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舶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3.
周李柳  但学明  刘丽  甘炼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99-200, 204
为探索花鳗鲡的苗种培育技术,2013年在温棚水泥池中进行了花鳗鲡苗种的培育试验。试验水温在28~30℃,每池放养苗种12万尾,放养密度500尾/m2。放养后60 d内饲喂水丝蚓,60 d后投喂鳗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经过150 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期间的饵料系数为6.65,成活率为99%;投喂配合饲料期间的饲料系数为1.70,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4.
<正>一、养殖技术1.扣蟹培育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泼洒消毒,放苗后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时应多投在周边浅水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视情况而定。随  相似文献   

5.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相似文献   

6.
在面积分别为1000m2和870m2的两口鱼苗池中,采取彻底清塘消毒,鱼苗清水下塘,主要投喂豆浆和粉状饲料以及适口饵料鱼的综合技术模式培育鳡鱼苗种.经两个阶段的培育,4~5cm和6~7cm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2.5%和61.3%;9~16cm和7~13cm大鱼种的成活率分别为37.5%和27.8%.  相似文献   

7.
澳洲线纹尖塘鳢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仁杰 《水利渔业》2006,26(6):42-43
在线纹尖塘鳢苗种土池培育中,设计暂养装置富集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作为脱膜2d后的仔鱼适口饵料。仔鱼暂养10 d后再进入池塘培育,可充分地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后期投喂水丝蚓、鱼糜等饲料。经40~45d池塘培育,达到3 cm以上的商品规格,成活率45%。  相似文献   

8.
李光河 《内陆水产》2003,28(3):27-27
鱼苗脱膜后3~5天内,卵黄囊逐渐消失,腰点出现时,就可下塘,至培育到夏花鱼种为止。鱼苗培育的要点是:前期培养轮虫;中期培养红虫,即枝角类;后期注重精料,豆浆泼洒均匀,逐步注入新水。做到这些,夏花鱼种出塘前可达4~6厘米。培育时间为4周。1鱼苗池的整修和清塘鱼苗池700~2000米2大小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淤泥适中,长方形,水深1~1.5米,池深1.5~2米,不漏水,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放苗前10~15天清塘,常用生石灰消毒,每667米2用75千克,配成石灰水,在5~10厘米水深的池塘中全池泼洒,10~15天毒性消失。也可用漂白粉,每667米25~10千克,全池泼洒,7…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及苗种的淡水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技术和鱼苗、鱼种的淡水培育技术.试验选用的雌亲鱼在4龄以上,雄亲鱼3龄以上,人工授精后在流水孵化盘中孵化.鱼苗培育采用池塘单养方式,以泼洒豆浆或施放有机肥培育池水.平均体长1.3 cm的"水花"鱼苗,经过114 d的培育,平均体长达9~12 cm,体重7~15g,成活率75%.鱼种培育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平均体重15 g的鱼种,经过173 d的培育,平均体重达到65.5 g,成活率81%.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开口饵料的选择1.蛋黄作为开口饵料的局限性2008年,泥鳅苗破膜后3天左右时间我们开始投喂,下塘后最初是投喂蛋黄和豆浆、花生粕等,大约一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此时鳅苗在1~2厘米左右),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许多池塘就出现小苗死亡,半个月后有些池塘几乎全部覆灭,就是发生了"寸片死"。导致很多池塘育苗失败。由于蛋黄易沉降、散失,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同时蛋黄不宜储存,入水后易造成水质败坏,因此在生产上应引起注意。豆浆和鱼粉与之相比,则  相似文献   

11.
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鳙、湘鲫,给淡水白鲳、罗非鱼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鲢、鳙、湘鲫不投饵。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d,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kg、湘鲫500kg、鲢、鳙1725kg。每亩产量918.7kg,每亩成本4567.5元,每亩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相似文献   

12.
花鲈为广盐性鱼类,海水、淡水皆可正常生长。采捕海产鲈鱼,适当淡化过渡,分别于水泥和土池中进行淡水培育试验,暂养阶段(约50天)成活率分别为43.33%和66.25%,鱼种培育阶段成活率分别为90%和8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当年养成215g和225g的大规格鱼种,饲料系数1.8和1.76.土池培育效果好于水泥池。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14日至6月1日在湖北宜昌进行了匙吻鲟苗种的规模化培育试验示范。鱼苗培育在室内水槽内进行,放养密度800~1000尾/m2,改善水温、溶氧、流速等养殖条件,适时投喂适口饵料生物,经过15d养殖,获4cm左右的鱼种47.12万尾,成活率95%;鱼种培育在水库坝下池塘进行,放养密度30万~40万尾/hm2,以水温相对稳定、水质优良的水库为养殖水源,及时驯食,转食后日投喂鱼种体重3%~5%的浮性鲟鱼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经过30d养殖,获10~12cm鱼种40.47万尾,成活率85.9%。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15.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16.
探索池塘培育倒刺鲃当年鱼种养殖过程中的池塘准备、水质管理、饲料鱼配套、鱼病防治等一整套鱼种培育技术措施,经176 d试验,鱼种规格从2.5~3㎝/尾达到8~12㎝/尾,成活率8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增加青虾养殖产量,我们进行了鱼种池套养青虾试验。 青虾种苗易得,生长速度快,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情况下,每公顷鱼种池可产商品虾200—350公斤。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准备:套养青虾的鱼种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池坡较缓(1:3以上),底泥深30厘米以内,面积0.14——0.3公顷,可保持水深1.2——1.5米的池塘。 鱼种池在放苗前,蓄水60厘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以消灭敌害生物和病原。生石灰和漂白粉用量分别为每公顷2500公斤和300公斤,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含池坡)。用药后7天左右经试水无毒即可投放夏花鱼种和虾苗。 根据青虾有隐蔽栖息的习性,可在投种前沿池边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丹东市海洋水产局下达的丹东市财政局“美国三文鱼(彩虹鳟)引种试验”项目。3月28日至30日从云南三文公司驻山西朔洲基地引进大规格鱼种702尾,总重200公斤,平均尾重285克。经9个多月的饲养,最大个体重3公斤,最小2.3公斤,平均2.4公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水泥池,面积85米2。长18.7米,宽4.5米,水深0.6米。鱼种入池用1毫克/升漂白粉清洗消毒。2.饲料主要采用丹麦进口颗粒饲料。由于资金不足,饲料分两次从两个厂家购进,前期投喂丹麦宝马饲料,后期投喂丹麦爱乐饲料,中期…  相似文献   

19.
李光合 《齐鲁渔业》2004,21(12):38-38
鱼苗培育的要点是:前期培养轮虫;中期培养红虫,即枝角类;后期注重精料,豆浆泼洒均匀,逐步注入新水。做到这些,夏花鱼种出塘前可达4-6厘米,培育时间为4周。  相似文献   

20.
技术交流     
<正>虎龙杂交斑健康养殖技术1.池塘养殖模式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面积以2亩~3亩适宜,水深1.5米~2米。高位池养殖效果更佳。放养前彻底清塘、进口后水体彻底消毒、然后施肥培水。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500尾~2000尾。饲料投喂:饲料选用石斑鱼专用配合饲料,不同养殖阶段饲料规格作相应调整。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每天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