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光来  吴杨平 《水产养殖》2010,31(10):28-29
<正>泥螺是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活在中低潮区泥沙质或泥质的滩涂上,退潮后在滩涂表面爬行,在阴雨或天气较冷时,潜于泥沙表层1~3cm处,不易被人发现,日出后又爬出觅食,以底栖藻类、有机碎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江苏红壳色文蛤子2代中的红壳色文蛤和江苏海域普通壳色文蛤为亲本建立红壳色文蛤子3代选育系(RRRF3)和对照组CG(control group)。利用文蛤壳色差异作为显著区分标记,开展RRRF3与CG同池塘综合养殖对比以及圆缸中养殖对比试验,检验选育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无论是同池塘综合养殖还是圆缸中养殖试验中,RRRF3CG(P0.05),且随着文蛤生长,两者差异越来越大。试验进行至449日龄时,起捕圆缸中的所有文蛤进行测量并统计各缸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圆缸养殖的3个平行组中RRRF3壳长显著大于CG,且RRRF3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G。综上所述,表明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自然群体。  相似文献   
3.
以大竹蛏人工育苗及养殖为主线,通过出苗规格、生长测量、肥满度、出肉率、日生长率等参数统计研究大竹蛏的生长情况,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大竹蛏经过水泥池养殖可养成6~7 cm的商品蛏,土池养殖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当年可养成壳长6 cm以上。壳长和粒质量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y=0.000 06x~(2.881)(r~2=0.955),大竹蛏稚贝和苗种出池规格数据可拟合成方程:y=1 188x~(-2.76)(r~2=0.974)。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个模型对大竹蛏生长进行了拟合,拟合度均较高,r~2分别是0.930、0.930和0.928,但结合实际情况,Logistic模型更符合大竹蛏生长实际,Logistic模型可表示为y=576.175/(1+38.486e~(0.004x))。  相似文献   
4.
用60 Co C射线辐照文蛤幼贝, 研究其对文蛤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A 组预试验结果表明: 低剂量60 Co C射线辐照对促生长有效, 高剂量辐射抑制了文蛤生长。B组正式试验辐照剂量(低剂量) 3. 23 @ 10- 7 ~ 25. 80 @ 10- 7C / kg。低剂量辐射试验结果表明: 46 d后, 试验组平均壳高及平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增加15% ~ 21% 和16% ~ 26%; 276 d后, 试验组的平均壳高较对照组增加17% ~ 23%, 且试验组文蛤的抗病性远优于对照组。61 45@ 10- 7 ~ 19. 35 @ 10- 7 C /kg 低剂量为促进文蛤幼贝生长、提高抗病性的有效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5.
石磺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磺是雌雄同体肺螺亚纲贝类.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石磺生殖系统的组成,其生殖系统包括交媾器、生殖器本部和生殖沟3部分.交媾器由阴茎、恋矢、恋矢囊、两性生殖孔、雄性生殖孔、雄性附属腺组成;生殖器本部包括两性生殖腺、卵黄腺、蛋白腺、支囊、受精囊.阴茎和恋矢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肌肉组织,腔内有丰富的多边形石榴籽状细胞紧密堆积.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其雄性生殖孔的位置与数量存在差异,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两性生殖腺内生殖细胞各自由不同的滤泡生成,精卵共存现象很普遍.卵黄腺由白色脂肪细胞组成,HE染色有空泡.蛋白腺内腺泡及腺泡分泌物组成花瓣形结构,这种结构在腺体内大量存在.支囊是两性管的分支,一端为盲端,其内存储有大量的精子,是体内精子的储存地点.受精囊内有卵子、精子、受精卵、卵带同时存在,也有分别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索人工增殖活动对本地大竹蛏(Solen grandis)种质资源带来的影响,采用SSR及ISSR分子标记手段对江苏大竹蛏野生群体与人工增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联合分析。筛选的14对SSR引物扩增获得多态性位点150个(PPB=93.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4 2和0.253 5;筛选的10条ISSR引物获得多态性位点85个(PPB=91.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1 0和0.230 2。两种方法分析得到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显著高于人工增殖群体,但两群体间并未产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实验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大竹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人工增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虽有所下降,但并未导致该地区大竹蛏种质资源遗传结构的显著改变。因此人工增养殖活动仍然能够作为补充大竹蛏资源的主要手段,但应探索采用高效生态的增养殖模式,对大竹蛏的种质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响水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混养和启东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与文蛤串联养殖两种养殖模式相比于单一虾养殖模式的环境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两种虾蛤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均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响水和启东养殖模式亩效益均可增加0.5万元。两种虾蛤养殖模式水质均达到优良级别,环境效益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虾贝综合养殖的优点,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文蛤(Meretrix meretrix)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基因(MmCDK7)的时空表达及在不同品系生长发育中的表达规律,从分子水平探究红壳色文蛤新品系的生长优势,为筛选文蛤生长相关基因及揭示其生长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CE克隆MmCDK7基因cDNA序列,通过BLAST、ScanProsite、NetPhos3.0 server及ExPASy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CDK7基因在文蛤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同一养殖条件下红壳色文蛤(简称红文蛤)和黄壳色文蛤(简称黄文蛤)的壳长、壳长相对增长率及MmCDK7基因表达差异。【结果】MmCDK7基因cDNA序列全长1296bp,其中,5'端非编码区(5'-UTR)为83bp,3'端非编码区(3'-UTR)为196bp,开放阅读框(ORF)为1017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MmCDK7蛋白分子量约38.32 D,理论等电点(pI)为8.78,包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S_TKc)、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TyrKc)及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有关的激酶结构域NRTALRE;而S_TKc结构域中有包含蛋白激酶ATP结合位点区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位点区域及T-loop环。MmCDK7氨基酸序列与虾夷扇贝CDK7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其相似性为75.00%;基于CDK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文蛤与中国真蛸、长牡蛎、厚壳贻贝及虾夷扇贝等软体动物先聚为一支。MmCDK7基因在性腺、水管、外套膜和肝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以性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MmCDK7基因在2种文蛤的8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均以多细胞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同一养殖条件下,除9月18日外,其他采样时间点均表现为红文蛤的壳长显著大于黄文蛤,红文蛤相对于黄文蛤的壳长增长率在2.79%~32.37%;除11月15日和11月30日外,其他采样时间点均表现为红文蛤的MmCDK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黄文蛤的相对表达量。【结论】MmCDK7基因属于CDK家族成员,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性腺及多细胞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在生长速度较快红文蛤中的相对表达量多数情况下显著高于黄文蛤,故推测MmCDK7基因参与调控文蛤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