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亩,养殖期间平均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20~30厘米之间,注排水方便,水量充足,水质良好;苗种下塘前20天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带水清塘,6月8日鱼苗下塘前7天,对全池泼洒牛粪500千克培育天然饵料。2.鱼种放养6月15日运回体长4厘米花&苗种2万尾,运回后按照1万尾/亩立即投入养殖池塘中,苗种投放时池塘水位控制在80厘米,7日后加深至1.5米。3.饲养管理(1)池塘培育阶段精细喂养:在池塘中搭建食台一个,在食台中进行投喂,根据花&鱼苗营养需要,在生长的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颗粒饲料,前期我们投喂粒径为0.7~1.0毫米、粗蛋白含量为4…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气温慢慢回升,鱼种养殖开始进入摄食生长的好时机,但此时不可急于求成,因为过量投喂反而适得其反,导致鱼体发病。现将2014年发现的类似案例进行总结如下。池塘情况养殖面积20亩,水深1.3米,2014年年前新清淤,淤泥深度20cm以下,池塘中无增氧机。2014年3月15日放鱼,其中100g/尾的草鱼7000尾,500g/尾的草鱼4000尾,100g/尾的鳊鱼3000尾,再补充少量的花白鲢。4月1日开始投喂饲料,投喂量为2%,三天后投喂量  相似文献   

3.
2015年7-10月对浙江省杭州市6口养殖生产池塘内大口黑鲈和乌鳢的生长性能、池塘水质和底质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所研究的池塘中,3口(B1、B2和B3)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大口黑鲈,2口(S1和S2)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乌鳢,1口(S3)投喂冰鲜鱼养殖乌鳢。试验结果:8月11日—9月4日,池塘B1内大口黑鲈体质量增加62 g/尾,池塘S1内乌鳢体质量增加113 g/尾,池塘S3内乌鳢体质量增加31 g/尾。研究期间,池塘S1和S2水中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总氮(TN)、总有机碳(TOC)和底泥总磷(TP)均高于池塘B1、B2、B3;池塘S3水中TAN、活性磷酸盐(PO_4~(3-)-P)、TN、TP和底泥TN、TP、POC高于池塘S1和S2,但水中NO_2~--N、NO_3~--N、COD_(Mn)和TOC均低于池塘S1和S2。结果表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和乌鳢可正常生长;投喂配合饲料时,乌鳢池塘水中TN和TOC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表明乌鳢养殖池塘中有机质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  相似文献   

4.
鳙投喂饲料饲养,养殖者对此知之不多,没有可供参考的养殖模式,考虑到上述因素,技术人员总结了前几年推广过程中的经验,结合了不同地区的养殖情况,提出了一些鳙投喂饲料饲养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一、解决方案  方案一:  池塘面积为3335米2~6670米2,注水深度2.0~2.5米,池底淤泥厚15厘米以上,养殖水源水质要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普通池塘亩产500千克~600千克,其中草鱼、鳊150千克左右;鲫、鲤100千克左右;鲢100千克左右;鳙200千克左右。投种情况见表1。  投喂:草鱼、鳊以草为主,鳙以饲料为主,辅以适当肥料。  方案二:  池…  相似文献   

5.
南方常见池塘养殖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草鱼养殖模式和养殖特点 1.草鱼养殖模式 (1)草鱼种培育模式:亩放草鱼夏花8000-8500尾,鲢鱼夏花1500~1800尾,鳙鱼200~400尾,投喂草鱼种料前期用破碎料或直径1.5~1.8毫米饲料,后期用直径2.5~3.0毫米饲料.年底草鱼种规格大多可达100克/尾以上,亩产可达1000干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池塘多元养殖模式下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活性、体成分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实验以脊尾白虾及其养殖水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45 d,实验每隔5 d测脊尾白虾体重和养殖水质指标并分析;实验结束时,采集脊尾白虾样品,用于消化酶及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饲料投喂30 d后,Diet2组脊尾白虾的体重显著高于Diet1组和Diet3组(>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各实验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Diet2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著低于Diet1组和Diet3组(>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Diet1组、Diet2组、Diet3组。因此,池塘多元养殖模式下混合投喂"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有利于脊尾白虾的生长、消化及蛋白积累,然而对养殖水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污染,研制环保型人工配合饲料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8.
正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均密度6千克/米~3,最高可达15千克/米~3,平均日换水量60%,最大换水量可达100%。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投喂饲料的10%~20%在投喂过程中直接溶失水中,摄入饲料中只有20%~25%的氮和25%~40%的磷用于生长,其他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入水环境中。通过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为7 575米~2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车间、200亩精养池塘提供水质净化及余温提取,可年产优质水产品520吨,产值达3 200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一、事件描述1.事件:4月一养殖户反映,其池塘施过肥,水色看上去很绿,且经常开增氧机,但草鱼不吃食,花鲢浮头。2.现场询问与调查:池塘条件:面积12亩,水深1.7米,淤泥深度30公分,水源较好,配备叶轮式增氧机1台。放养情况见表1。投喂情况:饲料投喂率1.5%,每天投草约300斤,但鱼不吃食。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于2011年4月看到某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养虾良方的文章,该文是泰国农业大学某教授介绍的所谓的投饲料方法,该文有这样一段论述:"在泰国,50%的虾农都用以下方法投饲料:以喂10万尾虾苗为例(放苗密度6万~8万尾/亩)。投苗第一天的投喂量为2.5千克,在第2~7天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天增加投喂100克,第8~14天增加投喂200克,第15~30天增加投喂300克,这样一个月10万尾虾苗要吃掉159.7千克饲料。"以上论述表明,如果一个10亩虾塘,每亩放1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丁鱼岁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 g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 kg,平均产量7 950 kg/hm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鱼岁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江西省吉安市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生产情况。试验在3口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放养密度为斑点叉尾(鱼回)鱼苗8000尾/亩(即120000尾/公顷),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或15000尾/公顷)。经109天饲养,斑点叉尾(鱼回)苗从平均1克/尾长至39克/尾。养殖的平均毛产量为斑点叉尾(鱼回)269千克/亩(4038千克/公顷)和白鲢50千克/亩(750千克/公顷)。斑点叉尾(鱼回)和鲢鱼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6.8%和6.4%。投喂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斑点叉尾(鱼回)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6:1。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646元/亩,平均经济回报率为62.3%。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型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技术,斑点叉尾(鱼回)展示了良好的生长、摄食和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巴虎村长发水产养殖场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了台湾泥鳅池塘养殖,养殖面积38亩,6月8日亩放养夏花3万尾,投喂浮性膨化饲料,9月末出池,平均亩产550千克,平均规格38.5克/尾,养殖获得了成功。2015年,黑龙江省台湾泥鳅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池塘养殖面积近500亩。同时,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在勃利县获得了成功,养殖面积达到100亩。养殖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盐碱地池塘中采用主养美国红鱼模式 ,投放 5 0 g/尾规格的美国红鱼鱼种 ,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经过 1 4 4d的养殖 ,美国红鱼平均体重达到 4 6 2 g/尾 ,平均产量 2 39kg/亩 ,较试验设计的平均体重 35 0g/尾 ,平均产量 2 2 0kg/亩的技术指标分别高出 32 %和 8 6 %,试验获得成功。本试验对美国红鱼的日增重进行了测定 ,并在饲料配制及投喂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1月2日,一养殖户养殖草鱼发生鱼病,经笔者赴现场诊断、治疗,有效控制了病情,鱼体基本恢复正常。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池塘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19亩,平均水深1.2米,5-9月经常有河水灌入,进排水方便。据调查发现该鱼池的草鱼在2013年也曾发生锚头鳋病,由于未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因此未引起养殖户的重视。8年以上未清淤,鱼池在2013年年底带水清塘后,于2014年2月10日放养草鱼2000多尾、鳙鱼60尾、鲢鱼200尾、鲤鱼250尾。每天早上投喂少量的饲料,下午投喂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粗唇(鱼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1.8-2.2 cm/尾的粗唇(鱼危)苗种,放养密度15-45尾/m~2,经驯化投喂饲料粗蛋白4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120 d养殖期,粗唇觥平均规格为126-213尾/kg。  相似文献   

17.
<正>红鮰是斑点叉尾鮰变异品种。2014年6-8月份,位于大通湖边的一口20亩池塘,体重为0.5~1千克的红鮰出现间歇性死亡,虽多次用药但一直未见明显效果,到了8月11日,出现大量死亡;停食后,死亡逐日减少,到8月15日死亡才基本停止。一、红鮰死亡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本案例中的池塘为标准化水泥护坡池塘。5月27日投放规格为350~450克/尾的红鮰6765千克,约16900尾。5月30日开始投喂膨化配合饲料。6月3日开始投喂药饵(投喂前,在膨化料中加入硫酸新  相似文献   

18.
鮸鱼,俗名黑鮸,拉丁文名Miichthysmiiny(Basilewsky),为鲈形目、石首鱼科、属。2004年普陀水产科技推广站和普陀东方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共同进行网箱养殖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网箱4米×7米钢管网箱2只,聚乙烯网衣。2.放养规格及密度6月14日自宁波奉化购入鱼当年鱼种1万尾,规格5~7厘米/尾。鱼苗放养密度为50~60尾/米3。3.饲料投喂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目前主要投喂新鲜或冰冻杂鱼虾,也可投喂人工饲料。投喂节律为慢、快、慢,如抢食不强烈则停止投喂。在清水区前期鱼苗阶段可采用手指弹拨,后期采用撒投方式;在混水区及大网箱中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江苏省金湖县银涂镇高邮湖村科技示范户冯正涛在8亩池塘内养殖黄颡鱼,实现了4964.75元/亩的养殖效益,为当地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农)民增收又闯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养殖生产情况如下。一、放养模式放养规格为20克/尾的黄颡鱼种1120千克(7000尾/亩),规格为50克/尾的鲫鱼种60千克(150尾/亩),规格为65克/尾的鲢、鳙鱼种52千克(鲢鱼80尾/亩、鳙鱼20尾/亩)。二、投喂管理根据黄颡鱼喜欢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饲机前方用密眼网围成一个20~30米2的食场。围网四周用竹竿固定,上沿用塑料瓶、泡沫塑料、PVC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长春鳊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于2013年在长江口横沙岛基地,利用生态湿地净化水源营造适合于长春鳊的池塘生态环境,开展了长春鳊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运用生态养殖技术,经8个月养殖,长春鳊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700 kg,规格550 g/尾,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混养的鲢、鳙共计亩产120 kg。养殖的商品长春鳊经2次药残检测全部合格,符合水产品安全标准。养殖期间,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草饲料为辅的投喂方式,降低了配合饲料系数(1.45),提高了长春鳊的肉质,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