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92~1994年棉铃虫猖獗发生,关键性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2~1994年棉铃虫发生动态规律和山东省农业气象资料的分析,认为构成棉铃虫猖獗发生的关键性因子是气候条件。棉铃虫种群数量大幅度上升,是气温偏高、降水适中或偏少、雨日分散、天气偏旱、光照充足等温、水、光相互匹配综合影响的结果。掌握该地区的气象因素,可提高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洪良  陈红梅  刘钰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83-9084,9144
根据桑蚕正常生长发育对光、温、水等各气象要素指标的要求,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合川地区桑树生长期以及春蚕、夏秋蚕、晚秋蚕饲养期的气象条件,总结出当地适宜桑蚕生产的有利气象因素和制约因子,以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规避气象灾害,为蚕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气象指导和气象服务依据,对进一步促进当地蚕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金冠苹果的合理区划、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随机取川藏高海拔地区四川茂县、小金、盐源、康定及西藏林芝5个重要产地的金冠苹果果实,测定其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及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同时收集5地2012和2013年金冠苹果果实发育主要时期各月(5-8月)及年主要气象资料(均温、平均昼夜温差、≥10℃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优质金冠苹果生产需要的主要气象因子最适值。【结果】金冠苹果在5个产地品质差异显著,在小金表现较好;8月均温、5-8月及年均昼夜温差、年降雨量、6-8月及年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地区金冠苹果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8月均温19.1-21.3℃,5、6、7、8月及年均昼夜温差分别为10.6-12.3,11.0,9.7,11.7-13.3和12.8℃,7月≥10℃积温约636.5℃,6月及年降雨量分别为169.4和637.1-787.9mm,6、7、8月及年日照时数分别为154.3,174.6-200.8,153.5和2 405.6h是金冠苹果在川藏高海拔地区表现优良的适宜气象因子。【结论】确定了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优质生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邢台地区夏玉米产量波动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和玉米生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子,利用邢台地区17个气象站1971—2006年气象资料和1983—2006年夏玉米单产数据,对夏玉米生产潜力做出估算,以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气象产量,进行了气象要素和气象产量间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夏玉米光合生产潜力为24818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20437kg/hm^2,光温水生产潜力为11723kg/hm^2,分别是现实生产力的3.6倍、2.9倍、1.7倍,水分条件是限制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夏玉米趋势产量年际间变化较为平稳,气象产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农业生产表现出气候脆弱性,生育期总降水量及总日照时数是年际间气象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生育期总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363,气象产量与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385;生育期内以旬为时间序列气象因子中,气象产量与6月上旬日照时数、7月下旬平均气温、7月中旬降水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邢台地区夏玉米生产的气候脆弱性与该地区降水量的年际间波动相关,发育关键期光温条件对夏玉米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一、技术背景四川省川东北地区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较好,是我省玉米的主要产区和优势产区。然而,该区气象灾害频繁,已成为玉米持续丰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子。其中,季节性干旱是川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虽然川东北地区无论是年降水量还是3~8月玉米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食用菌对光、温、湿等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新丰县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特点,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光、温、湿气候条件的配合对食用菌生长的利弊,划分野外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地区和栽培季节。同时,针对气象灾害对食用菌生长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农业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7.
亢继林  陈林  王平  王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13-17915
利用水稻光温生产潜力综合参数,建立水稻产量受气象因素影响的数学模式,采用气象产量分离,作出水稻前、中、后期及全生育期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动态评估,并总结了在较大地区应用该方法进行水稻气象灾害评估的利弊。  相似文献   

8.
冠县鸭梨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冠县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按照鸭梨生产习性及栽培环境,对冠县光、温、水等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冠县鸭梨常见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在调研铜梁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铜梁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荣韧  陈乐  周丽萍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34-135
根据桂花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温江区气象资料和早银桂开花期物候资料,从光、温、水等气象方面对温江区2011年桂花开花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雪艳  应爽  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47-14248
利用长春市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作物生长期内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光照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呈下降趋势,降水减少,暖干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干旱灾害趋于频繁而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山东博山气候条件对有机农业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方法]从气候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山东博山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与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对有机农作物生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博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季,光、热、水配合较好,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性较高,土壤、水质优良,植被完整,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区的有力条件。但降水变率大,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光、热、水充沛的有机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气象灾害较频繁。[结论]应加快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使暴雨洪水资源化,实现适时浇灌;加快设施有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作物丰欠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作物丰欠年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丰年生长季(5~9月)气温偏高,≥10℃积温偏多,无低温冷害,降水分布适于农情,无干旱与内涝,光照比较充足,即热、水、光三要素配合比较协调;欠年生长季(5~9月)气温偏低,积温少,降水分配失常,或旱或涝,低温、寡照,综合气象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选用1961—2018年南丰县统计局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和南丰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日照、降水等观测资料,结合南丰县气象局双季早、晚稻发育期观测等资料,使用Excel图表、线性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丰县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8年,南丰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均随年际变化正相关极显著,将有利于南丰县粮食作物产量的稳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南丰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正相关极显著的年平均最低气温、3—10月月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等因子随年际变化升高,表明南丰县粮食作物生长期间的热量资源将更加丰富,气候变化有利于南丰县粮食作物增产。虽然年日照时数,尤其是6—9月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减少,较不利粮食作物生长,但与主要气象要素热量条件相比,有利条件远大于不利条件。年降水量和3—10月降水量随年际变化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朝阳市7个气象观测站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农作物生长季温度偏高,日照略少,热量条件较好;生长季降水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作物苗期和成熟末期水分条件好,7-8月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给作物开花授粉和灌浆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总体来说,朝阳市2014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6.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2-16684
介绍了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的划分,根据以热量指标为主以干燥度指标为辅的原则将博山区划分为4个农业气候区,其中第4农业气候区又划分为2个亚区,并对各个气候分区的范围、气候资源状况、适宜种植作物及发展方向、面临的气象灾害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应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是博山一年两熟制最有保证的地区,靠近城区的乡镇大力发展蔬菜生产;Ⅱ区是博山仅次于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境内热量条件可以满足桃、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的生长,以及旱田西红柿、大白菜的生产和黄烟的种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下,重点形成了石马鲜桃,郭庄长茄、北博山黄烟、大白菜、以源泉为主的猕猴桃生产基地;Ⅲ区以旱作物农业为主,热量条件能够满足两年三熟制的要求,粮食作物组合应以春谷子+小麦+早熟玉米为主,重点发展"黑五类"、金银花、桔梗等中药材以及日照绿茶;Ⅳ1区气候寒凉,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要求,因干旱严重,粮食作物应首选谷子作为当家品种,冷凉的气候是种植马玲薯的优势气候条件;Ⅳ2区热量少,坡度大,仅适宜发展林业,树种以油松与紫穗槐或落叶松与椴树混交为好。对于各个不同气候区面临的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暴雨等不同的气象灾害,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情况下统筹规划,集约化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才是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六盘水市3个县气象观测站和225个区域自动站2016年10月—2017年8月逐日气象资料,分析气候条件对2017年粮油作物生长季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10月—2017年8月六盘水市平均气温13.1~15.2℃、降水量1082.5~1173.7 mm、日照时数962.1~1505.8 h;与常年同期相比,气温除南部地区略偏低外,其余地区比常年同期偏高0.9℃;降水除北部地区偏多13%外,其余地区偏少11%~16%;日照除南部地区偏多1%外,其余地区偏少3%~5%.在作物生育期内,热量充足,光照较适中,降水较充足,阶段性气象灾害较重,但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但6月中旬—7月中旬的多雨寡照,有利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泰宁县近50年气候资源及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泰宁县1961~2010年的日照、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作物生长期内的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泰宁县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光照条件能满足喜温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升高,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波动较大,呈双峰型,80年代降水量达最低值,为明显的干冷年份,70年代为湿冷年份,90年代后期多为温暖多雨年份;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洪涝、干旱、冰雹等灾害趋于频繁且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资料,联合实际分析西藏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西藏山南地区气温比较适宜,并无严寒与酷暑,但降水情况不均,且不同月份与季节差异比较大,日照资源在6月份之后逐渐减少;在气象灾害方面,各种气象灾害基本均会发生,暴雨、大风灾害对农作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潜江市小龙虾养殖气候生态特征及气候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潜江市水产局水产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近30年气候资料,分析了潜江市地理地貌特征和气候生态特征对小龙养殖的影响,探讨了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存在的气候风险。结果表明:潜江市湖泊遍布,天然饵料极为丰富,对发展小龙虾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潜江市雨水充沛,气候温润,光能充足,潜江市地理条件、气象条件为小龙虾养殖提供了优异的气候生态环境。潜江市极端天气少,但灾害性天气对小龙虾养殖造成的危害大,小龙虾养殖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本文指出暴雨、高温热害、强降温(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会对小龙虾养殖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为小龙虾养殖趋利避害,科学养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