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实验采集了中国荷斯坦牛、西门达尔牛和日本和牛的种公牛精液周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荷斯坦牛春、冬季原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冬季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冬、秋季冻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秋季极显著高于春、夏(P0.01),春、冬季射精量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春、秋、冬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夏季(P0.05);西门达尔牛在春季原精活力达标率呈现最高,显著高于夏、秋季(P0.05);日本和牛冬季原精活力和冻精活力均最高,射精量四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春季(P0.05),极显著高于秋、冬季(P0.01)。春、冬季种公牛原精和冻精的达标率最佳;肉牛品种精液品质优于奶牛品种,肉牛品种中的西门达尔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优于和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奶牛养殖小区育成牛粪中污染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育成牛鲜粪中含水率春季最低,冬季最高;风干粪样中,除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颠倒外,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全磷含量秋季最低、夏季最高,有机质含量夏季最低、秋季最高,铜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低、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3.
青海海南州土-草-畜系统中钼、硒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土壤和牧草中钼浓度秋季最高;血清中钼浓度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被毛中钼浓度夏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日摄入量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秋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1).土壤和被毛中硒浓度在三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牧草硒夏季最高;绵羊血清硒冬春季显著低于秋季(P<0.05);被毛中硒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硒的日摄入量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秋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1).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规模化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污染因子进行了四季监测,结果表明,鲜粪中含水率两类牛群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风干粪样中,除产奶牛夏季全氮和全磷外,产奶牛和育成牛5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两类牛群全磷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有机质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铜和锌含量夏季均最低;产奶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铜含量春季最高,锌含量冬季最高;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铜含量秋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高.  相似文献   

5.
季节变化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及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年龄在3~4.5岁的不同品种的种公牛20头,观察四季变化对其精液次均采集量、平均密度、平均活力、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四个季节中,鲁西牛春、夏季的精液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秋季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夏、秋季的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蒙贝利亚牛在夏季的精液采集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秋季精液密度均显著低于春季(P<0.05,P<0.01),夏季精子活力显著低于春季(P<0.05),夏、秋两季精液利用率及制动数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德系西门塔尔牛夏季精液采集量有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冬季(P<0.05),秋季的精液密度显著低于春季(P<0.05),而夏、秋季精子活力显著低于春、冬季(P<0.01,P<0.05),春季的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显著高于冬季与夏、秋季(P<0.05,P<0.01)。综上所述,季节变化均会对各品种公牛精液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鲁西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4,(11):46-47
为了准确监测奶牛养殖小区育成牛粪中污染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育成牛鲜粪中含水率春季最低,冬季最高;风干粪样中,除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颠倒外,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全磷含量秋季最低、夏季最高,有机质含量夏季最低、秋季最高,铜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低、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四个季节舍内环境卫生指标。主要测定了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噪音、细菌密度、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指数等指标并分析了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高达32.43℃,冬季低至1.53℃;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温湿度指数(THI)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和冬季的噪音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P<0.05);春季和秋季的细菌密度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夏季氨气浓度为3.92 mg/m^3,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P<0.05)。相关分析表明,一年中,牛舍温度与THI呈正高度相关关系(P<0.01),其余指标间相关性不高(|r|<0.70)或不相关(P>0.05)。另外,季节内的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冬季的温度和THI间皆呈正相关(P<0.01),冬季的温度与细菌密度呈正相关(P<0.05);春季的THI、噪音和细菌密度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秋季的氨气浓度与噪音高度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内,四季的环境卫生指标均达到了卫生标准,但夏季THI较高为85.36,奶牛易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季节对辽宁省肉鸡种蛋孵化质量的影响,共调查257批、14 868 268枚种蛋的孵化数据。结果表明:各季节之间种蛋受精率差异显著(P0.05),夏季种蛋受精率最高;夏季和春季健雏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各季节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毛蛋率以冬季最高,损失率以秋季和冬季最高,弱残率以冬季最高;受精率、健雏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蛋受精率、孵化质量受季节影响的实质是温度影响,根据各月平均气温情况,适当调控鸡舍、孵化室温度,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的健雏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气候条件对黔东南小香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试验以黔东南小香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统计软件SPSS 18.0对2014—2015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孵化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春、冬季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春、秋、冬季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季(P0.05或P0.01);夏、秋季的死胚率均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其中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春、冬季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说明高温不利于种蛋孵化,而春、冬季更利于黔东南小香鸡种蛋的孵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监测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和育成牛粪中基本参数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鲜粪中含水率两类牛群夏季最高、春季最低;风干粪样中,除产奶牛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互换外,产奶牛和育成牛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为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结论]两类牛群全磷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有机质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铜和锌含量夏季均最低;产奶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铜含量春季最高,锌含量冬季最高;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低,铜含量秋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高.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水牛乳脂肪酸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泌乳期、季节和胎次对牛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对来自DHI中心的9872份牛奶样本中的脂肪酸含量数据和3430份牛奶样本中的乳脂、蛋白质、乳糖与总固形物含量数据,按季节、地区、泌乳期、胎次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1)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乳脂中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游离脂肪酸春季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2)不同地区对乳脂、乳糖、总固形物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宁夏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河南、湖北与内蒙古(P<0.05)。而宁夏与内蒙古之间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无显著差异(P>0.05)。湖北与宁夏牛奶总成分含量较高。(3)泌乳期对牛奶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前期乳脂、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泌乳中期、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305d)(P<0.05)。泌乳前期与泌乳中期乳糖含量较高,且极显著高于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P<0.01)。(4)不同季节对乳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各项指标最低,且极显著低于春季、秋季、冬季(P<0.01)。(5)不同胎次对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一胎牛乳中各种成分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三胎次奶牛(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近郊两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变化规律及体细胞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乳成分的相关性。试验按常规方法采集奶样,并借助Bentley FTS/FCM 400 Comb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仪测定奶样,然后对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各胎次中SCC在第1胎时最低(P<0.01),在第7胎时最高(P<0.01);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奶样SCC亦明显增加;奶样SCC<100×103/mL到SCC>1000×103/mL的过度中,奶牛日产奶量和奶样乳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6.07 kg(22.97%)和0.40%(8.06%),而奶样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1),分别增加了0.32%(8.31%)和0.26%(8.05%)。秋、冬季奶样乳脂率要明显高于春、夏季奶样乳脂率(P<0.01),秋季奶样乳蛋白率最高,春季奶样乳蛋白率最低;春季奶样乳糖含量最高,秋、冬季奶样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冬季奶样SCC最高,而秋季奶样SCC则最低。SCS与日产奶量(-0.172)和乳糖含量(-0.283)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乳脂率(0.034)和乳蛋白率(0.111)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随着胎次增高,SCC有逐渐升高趋势;随着SCC的升高,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有降低趋势,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升高趋势;季节对乳成分和SC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CC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在春、夏、秋、冬季对内蒙古3种类型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群所采食主要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集粪便以测定其粪便特性,旨在研究季节因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的牧草DM含量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39.60%。53.21%、40.39%~48.81%、64.55%~94.50%、92.00%~95.00%;牧草NDF含量表现为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牧草CP含量,冬季最低(4.68%~6.17%),春季最高(14.65%~17.44%)。春夏秋冬四季粪便磷浓度平均为1.10%、0.75%、0.71%、0.59%,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磷含量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春夏两季大于秋冬两季;粪便氮浓度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1.99%、1.7l%、1.61%、1.44%,季节因素对粪便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春季最高,然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干物质影响较大,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二狼山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中干物质平均含量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为72.56%、79.60%、65.52%、95.87%,其中。冬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7.
Seasonal changes in testis volume, testosterone (T) productivity (GnRH test) and semen characteristics of Mangalica boars were studied. The biggest testis volume was measured in autumn and the smallest in wint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monstrated between autumn-winter (P = 0.012) and autumn-spring (P = 0.015) in testis volume. The highest basic T concentration (Tb) was observed in autumn and the lowest in summer. The provoked T concentration (Tinc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utumn than in spring (P = 0.0007).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 concentrations and testis volume in spring. The highest ejaculate volume was measured in winter while the lowest in autum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emen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spermatozoa per ejaculate between seasons. The highest number of abnormal sperm cells was observed in spring while the lowest in summer.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jaculate of the Mangalica breed tends to be of lower volume and higher sperm concentration as compared to most pig breeds. Seasonal differences could be observed in testicular measurements, testosteron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perm morphological features; however, sperm motility remained constantly high during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