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3)予健脾补肾祛风法治疗.对照组(n=45)予芬必得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以及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C3)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敷为5、16、2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则分别为1、9、2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教、关节压痛指教、关节肿胀指教、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功能障碍指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及15m步行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C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ESR、RF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SR、RF、C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CRP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祛风法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疗及放疗的联合应用与化疗及二膦酸盐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应用放疗+化疗的治疗.22例患者应用化疗+二膦酸盐治疗.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化疗+放疗组缓解骨痛有效率94.7%(18/19),化疗+二膦酸盐组为95.2%,2组间缓解骨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放疗+化疗组骨转移疗效有效率为47.4%,化疗+二膦酸盐组为61.9%,2组骨转移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虽然缓解骨痛有效率无差异,但对减轻其他的骨相关事件,化疗+二膦酸盐组的效果要优于放疗+化疗组,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而言.选用化疗+二膦酸盐的联合治疗可能比选用化疗+放疗的联合治疗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LN分为西医组(n=24)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试验组,n=32),西医组用激素标准疗程、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搴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有效、无效、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6、12、2、2例,西医组则为6、10、4、4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Hc=4.808,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4%,明显低于西医组的75.0%(P〈0.01);试验组并发感染率为28.1%,西医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可提高疗效,使狼疮活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及降低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副作用,减少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提高微波对不同类型宫颈糜烂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3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波(A组)及宫颈炎康栓加微波(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对颗粒型与乳突型宫颈糜烂者的疗效优于A组(P〈0.05或0.01),两组单纯型患者的疗效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排液时间≤7d者以B组多于A组(56.8%vs25.0%).阴道排液时间为8或15d或〉15d者则以B组为少(P〈0.05或0.01);阴道出血量≥经血量者以A组为多(8.9%vs1.7%);A组的局部感染率明显高于B组(4.5%vs0,P〈0.05)。结论:对颗粒型、乳突型宫颈糜烂选用宫颈炎康栓加微波治疗,可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力素(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0)两组,治疗组在普通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力素治疗,对照组仅用普通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第二疗程化疗后心肌酶的变化、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平均心率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两组的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平均心率、心电图ST段的下移的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但两组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力素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急性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0.75%布比卡因1.8ml组(单药组,n=32)和0.75%布比卡因0.9ml加0.1%吗啡0.9ml组(复合组,n=32)。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运动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平均动脉压(MAP)比复合组下降更明显,2组分别有8例和2例需麻黄碱处理(P〈0.05);单药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复合组大部分病例为2~3分;2组恶心呕吐和尿滞留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由不同降压机制组成的小剂量四联复方降压制剂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常规剂量二联复方降压制剂比较。方法:1~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14例随机分组:Ⅰ组(n=102)服用硝苯地平(10mg)+阿替洛尔(25mg)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1号),1片/次,2次/d;Ⅱ组(n=108)服用卡托普利(25mg)+氢氯噻嗪(12.5mg)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2号),1片/次,2次/d;Ⅲ组(n=104)服用硝苯地平(5mg)+卡托普利(12.5mg)+阿替洛尔(12.5mg)+氢氯噻嗪(6.25mg)组成的四联复方缓释制剂(3号),1片/次,2次/d。观察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各组降压达标率、总有效率、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Ⅲ组达标率高于Ⅰ组和Ⅱ组(81.55%、64.29%、58.95%,P〈O.01)。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和Ⅱ组(89.32%、74.47%、73.68%,P〈0.01)。治疗8周后,Ⅲ组偶测血压低于Ⅰ组和Ⅱ组(P〈0.01)。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结果,Ⅲ组24h收缩压比Ⅰ组和Ⅱ组低(PdO.05),24h舒张压低于Ⅰ组(P〈0.01)和Ⅱ组(P〈0.05)。Ⅲ组头昏、头痛、面红、踝部水肿症状的发生率比Ⅰ组少(P〈0.05),干咳症状比Ⅱ组少(P〈0.01)。而Ⅲ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血常规与Ⅰ组和Ⅱ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四联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疗效优于常规剂量二联复方制剂,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H)加物理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n=38)单纯膝关节腔注射SH,B组(n=32)膝关节腔注射SH后加做物理治疗(起短波、电脑中频、音频)。结果:治疗2周后,A、B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Hc=2.698.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疗效差异显著(Hc=6.982,P〈0.01).以B组的疗效为优。治疗的第1周时,两组的疼痛数值变化无明显差异.但第2、3、4周均以B组的疼痛评分变化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7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而且SH关节腔内注射后加物理治疗(起短波、电脑中频、音频)效果优于单纯使用SH。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索波尔山羊羔羊超数排卵的可行性及体外受精效果。应用4种不同的促性腺组合,对16只7周龄的波尔山羊进行超排,并对采集的卵子实施体外受精。共获得卵母细胞918枚,其中超排处理Ⅰ组到Ⅳ组的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49,87,429,293枚,各组间差异显著(0.01〈P〈0.05)。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24h后与上游法获能的精子体外受精,48h后各组的卵裂率分别为27%,21%,60.2%,69%,其中CIDR+PMSG+FSH处理组、GnRH+FSH处理组、PMSG+FSH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6d到10d各组囊胚率分别为7%,6.5%,18%,13%,PMSG+FSH处理组、GnRH+FSH处理组、CIDR+PMSG+FSH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CIDR+FSH处理组和CIDR+PMSG+FSH处理组能显著提高超排效果,两组获得的卵子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顽固性面神经麻痹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1.4%vs,60.0%,51.4%vs,20.0%。两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草分支杆菌制剂在胃癌化疗中的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7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 )采用草分支杆菌制剂加HL F(羟基喜树碱、亚叶酸钙、5 -氟尿嘧啶)方案治疗;对照组(n=35 )采用单纯HL F方案化疗,评价其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CR+PR+MR)分别为80 .0 %和5 4 .3%(P<0 .0 5 ) ,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 / CD8比值有明显提高(P<0 .0 5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 .0 5 )。生存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0 5 ) ,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 5 )。结论:草分支杆菌制剂在胃癌化疗中的使用可减轻化疗某些不良反应,使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医耳穴压籽法联合穴位电生理在消化系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癌痛患者11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穴位电生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耳穴压籽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日疼痛持续时间、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的变化,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NR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自我照顾能力、焦虑/抑郁、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耳穴压籽法联合穴位电生理刺激治疗能缓解消化系统癌痛患者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且优于单用穴位电生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丑时化疗与普通时间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的比较,评价丑时化疗是否具有减毒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每组完成3程TAC(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丑时(1:00-3:00)化疗,对照组普通时间(14:30-17:30)化疗。定时观察血液分析、肝功能及恶心、呕吐情况,评估化疗毒副作用,通过监测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评价丑时化疗的安全性。结果 在第1、第2、第3程TAC/TEC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第2、第3程TAC/TEC化疗的任一疗程中,血红蛋白、血小板、氨基转移酶(ALT、AS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除相关监测指标外,在过敏反应、心脏毒性及外周神经系统毒性、肾毒性等副作用方面,两组均未发生影响生命安全事件。结论 丑时化疗在减轻TAC/TEC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方面优于普通时间化疗,在减轻血液学毒性相关粒细胞、白细胞缺乏方面优于普通时间化疗。丑时化疗能有效缓解部分TAC/TEC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此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芨榆汤佐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 :11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芨榆汤治疗(芨榆汤由白芨、地榆等中药组成 ) ;对照组 5 5例 ,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5 .335 ,P <0 .0 5 )。对轻、中度出血者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 ,但对重度出血者 ,两组的止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芨榆汤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尤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养肺消积分期疗法对晚期(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选取符合入组标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6例,其中综合治疗组82例,单纯西医组74例,综合治疗组在西医规范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养肺消积分期疗法按阶段治疗,以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M-PFS)、中位生存期(MST)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肿瘤控制率(DCR)、不良反应等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综合治疗组第1年、第2年总生存率分别较单纯西医组提高了23.9%、14.6%(P<0.05);与单纯西医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无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均提高了3个月(P<0.01);综合治疗组瘤体控制率比单纯西医组提高13.2%(P<0.05)。结论 养肺消积分期疗法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同时,可以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增加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小,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抗癌防移片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癌防移片。对两组近期客观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及CEA水平、KP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损伤均为轻度(P>0.05)。结论 抗癌防移片联合化疗可提高中晚期胃癌肝转移患者局部控制率,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增效减毒抗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紫杉醇、醛氢叶酸、5 -氟尿嘧啶 (5 -FU)持续滴注联合力尔凡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鼻咽癌 41例 ,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采取以下方案 :紫杉醇 15 0 mg/m2 ,静脉滴注 3 h,第 1天 ;醛氢叶酸 2 0 0 mg/m2 ,静脉滴注 2 h,随后 5 -FU3 75 mg/m2静脉推注 10 min,再接 5 -FU3 .0 g/m2用输液泵连续滴注 48h。治疗组的治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同时使用力尔凡 2 0 mg/d,静脉滴注。以上治疗每 3周重复 ,至少完成 2个疗程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 5 2 .3 %、45 .0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1.2个月、10 .8个月 ,1a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 (7/2 1)、3 0 .0 % (6/2 0 ) ,3 a生存率分别为 9.5 % (2 /2 1)、10 .0 % (2 /2 0 ) ,上述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临床受益率分别为 80 .9%、4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肌肉和关节疼痛、脱发等。治疗组发热多见 (P<0 .0 5 )。结论 :紫杉醇、醛氢叶酸、5 -氟尿嘧啶持续滴注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可以为患者所耐受 ,加用力尔凡可提高临床受益反应水平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法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胃癌术后采用替吉奥和奥利沙铂(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观察组),配以益气解毒法中医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和QLQ-30评分,并与50例胃癌术后单用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毒副反应:在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损害和肝功能损害方面,观察组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rnofsky评分:观察组Karnofsky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QLQ-30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项目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法可减轻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剂量的复合酶添加剂对蓝狐育成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72只65日龄健康蓝狐(公、母各半)进行单因子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添加剂能增强育成期仔狐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在日粮中添加0.6%的复合酶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P<0.05),分别高出对照组13.05%、10.82%;同对照组相比,净蛋白的利用率提高18.92%(P<0.01);能显著提高无氮浸出物(NFE)的消化率(P<0.05).在日粮中添加0.4%的复合酶添加剂,可有效提高粗脂肪(EE)及粗纤维(CF)的消化率,同对照组相比,EE的消化率提高8.98%(P<0.05),CF的消化率提高21.62%(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初治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17例,应用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观察化疗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9%和42.3%,无显著性差异(χ2=0.467,P=0.494)。2组间Ⅲ、Ⅳ度毒副反应多西他赛组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液潴留。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但其副作用较重,可致体液潴留,应用多西他赛时需强调化疗前的激素足量、化疗后的病情监测和发生体液潴留时的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