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介绍 鱼糜和盐混合、加热、形成三维蛋白质网络.一般认为这是蛋白质分子变性、变性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十字联结的原因。决定鱼肉的凝胶形成能的因素有:鱼种、鱼质、含盐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方法。 为了改善鱼肉凝胶结构性质、常在鱼糜中添加淀粉.糊化过程中连续发生了几个变化:颗粒膨胀、结晶区破裂、双折射降低、粘性提高和颗粒分裂。淀粉加热时鱼糜凝胶中淀粉的糊化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弹性、淀粉与鱼糜蛋白质的关系不明。 本文研究了添加淀粉对鱼肉凝胶弹性的影响、即淀粉颗粒膨胀糊化与鱼糜蛋白质凝胶的相互作用。2 材料和方法2…  相似文献   

2.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具有检测迅速、样品需要量少、对样品无损伤等特点,在食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测定,以及肉类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和食品品质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产品品质分析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LF-NMR技术可以检测水产品中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三种不同水分状态分布等,有利于水产品保鲜贮藏及水产品蛋白质凝胶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LF-NMR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归纳了该技术在水产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组成分析及蛋白质乳化和凝胶特性及品质保藏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在水产品无损检测及相关特性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水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含气调理杀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 ,方便即食的调理水产食品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对于水产品来说 ,尽管对鲜活原料的保鲜至关重要 ,但是方便即食的调理水产食品的保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含气调理杀菌技术是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冷冻法和高温高压杀菌等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而开发的一种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其杀菌工艺是通过新含气调理杀菌装置 (TechnicalGasCookingMachine ,简称TGCM)来实现的。这种杀菌工艺是将食品物料在包装之前的减菌化加工工艺技术 (或称栅栏技术 )与充氮包装…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s pressure,HHP)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超高压处理技术对水产品中的病原菌、腐败微生物、内源酶以及水产品品质特性方面的影响,表明超高压处理在水产品保鲜加工中,对于防止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安全问题和腐败微生物、酶促反应引起的品质劣变问题,以及保持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不同程度延长产品的保藏期、改善感官品质。但研究也表明,超高压处理也可能使水产品产生色变、蛋白质变性、熟化等不良后果,影响水产品品质。因此,如何针对特定水产品原料特性、菌相特征、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优化超高压处理的工艺条件(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加压方式等),是充分发挥超高压处理优势,避免处理过程中品质不良变化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该技术在水产品保鲜加工中应用的主要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美拉德反应是氨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非酶催化反应,由于其特殊的反应机理,可赋予产品独特的色泽和风味,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品高值化的利用,美拉德反应在水产品调味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对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及近几年来美拉德反应在鱼类、甲壳类、扇贝类等水产香精中取得的成果作了较全面的概述,为后续美拉德反应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加工厂设计中HACCP原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加工厂作为水产品加工的主要场地,为了保证水产品的加工质量,其场地的良好设计能够在促成产品优良品质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简称HACCP)程序即为生产安全可靠的食品而采取的一种先进的预防措施。HACCP原理在目前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在水产品加工厂设计阶段,如果能利用HACCP原理进行卫生优化设计,将避免发生(以往经常发生的)加工厂在交付使用后因不符合卫生要求而进行大幅度的拆改、调  相似文献   

7.
我国甲壳类水产品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不但有大量的海捕虾、蟹 ,而且还有大量的淡水虾、蟹。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膳食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动物性食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 (目前已超过 2 0 % )。这一形势给水产品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国虾蟹类加工的传统产品主要是冷冻虾、蟹以及干制品等。近几年 ,虾蟹加工及其保鲜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品日趋多样化。现综述如下。1虾类加工与保鲜的研究进展虾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其平均蛋白质含量为 1 7.8% ,脂肪含量为 1 .…  相似文献   

8.
鳊鱼鱼糜蛋白质结构与凝胶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对于鱼糜凝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鳊鱼鱼糜贮藏过程中肌球蛋白化学作用力、激光拉曼光谱等的变化探讨蛋白质结构对鱼糜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鱼糜在-80℃、-20℃冻藏过程中,肌球蛋白含量、离子键、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含量呈现先快后慢的二段式下降趋势,与其凝胶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在0℃和5℃贮藏过程中,肌球蛋白含量、离子键和氢键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凝胶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疏水相互作用为先增加后减少,由此可见,肌球蛋白含量、离子键和氢键含量在维持鱼糜蛋白高级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光拉曼光谱结果显示α-螺旋结构是维持鳊鱼糜蛋白质网状结构的主要构象,在贮藏过程中,部分α-螺旋结构转变成无规卷曲,使包埋于肌球蛋白分子内的疏水性残基暴露于分子表面,进而发生蛋白变性;贮藏温度越高,无规卷曲结构越多,蛋白变性程度越大,表现在凝胶强度降低越多。鱼糜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变化的研究对于阐明鱼糜凝胶形成机理和防止鱼糜蛋白变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姜昕  陈晴  田志航  冯倩  苏采薇  王锡昌  施文正 《水产学报》2023,47(6):069814-069814
为探究超声预处理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凝胶特性变化与蛋白二级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本实验对鲢鱼糜进行超声预处理,探究超声过程中(0~50 min)凝胶强度、色泽、水分分布、微观结构、蛋白分子量以及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10 min,鱼糜凝胶强度显著提高,束缚水的能力增强,凝胶网络结构更为致密;但随超声时间的增加,凝胶劣化,不易流动水转变为自由水。凝胶电泳及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超声时间增加,鱼糜中蛋白未发生降解或聚集;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可知,超声预处理促进蛋白质结构展开,更利于鱼糜在加工过程中形成均匀的网络结构,提高凝胶强度以及保水能力。研究表明,适量超声预处理可以通过改变鱼糜蛋白结构,改善鱼糜凝胶特性。本研究可为超声波技术在鱼糜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ACCP体系在斑点叉尾(鱼回)冷冻鱼片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 trol Point)是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其原理是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将食品安全卫生危害消除或降低至安全的水平。它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显著危害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而不是依赖最终产品的检验。HACCP体系在水产品养殖中的应用已经开展,而在水产品加工应用方面,国内在烤鳗中已有涉及,而国外在斑点叉尾(鱼回)等众多鱼类的加工应用中已有应用。本研究正是通过HACCP体系在斑点叉尾(鱼回)冷冻鱼片加工中的应用,探讨水产品加工中HACCP体系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