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1-12月(休渔除外)在闽南海区蟹笼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10批,累计重量111.37 kg.对该渔获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共出现72个种,其中鱼类40种、蟹类23种、口足类3种、头足类3种、螺类2种、虾类1种;重量比例为蟹类占45.80%、鱼类占44.46%、口足类占6.47%...  相似文献   

2.
折叠式渔笼作业渔获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12月(伏季休渔期间除外)在笼捕作业渔船上采用收集渔捞日志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折叠式渔笼渔获物进行分析。共收集渔捞日志65份,抽样分析了折叠式渔笼渔获9批。对该渔获进行种类鉴定和组成分析,共分析标本重量50.15kg。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共出现48个种,其中鱼类25种、蟹类15种、头足类3种、螺类2种、虾类2种、虾姑类1种;按重量比例为蟹类占51.27%、鱼类占41.21%、头足类占5.96%、螺类占0.92%、虾蛄类占0.57%、虾类占0.08%。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年7月1日~12日,利用2艘桁杆拖虾生产监测调查船,对东海区的29°00′~32°00′N、124°30′E以西,80m以浅海域实施生产作业与站点相结合的调查资料,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总渔获量为704.39 kg,调查站位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为26.09 kg/h,调查站位平均尾数资源密度指数为2 529.77 ind/h.其中以鱼类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为最高,占36.21%.其次为蟹类占35.70%,接下去分别为虾类和头足类,分别占16.71%和5.45%,螺类、口足类和贝类所占的比例较少,三者相加只占5.93%.(2)共捕获渔业生物136种,其中鱼类68种、蟹类24种、虾类20种、头足类12种、螺类8种、口足类3种、贝类1种.(3)调查中出现的鹰爪虾、须赤虾的性腺均发育成熟,处于繁殖期.  相似文献   

4.
王语同  刘勇 《福建水产》2011,33(4):42-46
2010年1~5月和8~11月在闽南海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9批,样品数量15833个,累计重量79.66kg。对渔获物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南渔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获种类共有62种,其中鱼类35种、虾类17种、蟹类4种、头足类4种、口足类2种;渔获物以虾类为主,占总渔获重量的69.8...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5年3月厦门西部海域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游泳动物组成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共捕获游泳动物98种,其中鱼类51种、虾类16种、蟹类23种、口足类5种、头足类3种。优势种类有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凤鲚(Coilia mystus)、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等5种。各站位游泳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5.35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365,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32,平均资源量为307.068 kgkm2。鱼类、虾类、蟹类、口足类、头足类的资源量分别为192.7、28.8、72.7、7.9、5.0 kg/km2。与历史资料比较,游泳动物的种类和资源量均明显下降,亟需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6年8、9月选择性虾拖网与原生产网海上生产试验所捕获的渔获物进行分析比较表明:不同网袋的网目尺寸、不同袋口的装配方式,所捕捞的渔获种类比例各不相同;试验期间渔获品种79种,其中鱼类57种,虾类4种,头足类5种,蟹类10种,口足类3种;试验网袋捕获的经济鱼、虾、头足类幼体比对照网减少48.3%;平均网产增加3.82%.  相似文献   

7.
2002年4月、9月和10月,在网板虾拖网作业渔船上采用渔捞日志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该种作业进行渔获种类鉴定、渔获组成分析。共收集58个网次的渔捞日志,取样品250kg,抽样分析36批重46469g。通过鉴定、分析:渔获物中共有72个种类。其中:鱼类44种、虾类12种、头足类5种、蟹类10种、虾蛄1种;渔获重量统计结果:鱼类占65.26%、虾类占22.015%、头足类占6.12%、蟹类占6%、其他占0.57%。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2年4月和10月拖网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福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鱼类区系特点、资源结构、密度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有96种,其中鱼类64种、虾类11种、蟹类10种、头足类6种、口足类5种;春季游泳动物种类比秋季少。鱼类以暖水性和暖温性、底层和中上层鱼类为主,春季优势种有13种,秋季15种;春、秋季渔获的重量组成和数量组成均以鱼类为主,春季分别占64.91%和74.71%,秋季分别占79.98%和70.41%;两季游泳动物的平均重量密度为796.78 kg/km~2,平均尾数密度为72 127 ind./km~2;春季重量密度高于秋季,而尾数密度低于秋季;游泳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春季均显著低于秋季。  相似文献   

9.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口虾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2.9%和16.0%;虾类的平均贡献率为13.6%;鱼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8.9%。根据δ~(15)N值及营养级的计算公式得出,口虾蛄的营养级为3.01±0.22,在其5类食物中,桡足类的营养级最低,仅为1.77±0.12;其次为贝类;蟹类和虾类的营养级分别为2.78±0.21和2.89±0.16;鱼类的最高,为2.98±0.15;它们的营养级均低于口虾蛄。此外相关分析显示,口虾蛄的δ~(15)N值与其个体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口虾蛄营养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对舟山市六横镇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所有站位均未采集到鱼卵,仔鱼为舌鳎属与蝦虎鱼科、缟纹蝦虎鱼属(Tridentiger),平均密度为1.70尾/m^2。渔获物重量和尾数组成,均是鱼类最高,分别占86.99%和66.60%;其次为虾类,占12.42%和32.95%;蟹类占0.33%和0.11%;头足类最所占比例最小,为0.25%和0.16%。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2年1-4月、7-12月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闽南近海定置张网甲壳类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定置张网甲壳类有25种,隶属于2目8科15属.其中虾类16种、蟹类7种、虾蛄类2种.种类组成以对虾科最多,有5属9种.甲壳类占定置张网渔获物总重量的30.1%,总数量的84.0%.虾类在重量和数量上均占甲壳类的第一位.虾类在3-7月占甲壳类产量的76.7%以上;蟹类在8-11月占甲壳类产量的64.7%~ 88.0%;虾蛄盛产期为12月至翌年2月.甲壳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最高,4月最低,周年多样性指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涉海工程深水渔业资源评估的问题,于2014~2015年在南海北部局部海域开展底拖网与灯光罩网联合调查渔业资源活动。结果表明:在深水区底拖网渔获组成与灯光罩网有明显的不同,并受到季节与海域的影响(P0.05)。拖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93.36%,头足类占3.53%,甲壳类占3.11%;灯光罩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3.33%,头足类占36.65%,甲壳类占0.02%。两种调查的相同渔获物1~6种,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在拖网中所占比值较低,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2.07%,而在灯光罩网中比值极高,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7.03%。灯光罩网与底拖网调查的渔业资源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06,灯光罩网与底拖网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资源密度比值平均为0.06,相应的质量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62,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比值平均为0.67。研究认为,深水海域的渔业资源量应该是两种渔具调查结果之和,对两种渔具调查中出现的相同渔获物,宜取其评估数据的平均值。由于各站点调查结果差异较大,采用所有站点的平均值来计算评估海域的损害赔偿较为合适。建议对SC/T9110-2007技术规程修订,规范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金枪鱼生产数据库,对1967-2004年间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产量按年进行汇总和基于5度格网进行了空间上的统计,采用GIS软件制作了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捕捞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和剑鱼Xiphias gladius是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其产量之和占到总产量的90%,这4种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从1967-2004年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产量的峰谷变化各不相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尽管在印度洋海域分布范围广泛,但产量丰沛的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口春秋季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在九龙江口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和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等。调查结果显示,九龙江口春秋季鱼类有41种,隶属于11目25科35属,其中以鲈形目最多,有19种,占鱼类总种数的46.3%;调查海域鱼类适温性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65.9%)、分布水层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合占85.4%)居多;春季优势种有条纹斑竹鲨( Chiloscyllium plagiosum )、叫姑鱼( Johnius belengerii)、粒突鳞鲬( Onigocia tuberculatus)和半滑舌鳎( Cynoglossus semilaevis),秋季优势种有条纹斑竹鲨、何氏鳐( Raja hollandi)、小眼魟( Dasyatis microphthalmus)、凤鲚( Coilia mystus)、半滑舌鳎和焦氏舌鳎( Cynoglossus joyneri),春秋季优势种均以经济鱼种为主。调查海域春秋季的鱼类渔获率分别为4.85 kg/h和6.40 kg/h。春秋季的鱼类生物量均以峿屿岛附近海域为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捕捞目标的生物学习性和体型特征,设计了一种捕捞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专用定置三重刺网并进行了生产试验。所设计的刺网主尺度为50.00 m×1.08 m,上纲长50.00 m,下纲长66.00 m;内网衣规格为1 200目×18.5目,目大120 mm;外网衣规格为200目×2.5目,目大500 mm。2015年9月4—26日在莱州湾渔场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新刺网所捕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为175.69 g,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1.61 kg/(片·次),主捕率高,其中梭子蟹产量占总渔获量的99.31%。新设计的刺网,下纲比上纲长32%,网衣底部较松弛,提高了网衣对梭子蟹的缠络性能,因而提高了捕捞效率;内网衣网目较大,利于释放幼鱼,网高较低,减小了捕获中上层鱼类的几率,因此,兼捕率较低,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东海中部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和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M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海域四季共捕获蟹类30种,隶属十9科,16属;平均渔获质量为3173.05~9835.67g.网-1;四季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种有双斑好(Charybdis bimaculata)、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银光梭子蟹(Portun msargentatus)和武士蚵(Charybdis miles)4种,其中细点酬趾蟹是常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09~1.41,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0.02~1.67,均匀度指数(J)为0.02-1.00。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年春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灯光罩网渔业海上调查数据,对南海中南部海域灯光罩网渔获组成、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是南海中南部灯光罩网的主捕鱼种,占绝对地位,优势胴长组为110~130 mm;其他主要鱼种有长体圆!(Decapterus macrosoma)、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es)、鲔(Euthynnus affinis)和鲣(Katsuwonus pelami)。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作为鱼种优势度的度量指标,得出灯光罩网渔获优势种只有鸢乌贼一种,IRI 值高达19418.013(IRI≥1000),重要种有2种,长体圆!和黄鳍金枪鱼,IRI 值分别为176.731和175.703(1000﹥ IRI≥100)。灯光罩网是南海捕捞中上层鱼类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发展前景好,应合理开发,实现南海渔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