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籽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树籽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了2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Z,Z)-9,12-十烷二烯酸(57.59%),9,12,15-十八烷三烯酸甲酯(8.65%),十八烷酸(6.56%),正十六烷酸(6.52%),β-谷甾醇(3.93%),(Z,Z)-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2.25%),其中还有少量桦木醇(0.50%);揭示了喜树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十味香鹿胶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对十味香鹿胶囊挥发油进行提取,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百分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柱为Agilent19091M-436型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程序升温:60℃,以10℃/min升至280℃,保持12min。进样口温度为280℃。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20~500amu。共检出33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22个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棕榈酸(54.107%)、顺-9-十八烯酸甲酯(8.092%)、反-9-十八碳烯酸(7.285%)、(Z,Z)-9,12-十八碳二烯酸(6.026%)、9-反十六碳烯酸甲酯(5.456%),同时鉴定出具有镇痛作用的丁香酚甲醚(0.172%)。十味香鹿胶囊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棕榈酸、烯酸以及烯酸甲酯类成分等。  相似文献   

3.
苣荬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苣荬菜挥发油成分,为苣荬菜功能性研究提供基础。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法检测苣荬菜挥发油,鉴定了27个峰,十六烷酸相对百分含量为34.208%、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相对百分含量为14.060%、棕榈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10.913%和7-十八碳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9.117%等。酸、醇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含量关系为:酸类>酯类>醇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测定阿魏菇中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的阿魏菇脂肪酸的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索氏提取与超声波提取的阿魏菇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但索氏提取的阿魏菇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较高。气质检测结果表明:索氏提取与超声波提取的阿魏菇脂肪酸的均含有十四烷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十五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油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索氏提取阿魏菇脂肪酸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43%、2.76%、14.84%6、3.41%、2.10%、16.46%1、6.46%,超声波提取阿魏菇脂肪酸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32%、2.49%、12.73%6、1.53%1、.14%、21.78%、21.78%。[结论]索氏提取法是一种较好的阿魏菇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096-109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蛋黄馏油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黄馏油中含有12种脂肪酸,主要为11-碳十八碳一烯酸甲酯(31.04%)、(Z)-9-十六烯酸甲酯(18.19%)、(Z)-9-十八烯酸甲酯(7.03%)、硬脂酸甲酯(6.01%)、亚油酸甲酯(4.46%)、棕榈酸(0.88%)、十七烷酸甲酯(0.67%)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0.72%;亚油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每日必须由食物供给,故为必需脂肪酸,其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蛋黄馏油挥发油中有19种化合物,主要为腈类化合物(49.95%)和烃类化合物(44.67%)。蛋黄馏油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有机腈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6.
分析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运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人工图谱解析,按各色谱峰的质谱裂片图与文献核对,确定锦灯笼根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4%.锦灯笼根茎主要成分为n-十六酸、十六酸甲酯、十六酸乙酯、(Z)9-十八碳烯酰胺、6,9-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9-二脱氢-9-甲酰异长叶烯、马铃薯螺二烯酮、)11-十六碳烯酸、5-十二烷基-2-呋喃酮、香橙烯-2-氧化物.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本研究为锦灯笼根茎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开口箭地上部位脂溶性成分,采用BF_3-CH_3OH和HCl-CH_3OH分别进行甲酯化处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比较2种不同甲酯化方法对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BF_3-CH_3OH甲酯化和HCl-CH_3OH甲酯化预处理后,经GC-MS测定和NIST2011谱库检索,分别从开口箭地上部位得到化学成分31种和25种,包括脂肪酸成分21种,共有成分13种,其中正十二烷酸、癸二酸、正十四烷酸、正十六烷酸、(Z,Z)-9,12-十八碳二烯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正十九烷酸的含量差异明显。正十三烷酸、肉豆蔻油酸、三甲基硅烷基肉豆蔻酸、(Z,Z)-7,10-十六碳二烯酸,(Z)-9-十六碳烯酸,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L-抗坏血酸-2,6-二十六烷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16-甲基十七碳酸均为首次从开口箭中分离鉴定得到。BF_3-CH_3OH甲酯化方法处理更适于开口箭地上部位脂肪酸的分析测定,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无壳瓜子中的挥发油组分,用GC-MS和Kvoat’s指数法对各种组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检测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3.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酯、1-十一炔、2,8-二甲基十一酸甲酯、正十八烷、十六酸甲酯、十八二烯-11,14-酸甲酯、正十八酸乙酯和十八二烯-9,12酸(z,z)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降脂宁颗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对降脂宁颗粒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检出10种成分,鉴定了10种,占挥发油总量的100%.相对含量超过5%的物质有棕榈酸(45.95%)、十六烷酸乙酯(27.91%)、十六烷酸甲酯(8.10%)、油酸乙酯(5.68%)  相似文献   

10.
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双版纳采集并且经过风干处理的琴叶风吹楠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测定种仁含油率,并对所提取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中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34株琴叶风吹楠种子种仁舍油率为52.48%~71.09%,平均62.97%,属高含油量种子,不同单株间含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油中含有17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几种酸分别是十四烷酸(70.19%)、十四碳烯酸(20.37%)、十八碳烯酸(3.95%)、十六烷酸(2.30%)、十八碳二烯酸(1.20%)、十二烷酸(0.63%),其他酸含量极低.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占73.51%,远高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一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植物.不同单株间含油量及成分存在差异,有望从中选出含油率高、特定成分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倩  佟玲  李文博  高钧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72-7073
[目的]为普洱茶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从普洱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其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顺式芳樟醇、植醇、十四烷、1,2,3-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己醛、二十一烷和苯甲醛,以上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1.43%。[结论]普洱茶挥发油中主要含醇类、酸类、醛类、烃类、酯类、杂氧类、芳香族、杂环类等7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观察,确定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在19:00~20:00,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活性粗提物的制取应在这一时段进行;(2)华山松木蠹象雌成虫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用甲醇和乙醇作为溶剂浸提雌成虫性信息素腺体,所得粗提物对雄成虫均显示引诱活性,甲醇浸提液显示出较强的活性;(3)采用GC/MS方法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性信息素粗提物均分离出12种化学物质.用甲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6种化合物,为十一烷、十二烷、十六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用乙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化合物5种,为十六烷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酸甲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大花罗布麻花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确定了其中6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2.0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双烯酸乙酯(24.21%)、(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11.43%)、二十八烷(6.27%)、软脂酸乙酯(5.98%)、正软脂酸(5.48%)、α-金合欢烯(4.99%)、二十五烷(4.27%)等。  相似文献   

15.
刺山柑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新疆野生刺山柑干果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7个峰,确定了其中5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4.19%,主要化学成分为 (Z,Z)-9,12-十八碳二烯酸(26.40%),棕榈酸(15.35%),十八碳-9-烯酸(11.41%),1,2-苯二酸二(2-甲基丙基)酯(5.7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41%),2-甲氧基苯酚(2.94%),肉豆蔻酸(2.67%),月桂酸(2.47%),(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3%),Z-11-棕榈酸(1.86%),α-吡咯乙酮(1.04%),棕榈酸甲酯(1.02%).以上1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7.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养心生脉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该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提取养心生脉颗粒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毛细管柱进行GC分析,用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31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25种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49.25%)、亚油酸(20.94%)、反式-9-十八碳烯酸(3.58%)和硬脂酸(3.28%)。养心生脉颗粒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烷烃、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17.
尹文清  冯华芬  段少卿  李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38-12140
[目的]研究毛冬青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及其利用价值,探讨不同溶剂回流提取毛冬青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提取毛冬青叶挥发性成分,以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毛冬青叶挥发油主要含有烃类、内酯类、脂肪酸、烯醇、苯丙素类等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较高为:异丁香油酚(28.967%)、二十烷(8.735%)、十九烷(8.225%)、二十四烷(7.929%)、邻苯二酸-(2-乙基)己酯(7.161%)、十八烷(6.380%)。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苯丙素类成分优于氯仿,而提取饱和烃及脂肪酸时,以氯仿为溶剂效果更佳。[结论]毛冬青叶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研究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毛冬青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卡鸡肌肉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卡鸡脂肪酸组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对安卡鸡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安卡鸡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7种,包括月桂酸、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8.55%;不饱和脂肪酸9种,包括11-十四碳烯酸、9.十六碳烯酸、9-十八碳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11-二十碳烯酸、10,13-二十碳二烯酸、7,10,13-二十碳三烯酸以及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1.4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3.58%,必需脂肪酸占23.04%。[结论]该研究为家禽肌肉中脂肪酸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峨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样法和TCT-GC-MS联用技术,对蛾眉箬竹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采集、鉴定及分析,共获碍4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0种成分,其中(z,z)-9,12-十八酸二烯甲酯含量最高、为27.23%;其次为13-二十二烯酸甲酯(13-三嵛烯酸甲酯),含量为18.25%.在40种成分中,有酯类15种、醇类6种、醛类8种、酸类8种、酮类2种、烯类1种,含量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4.13%、7.28%、4.65%、3.40%、0.42%和0.12%.  相似文献   

20.
贵妃鸡肌肉脂肪酸的GC-MS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合技术对贵妃鸡肌肉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 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 分比含量结果表明贵妃鸡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21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 种,分别是豆蔻酸,十五烷酸, 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占总脂肪酸的28.61%,不饱和脂肪酸(UFA)15 种,分别是十四碳一烯酸,棕榈 油酸,油酸,亚油酸,十七碳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11-二十碳一烯酸11,14 二十碳二烯酸8,11,14-二十碳三 烯酸,花生四烯酸(AA),芥酸二十二碳五烯酸(DPA)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酌-亚麻酸, 11,14,17-二十碳三烯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1.4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5.08%,必需脂肪 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