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合耐热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铁炮百合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并在高温条件下筛选耐热突变体。结果表明,随着处理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分化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筛选出其半致死剂量(φ=0.6%)和处理时间(4 h)。利用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和处理时间对百合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在35 ℃高温胁迫下,进行抗热性突变体筛选,得到抗热性诱变植株。鉴定结果表明,其SOD、POD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MDA含量减少。表明筛选的百合突变体比对照具有更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EMS诱变处理定向筛选猕猴桃耐盐突变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立名  王飞  王佳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330-335,340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海沃德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定向筛选耐盐突变体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EMS浓度处理下,胚性愈伤组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发生的比率降低;在同一处理时间下,胚性愈伤组织随着EMS浓度增加发生的比率降低.当诱变率达50%致死剂量时,EMS处理浓度为6%、处理时间为2 h时,对海沃德与红阳猕猴桃的处理效果最佳,其后代的分化率可达到70%以上;在含NaCl 1.0 g/L的培养基上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出海沃德和红阳的组培苗,海沃德11株,红阳组培苗10株,经继代培养筛选鉴定,诱变处理所得植株与正常培养植株相比,其耐盐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EMS诱变处理定向筛选杨树耐盐突变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杨树胚性愈伤组织,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定向筛选杨树耐盐变异体。对EMS处理"加引"杨树胚性愈伤组织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处理相同时间,随着EMS浓度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不同EMS浓度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与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约200万胚性细胞经4‰(V/V)浓度EMS处理36 h,并经逐级耐盐定向筛选,可得在含NaCl 0.5%(m/V)的培养基上生根的组培苗40株。经筛选优系,组培成再生植株,进行植株水平的试管内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诱变处理所得植株与对照相比,其耐盐性明显提高。同时,在未经耐盐定向筛选实验中得到29株叶片颜色发生变异的畸变植株,耐盐定向筛选试验中也得到4株同类型畸变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紫茉莉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休培养实验,建立了比较高效的紫茉莉离体再生体系。分析了盐胁迫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 NaCl严重抑制了紫茉莉不定芽的生根,故此浓度可作为耐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分析了EMS诱变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发现经0.8%EMS处理6 h或0.6%EMS处理7 h后,紫茉莉不定芽的致死率在50%左右,因此可以作为紫茉莉突变体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合适剂量的EMS诱变和NaCl筛选,初步获得了具有抗性的耐盐紫茉莉突变体植株。  相似文献   

5.
以彩叶凤梨继代苗为试材,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研究了EMS处理对彩叶凤梨试管苗成活率及分化率的影响,同时以脯氨酸类似物L-羟脯氨酸(L-HYP)作为选择压力进行离体筛选,获得了彩叶凤梨抗羟脯氨酸的试管苗,并再生培养成抗性植株。结果表明,采用0.5%EMS对彩叶凤梨继代苗进行诱变处理6 h,其存活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48.4%和36.9%;且7 mmol/L HYP筛选突变体植株效果最好,突变体植株在4℃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叶片电导率降低,对低温环境表现出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6.
以紫茉莉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休培养实验,建立了比较高效的紫茉莉离体再生体系.分析了盐胁迫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 NaCl严重抑制了紫茉莉不定芽的生根,故此浓度可作为耐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分析了EMS诱变对紫茉莉不定芽生长的影响,发现经0.8%EMS处理6 h或0.6%EMS处理7 h后,紫茉莉不定芽的致死率在50%左右,因此可以作为紫茉莉突变体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合适剂量的EMS诱变和NaCl筛选,初步获得了具有抗性的耐盐紫茉莉突变体植株.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为试材,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节间茎段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用不同浓度溃疡病菌粗提物进行离体筛选,以确定适宜的抗溃疡病选择压,并获得抗溃疡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以1.8%的EMS溶液浸泡节间茎段2 h可获得"半致死"效应;溃疡病菌粗提物浓度为4%时为适宜的抗病选择压。对1 030个再生不定芽进行两次不连续离体筛选,再经离体接种溃疡病菌鉴定后获得35个抗性芽,成活率为3.4%。该试验初步获得抗溃疡病粗提物的大红甜橙突变体株系23株,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全明星’草莓组培苗为试材,分别用甲基磺酸乙酯(EMS)、60Co-γ射线以及60Co-γ射线+EMS的复合诱变剂对叶片进行处理,并对‘全明星’草莓进行初步耐盐筛选。结果表明:EMS溶液处理草莓离体叶片适宜的浓度和时间是0.2%+2.0 h及0.4%+1.0 h,60Co-γ射线诱变处理的剂量率为30 R/min时,适宜的剂量为3~5 kR,复合处理的适宜剂量为60Co-γ(3 kR)+0.1%EMS处理2.0 h及60Co-γ(3 kR)+0.2%的EMS处理1.0 h。对3种处理间进行比较发现,各处理的叶片存活率和再生率都比对照有所下降。其中,复合处理对草莓叶片的生理损伤作用显著提高,叶片的再生率比单一诱变剂处理下降了10%~15%。再生植株经过初步NaCl筛选后,复合诱变处理再生植株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盐害率和盐害指数也都显著低于其它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单一诱变剂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盐芥EMS突变体创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秀华  孔祥强  赵彦修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89-5190,5193
利用EMS诱变的策略,对盐芥EMS突变体的创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盐芥种子的灭菌方法中,用浓度为0.6%的NaClO并添加浓度为0.1%的吐温灭菌10 min,即能节省灭菌时间,又能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确定盐芥EMS诱变处理的浓度为0.4%,处理时间为24 h;采用Root-bending的方法,确定了幼苗期盐芥盐敏感突变体的筛选条件为200 mmol/L NaCl,并获得了208株可能的盐芥盐敏感突变体。另外,对突变体通过表型分析获得1株叶型明显改变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巴西蕉"无菌增殖芽,突变体通过L-羟脯氨酸(HYP)定向筛选,经低温胁迫筛选出抗性较强的突变体.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等手段鉴定突变体.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巴西蕉"无菌增殖芽适宜的浓度和时间组合为1.5%+3 h;经HYP筛选的突变体在低温胁迫后,其叶片脯氨酸含量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诱变后的表型突变主要包括叶片颜色、叶片性状和株型的变异.该研究为高效诱变香蕉提供技术参考及后期选育优良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1.
花椒愈伤组织EMS诱变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MS处理花椒韧皮部及叶片来源的愈伤组织,确定愈伤组织的适宜来源和EMS处理花椒愈伤组织LD50,在不同EMS浓度的半致死剂量下处理愈伤组织,组培获得花椒诱变植株。结果表明,EMS诱变花椒愈伤组织的LD50为0.3%EMS处理6h,0.5%EMS处理4h,0.7%EMS处理2h。诱变后愈伤组织经增殖和分化形成完整植株。通过对比再生植株形态学差异,筛选出变异植株340株。  相似文献   

12.
大豆EMS化学诱变处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使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效果最佳,获得高质量的诱变材料,其诱变时间和诱变浓度等基本条件分析是诱变处理的前提。[方法]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大豆品种长豆18和黑豆品种长豆006,分析获得不同大豆品种的适宜诱变条件。试验设置2个品种、3个EMS浓度(0.2%、0.5%、0.8%)和3个诱导时间(4、8和12 h)共18个处理,以致死量达到50%为标准。[结果]大豆品种长豆18的适宜诱变条件以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8 h和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12 h处理最优;黑豆品种长豆006的适宜诱变条件为浸种4 h,处理浓度0.5%EMS,诱导时间8 h。[结论]大豆EMS化学诱变可适当提高致死剂量浓度作为大田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以长白山野生牛皮杜鹃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了EMS处理对牛皮杜鹃耐热性的影响和可能的耐热机理,为牛皮杜鹃推广应用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EMS浓度为0.1%处理2d时,叶片存活率48.92%.接近半致死剂量,可以将其作为耐热性突变体的筛选条件.随着温度的升高,诱变组植株叶绿素、MDA、Pro、SOD、POD活性、可溶性糖、MDA含量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温度时,诱变组植株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M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牛皮杜鹃组培苗的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 ~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养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5.
孔祥强  赵彦修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73-973,1155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华补血草的有关泌盐基因及其泌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4%、0.5%、0.6%)的EMS溶液对中华补血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获得中华补血草EMS突变体的最佳条件,并对突变体进行筛选。[结果]EMS诱变中华补血草种子的最佳条件为:0.5%EMS溶液处理种子10 h。此时中华补血草种子的萌发率为51%,符合作为突变体的半致死要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了37株表型突变体,说明采用EMS诱变生产中华补血草突变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17.
辣椒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群体表型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辣椒自交系‘6421’作为构建突变体库的试验材料,分析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宜的EMS诱变浓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辣椒突变体库,并对突变体库中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MS质量分数为1.0%时,辣椒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分别为41.01%和49.32%,接近半致死剂量,且该浓度下辣椒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最大值,分别为246.45 U/g、33.99 U/g和158.10 U/(g·min),丙二醛(MDA)含量为对照的1.85倍;初步构建了含有562个家系辣椒突变体库,突变类型可归纳为叶、茎秆、果实、育性、生育期等5个类别,突变植株数分别占总突变植株数的12.73%、21.56%、6.92%、45.33%和13.46%。  相似文献   

18.
γ射线与EM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烤烟种子活力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γ射线与EMS对烤烟诱变的适宜剂量,以K346、NC82和云85等3个品种的风干种子为材料,设置10个~(60)Co-γ射线剂量梯度和11个EMS浓度梯度及其组合共计330个处理,研究了γ射线与EM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烤烟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EMS、品种及其两两互作等因素均对种子活力指数有极显著影响.3个品种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烟草γ射线诱变适宜剂量为300~350 Gy;3个品种对EMS的诱变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烟草EMS诱变适宜浓度为0.35%;γ射线与EMS复合诱变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复合处理中γ射线对活力指数的损伤效应大于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