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以沉香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黄色素花)与大雪兰(C. mastersii)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用杂交种子进行无菌萌发研究和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杂交兰花的结实率为60~100%;大雪兰和沉香虎头兰(黄素)杂交种子在1/2MS+6-BA 1.0~3.0 mg/L+NAA 0.5~2.0 mg/L无菌条件下的萌发率约为70%;正反交对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在沉香虎头兰×大雪兰、大雪兰×沉香虎头兰的种子萌发过程中,种胚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胚还未转绿时就突破种皮,另一种是胚转绿后再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  相似文献   

2.
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杂交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兰属,文心兰属,蝴蝶兰属的兰花为材料,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其杂交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兰类各种间杂交易成功,结果率为80%以上;(2)墨兰和大花蕙兰杂交,结果率和杂交种子数量胡品种和正反交不同而异;(3)兰属和其他属兰花杂交,结果率较低,且的杂交种子量很少;(40兰花杂交种子萌发形成的中间繁殖全的种类和数量,随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其余组合产生根状茎,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途径已生产兰共杂种试管苗近万株,并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育种和杂种试管苗生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白穗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 h光照条件下,弱光照(500 lx)、中等强度光照(2 500 lx)和强光照(5 000 lx)3个梯度条件下萌发率分别是84.0%、86.7%和86.7%;在15 h光照/9 h黑暗的周期性光照条件,弱光和强光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5.9%和85.2%,中等强度光照下萌发率最高为89.1%。避光条件下白穗花种子萌发率以25℃发芽率最佳,为94.7%,因而避光对白穗花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种子的萌发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波叶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var. undulat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果实储藏方式、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室温干藏,低温(4 ℃)干藏,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波叶红果树果实后,种子发芽率达极显著差异(P<0.01),以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1.3%;在10,15, 20,25,30,15/10,25/15,30/20 ℃ 等8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达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在25 ℃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5.3%;在全黑暗、光照12 h(1 030 1x)和光照24 h(1 030 1x)等3个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波叶红果树种子为光不敏感种子或光中性种子。因此,波叶红果树果实经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后,在25 ℃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光照不是其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图1表3参16  相似文献   

5.
波叶红果树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波叶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var.undulat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果实储藏方式、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室温干藏,低温(4℃)干藏,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波叶红果树果实后,种子发芽率达极显著差异(P〈0.01),以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1.3%;在10,15,20,25,30,15/10,25/15,30/20℃等8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达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在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5.3%;在全黑暗、光照12h(10301x)和光照24h(10301x)等3个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波叶红果树种子为光不敏感种子或光中性种子。因此,波叶红果树果实经自然低温湿砂层积处理后,在25℃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光照不是其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其引种和栽培提供指导。[方法]调查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壶瓶碎米荠的生态环境,并在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和储藏条件下,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在壶瓶山一带的自然分布区内,壶瓶碎米荠种子无休眠现象,种子能自然萌发成苗,其萌发特性完全适应了自然分布区内稳定的低温溪流环境。温度在15~25℃时,壶瓶碎米荠种子发芽率较高;超过25℃,种子发芽率和萌发速度迅速降低。壶瓶碎米荠种子萌发对pH值条件要求不严格。光照对种子萌发也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条件。自然通风条件下,壶瓶碎米荠种子寿命约为80 d。[结论]人工育苗时,应该考虑温度和光照因素,萌发过程温度不宜超过25℃,种子保存需低温干燥。  相似文献   

7.
多花山竹子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探讨了多花山竹子(GarciniamutifloraChamp)的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多花山竹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出现种子两端长根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成活率较低(<6%),且萌发迟缓,萌发整齐度差,其主要原因是内种皮的致密性和不透气、不透水种子剥皮后萌发快、萌发整齐度好;光暗条件对多花山竹子种子的萌发并无影响,但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较大影响,当温度低于8℃时,种子不能萌发;多种生长调节剂对多花山竹子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种子的萌发整齐度,其中以6-BA效果最明显;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幼苗生长的效应是不同的,6-BA主要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对地下部分生长不利,而NAA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兰花炭疽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武汉市首义公园等地的兰花炭疽病(ColletotrichumorchidearumAlleschf,CymbidiiAllesch)进行了病情调查、病原菌鉴定。孢子萌发试验和药剂筛选等项研究结果表明,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较感病,惠兰(CymbidiumfaberiRolfe)次之,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CL.)和墨兰(Cymbisiumsinense(Andr)Wild)较抗病;兰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清水中萌发率很低,一定的营养物质对其有刺激作用;兰炭疽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叶片,病菌的潜育期为15d;5种杀菌剂中多菌灵、炭疽福美这两种在室内药剂筛选中对兰花炭疽病菌有良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光照对骆驼蓬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骆驼蓬6个不同居群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骆驼蓬6个居群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都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趋7势,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但不同居群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不同。在10℃/30℃(黑暗/光照)周期性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光照不是骆驼蓬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对种子萌发有重要的影响,持续光照和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全黑暗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率,对铁皮石斛共生萌发真菌进行了研究。将铁皮石斛种子与从人工授粉的铁皮石斛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胶膜菌属真菌,在共生培养基(OMA)上进行共生萌发,比较种子在恒温下有无共生真菌和有无光照条件下的发芽速率。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共生培养,发现有共生真菌且有光照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速率最快,而无共生真菌有光照培养条件下种子也会萌发,但是在黑暗条件下,不论共生真菌是否有参与共生萌发,种子均无萌发迹象。铁皮石斛种子在胶膜菌属真菌的共生条件下会加速萌发,且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也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进一步生长。  相似文献   

11.
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需要共生真菌的参与。真菌受生境的影响,原地与异地种子萌发状况是否一致对于兰科植物保护十分重要。以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为材料,比较华石斛种子原地与实验室内播种于不同附生宿主树皮上其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1)两者均在播种75 d后华石斛种子开始萌发,播种后135 d后附生宿主树上华石斛萌发原球茎数达到高峰,在185 d后华石斛种子萌发的原球茎数基本趋于稳定;(2)异地条件下150 d后, 部分绿色原球茎开始逐渐白化消亡;(3)碎叶蒲桃上华石斛在2种环境中均有少量种子萌发,雅加松、马蹄荷上华石斛在原地与异地条件下均无种子萌发,大叶布拉栎上的华石斛只在异地萌发,竹叶松上的华石斛种子只在原地萌发。可见,原地与异地对于华石斛萌发原球茎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永贵  刘玉萍  苏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0-5251
对不同处理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较低;而经后熟、赤霉素(GA)、低温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3种野生国兰无菌播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广西野生春兰、豆瓣兰、独占春3个国兰品种进行种子预处理及培养基成分筛选等无菌播种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预处理、培养基基本成分、培养基激素、培养基水果附加物对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和添加椰子汁等对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浸泡种子和低盐培养基可使兰花种子提早萌发并提高萌发数.较优试验处理为:种子在播种前用0.1 mol/L`氧化钠或1%次氯酸钠浸泡20 min,播种培养基采用改良Kyoto+ 6-BA2 mg/L+ NAA1 mg/L+椰子汁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武汉市首义公园等地的兰花炭疽病(ColletotrichumorchidearumAlleschf,CymbidiiAllesch)进行了病情调查、病原菌鉴定。孢子萌发试验和药剂筛选等项研究结果表明,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较感病,惠兰(CymbidiumfaberiRolfe)次之,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CL.)和墨兰(Cymbisiumsinense(Andr)Wild)较抗病;兰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清水中萌发率很低,一定的营养物质对其有刺  相似文献   

15.
对高山柳(Salix cupularis Rehd.)种子进行形态特性和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柳风干种子为灰褐色, 呈棒状,长(1.872±0.112) mm,宽(0.593±0.083) mm,千粒质量(0.184±0.049)g。在不同温度(15 ℃、20 ℃、25 ℃、30 ℃)下,高山柳新成熟种子的萌发率均在90%以上,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也没有显著差异,种子均能正常萌发;种子寿命225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锥栗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采用常规方法对锥栗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贮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锥栗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大,不易传播.种子在10~40℃均能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35℃和室温(18~32℃), 萌发时不需光.种子萌发无休眠,不耐脱水,属于顽拗性种子.在4℃时保湿贮藏半年,发芽率仍可达60%以上,采用室温湿沙贮藏半年,发芽率也可达40%以上,零上低温保湿贮藏是种子贮藏的理想方法.埋土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土壤表面的种子.种子在成熟、脱落和扩散过程中,由于遭受鼠、虫等动物危害,大部分已受损伤而丧失发芽率,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很少萌发和成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独蒜兰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钙进行浸种处理,采用NAA、6-BA和活性炭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讨其对独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观察独蒜兰种子萌发生长过程。[结果]采用0.05 mol/L的次氯酸钙浸种处理独蒜兰种子10 min后,将其接入B5+NAA 0.5 mg/L+6-BA 0.3 mg/L+活性炭1.0 g/L+20.0 g/L蔗糖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统计种子萌发率为100%。[结论]该研究为独蒜兰植物大规模栽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宁夏、甘肃、青海4省7个种源地红桦种子为对象,测定各种源地红桦种子的千粒重、形态特征及在不同温度(30℃、25℃、20℃、15℃)和不同光照(无光照0 h、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全光照24 h)条件下的萌发率与萌发特性,并与千粒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千粒重大小为:凤县>泾源>宁陕>礼县>洛南>太白>湟中,洛南县、太白县和湟中县红桦种子的千粒重与其他种源存在显著差异;25℃为红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在1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几乎不萌发。2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长都可以显著提高红桦种子的萌发率。全光照(24 h)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和全黑暗(0 h)条件;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子的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46<0.05),与种源的海拔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4<0.01);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源的年日照时长(P=0.064>0.05)和年降雨量(P=0.93>0.05)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蛛网萼种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以了解该种在自然条件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和使其致濒的机制。在对其种子种皮解剖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赤霉素质量浓度、不同浸泡温度以及贮藏时间对蛛网萼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赤霉素(1 000 mg/L)处理下萌发最早且发芽率最高;浸泡水温为25℃,发芽情况最好;随着冷藏时间延长,种子萌发率越低。综合来看,种子萌发特性导致蛛网萼在自然条件下更新困难的原因可能是:蛛网萼种子小虽然能够占有更多的安全位,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萌发速度慢,发芽率低,萌发不整齐;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高,适应范围狭窄;种皮对种子萌发的阻碍。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国兰无菌萌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兰花种子的处理、种子的胚龄、无菌播种的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综述了影响中国兰花无菌萌发的因素及提高萌发率的处理方法,并探讨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