种植环境下,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CF,600 kg· hm-2)、功能菌复合肥1(BF1,600 kg· hm-2)、功能菌复合肥2(BF2,6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1减量25% (25%BF1,450 kg· ...  相似文献   

18.
在批式培养试验中,以牛粪堆肥为天然产氢菌源,以酸解玉米秸秆为底物,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氢气。利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和初始底物浓度对酸解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其发酵产氢特性。在初始pH 6.0、底物浓度10g/L的产氢条件下,酸解秸秆的最大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为265.5mL/(g·TS)和7.9mL/h。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秸秆形貌进行分析,发现稀酸水解作用可以破坏秸秆的微结构,在发酵产氢过程中混合微生物可直接降解纤维素产氢。  相似文献   

19.
以酵母EGY4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12、16、20、24、30 h)、细胞状态(OD600)、电击电压(600、800、1 000、1 200、1 400 V)及不同质粒DNA用量(1、2、5、10、15、20μg)对酵母电击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20 h、OD600=1.4、电击电压为1 000 V、质粒用量为5μg时,该系统转化效率最高,为后续高效文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